9.山雨欲来风满楼(1/2)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宇文亮并没有“搭救”在押的宇文纯,不过也没放慕容兆他们一行人上路。|.26dd.Cn|他用地方军政事务交接为由,暂时派不出护送押运的官兵来搪塞敷衍,拖延着宇文纯遣返长安的时间。因为他还需要等待,既等待着韦孝宽班师北返的日子,也在等着大江对岸那支天降神兵前来投靠,“搭救”陈王的行动需要火候。
周法尚果然派人来了,表达了对南陈朝廷的激愤绝望,以及率军投诚的愿望,希望能通过宇文亮得到大周朝廷的接纳。同时还透露了立功来投的想法,誓言将击溃南陈朝廷派来征伐的樊猛之军,用樊猛的人头做见面礼。宇文亮对此自然是喜不自胜,代朝廷对周法尚弃暗投明表示了欢迎,但却只是诈称八百里加急飞奏朝廷,其实不要说对朝廷了,对司南州刺史宇文弼也封锁了消息,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将韦孝宽蒙在鼓里。另一方面,宇文亮也必须防着周法尚诈降,毕竟是敌国大将,又率大部队来投,一旦有诈,自己死都不知道是咋死的。但如何才能有效防备诈降,宇文亮颇费了些思量。不防或防得松了,后果不必说。防得过紧过甚,怕周法尚察觉了负气生变,转而去找韦孝宽,可就弄巧成拙了。宇文亮毕竟不是无能之辈,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你周法尚不是要打个胜仗立功来投吗?正好啊,先把你的妻子儿女都送到江北来,这样打起仗来没有牵累,万一战败也好脱身。面上是为周法尚的家眷安全着想,显示出大周对周法尚来投的竭诚欢迎,实质上就是将周法尚的妻小做了人质,若是假投诚,那结果就是家破人亡。
周法尚很干脆地接受了宇文亮的建议,他的阖府妻小及家奴带着大批财物跟着就被送过江来,这让宇文亮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紧接着,江夏那边的内战就打开了。樊猛的先头部队与周法尚的第一道防线接仗,未及一个时辰,防线就崩溃了,樊猛军初战告捷。樊猛扎下大营后不久就有亲兵来报:周法尚的偏将韩朗来降。樊猛很高兴地接见了韩朗,据韩朗说,周法尚所部大多将士都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不愿叛投北周,军心非常不稳。如果樊猛这样步步为营缓步进攻,不愿北投的周部便还在那儿犹疑不定,如果急进军,在压力之下周部必然崩溃,若能放出“只拿匪其余不问”的话去,定会有大量周部将士临阵倒戈。樊猛听了极为兴奋,自己建大功的机会出现了,二话不说,立即下令拔寨进军,也不等策应他的长沙王陈叔坚的部队了。
正如樊猛所期望的那样,一路上周法尚的军队一触即溃,时有军士倒戈归顺。就这样,樊猛所率的一万大军快推进到江夏城郊,兵锋直指周法尚的老巢和主力部队。但樊猛来没来得及笑出声来,就现自己已经掉进了周法尚早已安排好的伏击圈中。同时,一路上收降的周部士兵也一齐露出了真面目,放火的、杀马的、毁军械的,一时间樊猛的大军里乱成了一锅粥。而在这片湖河密布的水网伏击圈中,樊猛的歩骑根本无法展开大规模的冲杀,反过来变成了周法尚主力水军砧板上的肉。樊猛虽勇,却也无力扭转战局了,不消半日,其所部万余人有八千被俘缴械,他仅剩十来骑血战突围,算是保住一条性命逃回了建康。
就在周法尚大胜之日,江北的宇文亮也接到了韦孝宽班师北返的日程通知。他一面继续搪塞慕容兆,说几日内便交接完毕,可分兵协助其押送宇文纯到长安。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准备欢迎周法尚率军来投的各项事宜,却将刺史宇文弼埋在了繁钜的地方行政事务中,不让其插手。一切皆在掌握,宇文亮不免有了些摩拳擦掌的兴奋,只有不断地提醒自己保持冷静,越是临战前夕越要保持冷静。
又过了三天,长江、汉水两江交汇的宽阔江面上,出现了上百艘大小战舰和民船,虽然是从南陈这边起航的,但却一律悬挂着北周的大旗。周法尚本着去留自愿的原则,不愿跟他北投的就遣散费回乡去做老百姓,结果愿意追随他的士兵还是占了大多数。
江岸之上,宇文亮笑容可掬地迎了上去,一把拉住刚刚从跳板上下来的周法尚的手,大声说:“周将军,了不起啊!既有牧守一方之才,又有战无不胜之能,今投效大周,实乃我朝难遇之大幸事。本官代表本朝对你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
满脸虬髯盖住了大半个脸的周法尚与皮光肉白寸草不生的宇文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显得十分憨厚地笑着说:“惭愧得紧啊,事先夸了海口,如今却未能取得樊猛人头来献,乾德大人谬赞,周某实在是汗颜哪!”
宇文亮大摇其头:“哎,周将军说哪里话来!你巧设圈套,请君入瓮,谈笑间便令樊猛全军覆没,便是那三国周郎复生,用兵也未必能在你之上。如此神机妙算大胜建功,还要这般谦虚,着实令本官无地自容啦!将军是不知道啊,在得知是与你打对台时,我那心里可是七上八下,不瞒你说,真有些畏惧啊。如今可好了,你我将同朝为官,化敌为友,可算是能睡个安稳觉咯!”
“乾德大人说笑了,大人乃帝室宗亲,又是极品大员,周某以后还要仰赖你多多关照提携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