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资料 今川义元的一生 - 转(1/2)
今川義元,駿河國守護大名今川氏親三男,永正十六年(1519)生,幼名芳菊丸,自幼入駿府郊外善得寺修行,法號梅嶽承芳。
天文五年(1536),今川家家督氏輝暴斃,義元還俗繼位,其後分別與武田、北條同盟,並迅速統一了駿河、遠江、三河。永祿三年
(1560)上洛途中,於桶狹間遇襲而亡。桶狹間大意遇襲幾乎抹殺了義元前半生的功業,以至後人一提到義元,就想到是信長手下敗
將。一些初涉戰國的朋友甚至認為他是愚蠢無能的大名之一。而實際歷史上的義元,在武勇、文化、內政、外交上均有突出的表現,
桶狹間之戰亦有其偶然和巧合之處。
武勇——(花倉之亂、小豆阪之戰)天文五年(1536)第八代家督氏輝離奇死亡,兩位繼承人三男義元和庶出的二男惠探不可
避免地發生了激烈衝突。年僅十七歲的義元在這場爭鬥中顯示出了超人的判斷力與決斷力。他於六月十日包圍了惠探所在的花倉城,
數日破城,惠探自刃。天文十五年(1546),尾張的織田信秀與三河的松平廣忠發生衝突,松平廣忠向義元求助,義元欣然出兵。天
文十七年(1548)織田、今川兩軍主力對峙于小豆阪。義元親率大軍,大敗織田,並生捕信秀之子信廣。此戰快速激烈,是正攻法的
典型,被收錄於《日本的合戰》一中。
文藝——義元不僅武勇卓越,且能歌善賦,可稱得上是一位儒將。他自幼入善得寺拜護國院常庵龍崇長老(太原雪)為師,精
修佛法。同時喜好漢詩、和歌。據《續叢類叢》載其“愛讀宋景濂之富士詩”,留下詩歌為多。如天文二年為迎仁和寺尊海而與雪
三人的連句詩:花待春宿梅——喜蔔(尊海);友三話歲寒——九英(雪);扣水茶煎月——承芳(義元)。
內政——義元在對外擴張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內政的重要性。繼位之後,他即向各地派遣檢地奉行,開展了艱苦的檢地工作,使領
土基盤得到了強化。天文二十一年(1552)義元在父親氏親制定的基礎上推出了在今後整個封建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的《今川假名目
錄及追加》,其中詳細制定了家臣統制、家臣
關係等一系列封建制度。據考其後德川幕府遵循百年的《家康百訓》在制定中亦有部分是參照了此《今川假名目錄》。義元的貢
獻可謂巨大。
外交——義元在其四十年生涯中表現出了高超的外交手腕。在繼位前,今川家正與甲斐武田激烈交戰,北條氏亦在旁虎視眈眈。
義元繼位後,于天文六年(1537)迎娶武田信虎之女,並與關東統領山內上杉憲政結盟,使北條在伊豆的國境後退,義元成功地支配
了駿東、富士二郡。天文十八年(1549)岡崎城松平廣忠死,義元以竹千代(德川家康)為人質又吞併了三河。
最後,再來談談桶狹間之戰。
永祿三年(1560)五月,義元出兵向京都進發,希望代替沒落的足利家行使將軍一職。他當時已是駿河、遠江、三河等東海道
三國百萬石的戰國大名了,後方的武田、北條已同盟;中西部幾個有實力的大名,毛利遠在中國,長宗我部在四國島,島津家更在遙
不可及的九州;今川家又是鐮倉新羅八郎源義家一系的名門望族,擁護者眾多。如無信長的出現,義元成為征夷大將軍確是指日可待
之事。
桶狹間之戰是戰國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今川軍上洛總兵力總計約二萬五千,號稱四萬,其中只有兩千到三千是領祿米的直
屬武士,其餘多為農兵。
五月十日先陣井伊直盛出發,義元的本隊十二日從駿府出發,十三日到挂川,十四日到引馬,十五日到吉田,十六日到岡崎,十
七日到知應,十八日到踏挂,十九日先陣已攻下丸根、鷲津。義元本隊向大高進軍,中午在桶狹間田樂小憩。就是這短短幾個時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