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2/2)
点穴法的取穴方法同于针灸取穴法。医家以北宋针灸考据家王惟一创铸的针灸铜人,作为学习认穴取穴的教具。拳家亦以此作为
取穴的准绳。
拳家认为要认准穴,取准穴,先应练习内功,体验经络气血的运行与开阖,然后循经取穴,才能心目洞明。也只有待内功练成后
,才能将气聚于一点,引劲贯于指颠,也才能如箭弦般发劲击穴,透人经络。也有的拳家强调点穴法重在通过插抓沙袋、拧棒、踢桩
等硬功练习来提高手足的力量和硬度,从而加强进攻能力。
穴位受击后,以用药发散引淤和循经根治为主要救治方法。也有少数症状可用手法解之。例如:气门被侧插掌击中者,可揪其发
,伏于膝上,再在其背中轻敲挪运,则气出复苏。
有些拳家认为,由于指力难练,取穴不易,“小眩技巧以骇庸俗则可,游动斗殴以制敌则难”。但是,点穴法作为一种传统击法
,对其实战效果和运用价值进行探讨、研究还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