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雪域飞歌 > 84.雪花飘去

84.雪花飘去(2/2)

目录
好书推荐: 若夏有你是幸运 男神大人,放肆爱 EXO左岸孤城 exo之呆萌女孩要逆袭 不聊斋 汝城旧巷深 阴阳先生之鬼影森森 镇魂街之终极反派 大官人西门庆 前夫你好

索朗动了动,睁开眼寻找着自己的羊:“羊、我的羊呢?”

多布杰拉开自己的衣服才想起昨晚就把羊给了宋建华,伸手去拉宋建华的衣服,才发现衣服轻飘飘的并没有穿在宋建华身上。衣服下面露出两只可爱的小羊,正“咩咩”地叫着,而宋建华面朝雪窝一动不动。多布杰连喊几声没有回应,顿感紧张。他拼命晃动宋建华的身体,发现宋建华早已硬邦邦的,没有了一丝热气。

三个人惊恐万状,哭成一团。

不知过了多久,大家终于冷静下来。多布杰给宋建华穿好衣服,把他背在身上,另一个同事抱起羊搀扶着索朗向公路走去。

鞋子挤压着雪地,发出令人恐怖的“吱吱”声。每个人的脚步都是那么沉重,好像这条路永远白茫茫没有尽头。终于,前面有人发现了他们,正朝他们挥手呼喊。

“呜”,多布杰嗓子里发出一个怪声,想跑起来,却一个趔趄栽倒在地,想站起来,可没有力气,干脆趴在雪地上痛哭起来。

张浩天第一个冲过来,看见雪地上僵硬的宋建华,大惊失色。他抱着宋建华冰冷的身体拼命摇晃,大家也一齐涌过来大声呼喊,可宋建华始终没有再睁开双眼,一副安详入睡的样子。

副局长问:“怎么回事?”

多布杰只是哭,拼命拍打着雪地。副局长又问了一声,他才哽咽着说:“我们的粮食吃完了,他把自己的粮食给了我们,又把最后几块饼干喂了羊,还把衣服脱下来盖在羊身上……”

副局长吼道:“怎么能把衣服脱下来,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多布杰说:“他说这两只小羊是索朗唯一的希望,一定要给他留下这最后的种子!”

张浩天感觉他们的声音像是从天上飘来,失真、虚幻。他跪在地上呆呆地看着宋建华,许久才轻轻摘下宋建华的手套,不停揉搓他冰冷的双手,想把他暖和过来,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他从宋建华衣服口袋里翻出一些饼干碎渣,又找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他见过这个本子,清楚里面记着什么,但还是忍不住从头到尾细看起来。里面记载着宋建华到草原第一天起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最后几篇写的是这场大雪的时间、降雪量及对草场的影响,还有牲畜的死亡数量和今后的预防措施等等。最后一页好像是随笔,密密麻麻写满了歪歪扭扭的字,有些地方还被雪水弄湿了,看不清字迹。

张浩天仔细辨认着,轻声念起来:“暴风雪已持续肆虐了两个多月,仍不见停下来的迹象,美丽的草场变成了牛羊的坟场。看见那些成片倒下的牛羊还睁着眼睛,好像它们在问我:为什么你没有预见到暴风雪来袭,为什么不把我们转移到安全地方……我无法回答!来到藏北草原已经四年多了,我怀揣梦想,想为牧民寻找新的致富渠道。在一切正慢慢变成现实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带走了一切。酸奶厂和牦牛肉加工厂也因此变得遥遥无期,还有藏毯厂、羊毛生产基地更是无从谈起。听牧民说纳木错是个神奇的地方,如果能在那里转湖祈祷,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真希望暴风雪快点停下来,我一定要去那里许一个美丽的愿望……”

张浩天抓住一把雪,死死地捏着,残雪从指缝中挤了出来,流出了水。他的眼睛有些模糊,看见有水滴在本子上才知道自己在流泪。他咬咬嘴唇站起来,把笔记本放进自己口袋。

两天后,宋建华的追悼会在那曲地区农牧局举行。田笑雨、陈西平也赶了过来。意想不到的是何帅和刘敏也来到追悼会现场,而且刘敏还挺着个大肚子,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算是和大家打过了招呼。何帅走到张浩天身边说:“刘敏是从昌都来拉萨开会的,会议结束就要回老家生孩子。我是专门从阿里跑来和她见一面的。到了拉萨,听笑雨说了建华的事,我们就一起赶来了。”

张浩天没有说话,脸上笼罩着悲伤的情绪,扭头看了一眼脸颊冻得通红,不停搓手跺脚的田笑雨想说什么,可悲伤堵在胸口,欲言又止。李小虎面无表情,陈西平红肿着眼睛耷拉着头。

洛桑走过来对大家说:“进去吧,追悼会开始了。”

追悼会简朴而隆重。自治区抗灾指挥部的所有领导,自治区农牧厅的负责人和那曲农牧局的全体同志都参加了追悼会。悼词对宋建华的生平进行了简要回顾,介绍了他牺牲的经过,对他短暂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为农牧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楷模,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英雄。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一个农牧工作者忠于事业,追求理想,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高尚品质……”

陈西平的哭声一直夹杂在领导低声的念述中,每抬头看一次宋建华的遗体,哭声就高一阵。李小虎和何帅用力抓住他的双臂,可他们也受陈西平情绪的感染,眼圈发红,双手发抖。刘敏看着宋建华的遗像,面无表情。田笑雨不停地抹眼泪,低声抽泣。张浩天咬着牙,仿佛在痛苦和迷茫中挣扎,像在思考什么,又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摇摇欲倒的样子。李小虎轻轻碰了他一下,张浩天稳了稳身体。

人们把宋建华安葬在他深深热爱并为之献出生命的藏北草原。葬礼结束后,张浩天提议大家一起来到宋建华魂牵梦绕的纳木错湖,为他的夙愿绕湖祈祷。

大家默默行走在纳木错湖边,默念着宋建华的名字,时不时从雪堆中捡起洁净的石头放在玛尼堆上,寄托着心中的哀思。

陈西平的心情和脚步一样沉重,走几步就停下来说上几句:“到西藏这么多年了,一次家也没回过,你爹妈把你养这么大,你就在这光荣了,究竟图个啥……”

张浩天回头看看大家,见他们一个个低垂着头,无精打采的样子,感觉自己胸口像堵了一团棉花。

刘敏看见一块大石头就坐下来,说:“在西藏最缺的是氧气,最可贵的是精神!可是精神再好,走两步还是气喘!”

何帅把她拉起来,用手拂掉她身上的积雪再小心扶她坐下。

陈西平还在哭诉:“你把这几年的工资全给了牧民、牛羊、草原,最后连身上的棉衣也脱下来垫在车轮下。临走穿的还是浩天的衣服,戴着我给的破手套……”

刘敏说:“别哭了,哭得我心都碎了!”

陈西平还在继续:“你是不是傻啊,零下四十多度的夜晚,把衣服脱下来盖在羊身上,难道羊比你的命还主贵?”

风,瞬间就把他的哭声带走了,纳木错湖又恢复了宁静,好像并不在乎世界上的生死离别。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张浩天看着湖面的寒光弥漫到天边,默不作声。宋建华的离去给了他极大的震动,知道西藏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怎么也没想道会死人,而且死亡来得如此突然、毫无预兆。

“在死生关头,连命都没了,救两只羊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李小虎望着白茫茫的湖面,想着几天前见到宋建华时,他朝自己挥手微笑的样子。

何帅说:“他就像雪花一样无声无息地走了。谁知道他为什么来,又为什么去?”

“我们来西藏是不是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陈西平的声音漂浮不定,有气无力,不知道他在问谁。

张浩天想鼓舞他们几句,可勉强想起那些曾经激励过自己无数次的铿锵话语,此时都觉得软绵绵的没有力量。他麻木地看着冰冷的湖面,任凭寒冷的风像刀子一样割自己的脸。

田笑雨一直在回忆她和宋建华在草原短暂而快乐的时光,那些美好的瞬间此时都化作了永恒。仿佛又看见他扶着自己骑上牦牛走进清澈的河水,听见他在蓝天下对着草原尽情歌唱,看见他俯首采撷野花做成花环戴在自己头上……她祈盼地看着张浩天,希望他此时能对大家说点什么!

张浩天再次摸出宋建华的笔记本看起来,上面记录着他为草原做过的、正在做的和想做的事情。这上面记录着他多少梦想啊!可壮志未酬身先死!宋建华的离去对我们这群追梦者来说是奋进的旗号还是退却的锣声,我们还要继续坚守下去吗,路又在哪里呢?他一遍遍翻看,一次次扪心自问。

终于,张浩天在宋建华的日记里找到了答案。他抬起头对大家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实现了多少梦想,也不在于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不在于是否从起点走到了终点,而在于其中的过程,在于过程带给人的体验和思考!宋建华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壮丽、绚烂!”

田笑雨看着张浩天,看似平静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彩。陈西平停止了喋喋不休,仔细回味着张浩天的话。大家感觉有一股清风忽然掠过了湖面,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张浩天,发现他是那样的淡定和从容,话语耐人寻味又充满力量。

张浩天说:“宋建华走了,虽然再也看不见他熟悉的草场、热爱的蓝天、魂牵梦绕的草原,但他是快乐的、满足的。就像他自己说的,心甘情愿就不觉得苦。”

张浩天说这话时感觉有股力量正在自己心中凝聚积蓄,喷涌而出。他说:“宋建华的离去让我感到青春的局促和生命的短暂,他的牺牲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创也是一次重生。他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也鞭挞我们加快追逐理想的脚步。

刘敏听了张浩天的话,把目光投向远方,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宋建华比我们任何人更坚决、更彻底、更纯粹!”

何帅想起自己艰辛的追梦过程,无限感慨,说:“追逐梦想,总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坎坷。痛苦和快乐总是如影随形,梦想和失败总是交织前行!”

田笑雨仿佛看见父亲一个人还行走在寻找铅矿的风雪路上,深吸了一口气,说:“而胜利总会属于永不停步的追梦者!”

李小虎把一个石头砸向冰面,说:“不管怎么说,他是带着遗憾走的,他的梦想一个也没实现!”

张浩天再次捧起宋建华的日记,感觉像是从他手中接过了什么,说:“宋建华想做的事情很多,有的已经初见成效,有的刚刚起步,有的还在计划之中。他走了,可我们还在,我们还沐浴着高原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倾听着生命的跳动!我们有责任帮他完成心中的梦想!”

陈西平扭头看着张浩天,眼中慢慢有了光芒。

刘敏说:“是啊,我们今天来绕湖祈福,不就是为了实现宋建华没有实现的梦想吗?继续走下去才是他最想看到的。这次来拉萨开会,我一下就带来了好几个议题,其中就有宋建华想办的酸奶和牦牛肉开发项目。”

张浩天说:“是吗?说说看!”

刘敏说:“我想改变过去传统的食用方式,把草原的酸奶做成城市居民喜欢的营养*,把酥油茶做成便于携带的速溶袋装茶,把牦牛肉加工成多种口味的休闲食品。让这些富有特色的牧区食品走出农区、牧区,给农牧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实惠。”

张浩天感到心头一热,说:“太好了!”

刘敏拉着何帅的手站起来,说:“所以,宋建华没有倒下,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也必须走下去!我给你们说,上次小虎他们来搞调查,我大受启发,现在,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八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收入不仅大幅增加,还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加工、药品生产、养殖业的发展!”

李小虎说:“这么说,你的梦想四面开花了?”

刘敏笑道:“今后,我们还要改变农牧民传统生产方式,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上大做文章,要做的事情很多啊!”

张浩天感觉纳木错的冰雪正在悄悄融化,悄无声息地孕育着一股看不见的春潮,说:“你们看,哪些远道而来的牧民正在为宋建华点燃桑烟,堆砌玛尼石。这里的草原、山川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大家随他的目光望去,看见天空的乌云慢慢散开,太阳的光芒把大地照得银光闪闪,连绵不断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正映着血色霞光。

离开了纳木错湖,张浩天对洛桑说想留下来收集整理宋建华的先进事迹,表示一定要把这片报道写好,让整个草原都传颂他的美名!之后,他来到宋建华生前工作的单位,采访他的领导、同事。深入草原牧区走访认识宋建华的牧民,同宋建华帮助过的群众开展座谈,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这篇报道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报社收到的群众来信像雪花飘来。

宋建华的事迹不断激励着张浩天,也帮他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超越。之后,他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说:“刘敏正在着手把宋建华想干的酸奶厂、牦牛肉加工厂变成现实,我想把宋建华最想办的藏毯厂和羊毛生产基地也建起来!”

田笑雨说:“我们能做什么?”

李小虎说:“是啊,我们只是记者!”

张浩天说:“我们虽然不能具体做什么,但是我们同许多单位和机构都有联系,掌握大量信息资源,我们可以宣传和呼吁,还可以牵线搭桥,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建立羊毛生产基地,联系内地的知名专家来西藏帮助地毯厂提高工艺。有了资源和技术,不愁生产不出我们自己的地毯!”

接下来,他们就做市场调研,起草报告,走访厂家,寻找专家。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们并不气馁,决定坚持下去。

陈西平知道了也表示要坚决和他们一起干。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