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失误(2/2)
邓公这番话,及时提醒了刘启,得到刘启的赏识。刘启提拔邓公为城阳中尉。
牺牲晁错、恢复封地,吴楚七国仍然不肯退兵,只能用武力解决了。
二月中旬,朝廷下了一道诏书,明确七国的叛乱性质,下令严惩参加叛乱的官吏,号召将士奋勇杀敌。
与此同时,三路叛军没有形成合力,共同攻向关中。
广陵起兵,吴王刘濞披挂上阵,并发布动员令:“我今年六十二岁了,亲自上战场,我的小儿子才十四岁,也参军了。吴国男子十四岁以上、六十二岁以下,都要来当兵。”
刘濞召集到二十多万士兵,又邀请来闽越、东越的地方武装,浩浩荡荡渡过淮河北上,联合楚王刘戊的兵马,攻向梁国。
大将军田禄伯向刘濞建议道:“如果大军全部向西进攻,而没有奇兵,很难取胜。最好兵分两路,臣愿带五万人马,沿着长江淮河,逆流而上,攻取淮南,进入武关,与大王会师关中。”
武关位于汉中郡,与南阳郡接壤,山水环绕,地势险要,为秦楚咽喉,关中四关之一。关中四关,分别是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四关之中的地区统称为关中。
这条计策遭到吴国太子的坚决反对,他对父亲刘濞说:“我们这次是谋反叛乱,不是义兵。如果把兵权分出去,别人也学我们谋反而反过来背叛我们,该怎么办?再说分兵两路,会削弱兵势,有害无益。”
刘濞就没有采纳田禄伯的建议。可以说,如果刘濞听从田禄伯的建议,战争的结局就很有可能改写。
孙子说过,“兵者,以正合,以奇胜。”
田禄伯考虑到的这条行军路线,率军平叛的太尉周亚夫也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