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章 艰难起步(1/2)
铅笔厂子一时之间陷入了困境,货物、运输工具、道路这三个相互勾结却又无法分割的问题折磨着他。
电报!给拉契尔和王文和电报,让他们先采购大量的轴承、钢材、轮胎等物什赶紧运送回来,这边抓紧时间修路和试制胶轮车,然后等他们回来了在开始大干快干。
想通了的司南像疯了一样跑去电报局,催促小周完了电报,又到了郭溪人的办公室,让郭溪人查阅资料,给自己寻找陕西有关筑路技术人才的名单,自己要请他们修路。
回到家的司南,开始在屋里以蒸汽机为基础,回忆后世随处可见的碎石机,终于在三天之后完成了制图,拿给安德烈让他根据现有的机床尽量试制看看。
接到了王文和的回电,说已经采购了一批胶轮和轴承,钢材让堂兄直接在上海就地采购就可以,同时还给雇佣了几个失业的技术工人,这批货和人马上就乘船回国。拉契尔那里也回电说,相关的汽车和轮胎厂的谈判很顺利,也答应提供一部分工程师和轴承、机器先去中国。
搞定了这些,司南心急火燎的又来到了郭溪人的办公室,看着这个不大的孩子身上扛着这么重的担子,且又如此能干,郭溪人又怜惜又高兴,拿出几份有关人员的名单让司南看。
韩广琦测量测绘、高又明矿山爆破、李仪祉和刘宝锷铁路建筑和土木工程,看到这几个人的资料,司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就拜托郭溪人赶紧帮他请。
郭溪人苦笑了一声说:“孩子,别着急,这里面好几个人都在天津和上海,我已经过电报询问和邀请他们了,但是你要修路是好事,最好还是和省里打声招呼,我建议不妨成立一个公司,专职操作此事,也可以募股,人多力量大,你也可以轻松些。”
听到郭溪人这么说,司南琢磨着是这个道理,然后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具体的细则,由郭溪人负责跟省里沟通和协调。
火烧眉毛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解决的办法,虽然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但总归是有了一个思路。
回家的路上,司南寻思来寻思去,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想要富、先修路!”
继续回去训练团丁和教他们识字,现在学校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老师们教的很仔细,孩子们也学习的很认真,基本上不用他操心了。
1o天后,经过安德烈和之前招募技工的共同努力,一台傻大粗笨黑的蒸汽碎石机完成了,在测试之后,完全满足需要,效率也还可以,于是司南打电报到上海,一次性又订购了8台蒸汽机,这样连同厂里还有的1台,凑够1o台机器,刚好分2组。
在郭溪人的运作之下,加上井勿幕、胡井翼等人的要求,陈树藩与省政府经过紧急的磋商之后,组建西潼公路筹备处,由陕西省政府出资2o万元,以政务处内司第1o科(主管道路修筑、管理和驿运。)为基础,邀请在天津、上海等地教学的陕籍李仪祉等人回陕,配合现有人员,组成技术队伍修筑公路。
在司南的示意下,张炳玉拖着病体,在大会上宣布出资1o万以及蒸汽碎石机1o台,组建西安长城筑路公司,号召社会贤达入股,长城公司将招募3ooo精壮民夫为职工,内部涉及修筑路、踩碎石、运输等工种。
长城筑路公司将向西潼公路筹备处以成本价提供碎块石、石沫、石灰等筑路材料,所有工人工资长城筑路公司贴补一半,同时聘请韩广琦、高又明、李仪祉智、刘宝锷等人为公司主管,至此后世顶顶大名的西北工程兵部队就此建立。
西潼公路的勘察设计在紧张的进行,长城筑路公司的员工招募也很顺利,在第1o科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这些新员工正在努力的学习着筑路的相关知识,司南一方面跟随团丁训练和教他们识字,一方面等待上海来的其他蒸汽机,以便到时进行改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