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章 陷入困境(1/2)
时间就像沙漏,很多人可能根本感觉不到它的流逝,但对司南来说,他愈感觉到时间的不够用,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没有了张炳玉、王文和的襄助,他整个人就像上紧了条一样,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了。
而这并不是最麻烦的,铁工厂开始好歹是由张炳玉盯着的,后来大家都知道张家出了事情,由司南这个外姓侄子暂时照看,在加上安德烈几个洋伙计,这些老工匠和民夫们好歹没有闹出什么事情。
最麻烦的是每天学校、矿厂、铅笔厂和商团的事情,让司南根本无法安静一刻钟,这中间郭溪人来看望过张炳玉两次,看到听到爷爷对司南那种揪心的关爱,但却无法帮忙时,郭溪人给司南推荐了一个人,说他虽然不是留洋出身,但也是早年间陕西实业学堂出身的才俊,灞桥矿厂那边可以放心的交给他。
在郭溪人的引荐下,司南见到了这个25岁左右的年轻人,身材不高,1米6左右、面容黑瘦,身上的衣物虽然破旧,但浆洗的很干净,脚下的两只圆口布鞋上,烙着好几个补丁,看样子生活条件也不尽如人意,但这可是宝贝,是知识分子啊。
司南年龄虽小,但谈吐和见识蛰伏了陈文双,在得知他现在是尽力在帮着两位叔叔维持家业的时候,陈文双大受感动,听到司南愿意代两位叔父聘请他,每月5o块的薪水,将矿厂的开采、提纯和管理完全交给他的时候,陈文双两片薄薄的嘴唇颤抖的哆嗦着,眼里刚来时那种颓废和被苦难折磨的神色消失无踪,有的只是渴望。
于是,年仅25岁的陈文双开始正式的加入到了这个小集团,司南特意预支了他2个月的薪水,让他回家好好收拾安顿一下家人,明天再去上班。
搞定了矿厂,司南真正需要负责的就剩下商团了,学校和两个厂子偶尔过去看一下,指点一下几个洋伙计和学生就行。
在每月8块钱饷银、衣物和住宿全包、大伤小伤都由厂子承担还有优厚抚恤条件的诱惑下,司南一个个将那些他看上的难民、民夫和孤儿里年龄16岁以上的都找来,挨个做工作,第一天8个、第二天14个一周后,终于说通了152个人,勉强凑足了一个连的人数。
为此司南特意找杨虎成要人要枪,杨虎成略一思考就将钱贵推荐给了司南,钱贵也很乐意,他虽然在上次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但资历太浅,而且上次大战死的人很少,还轮不到他补缺,所以钱贵也爽快的同意了,于是司南带着钱贵和特意挑选的5o支老套筒回到了商团的驻地灞桥矿厂。
眼前的这些商团队员,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16岁,身上穿的是司南早就安排城里的裁缝铺子给缝制的商团军服,军服是司南以后世65式军服为基础缝制的,帽子由于没有硬檐,索性就用了瓜皮帽,脚上的鞋则是通过郭溪人的关系从军备库里买回来的。
麻烦来了,这些人根本就不听司南这个小屁孩的话,司南此时的个头已经块到了1米5,在这个时代的孩子里面已经算高个子了,由于这一段时间的忙活,让他这半年来已经有些壮实的身体又快的消瘦了下去,这让这群大大小小的团丁如何肯听这个小东家的使唤。
钱贵也在司南的影响下,被这些团丁搞的有些狼狈,了狠的司南,指着一个个看他不顺眼的团丁,挨个出来和他打,终于在打倒了3个之后,司南也坚持不住了,可司南还是踉踉跄跄的站起来,继续指下一个,第一天的训练就在不停的打架中结束,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如此。
终于在第四天,青山和青水听回去的陈文双说到团丁的事情,他俩待不住来到了矿厂,青山和青水二话不说,也像司南一样,上去就开始一个个操练之前不听话的团丁,将这些害群之马暴打一顿之后,扒下衣服赶出了商团,经此一事,商团的新丁们算是见识了这个少东家和两个少年随从的狠辣。
不服管教的团丁总算老实了下来,在钱贵的带领下开始了训练,钱贵的训练还是旧式军队那一套,司南一看这样根本无法训练出精锐来,本着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的精神,司南和青山、青水回到了城里,开始埋头根据自己大学军训、以及通过电视、网络、文字得来的有限知识、当兵的和几个考上军校同学给他描述的新兵训练等内容,编写这本不靠谱的新兵训练手册。
他已经要求很低了,至少在半年内将这些不像样的东西训练成不怕死、打架狠辣、手里有功夫、会隐蔽懂纪律、打枪准、能掩护其他队友的好团丁,至于什么班排连战术,自己没那个本事,只能等拉契尔带回来的德国受伤或者退役的军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