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再现“危机”(1/2)
有次,朋友们驾车组织自助旅游。
行至一处,闻在百里之内有一明早期德王陵墓,便欲往游览。
一路打听着寻找,不想道路不熟,行至月上树梢仍未找见。
正在愁闷之时,见路旁有一老者,我便下车,问道:“大爷,你知道这附近有座德王墓吗?”
大爷闻问,用颤抖的声音反问了我一句话,当时我差点没晕过去――“你们是盗墓的吗?”。
……
也是这次旅游,由于坐车坐的久了,有些乏累,大家决定下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便于一乡村土路边停了下来。
有个极懒的哥们抻了几个懒腰,又一屁股坐在一个土包前的青条石上,把腿搭到了土包上。
我刚想骂他“懒虫”,忽然感觉他坐的地方不对,好像是个坟茔,马上上去拉他。
开始,他还不愿意起来,但我使劲的指了指土包,又指了指他屁股底下的青条石碑,这哥们才似有所觉悟,一边顺着我的手劲起身,一边还不忘冲着坟头说了句“I’msorry!”!
……
曹操杀了陶商、于徐州开始“大清洗”的消息,很快传至对徐州尤为关心的王成耳朵里。
时,王成与陈宫、诸葛亮正自商议夏粮分配的问题,闻得消息,陈宫便与王成道:“今曹操为报父、子之仇,于徐州内乱杀百姓,非好事也!但恐袁绍乘此机会南下,以伐罪之名去取徐州,则主公前番的努力,即要前功尽弃,故请主公速速发书,劝其停止恶为,与徐州民众重新修好!”
王成、诸葛亮闻言,皆是点头,王成想起自己那大侄子曹昂和走时与曹操教其注意张?的交代,不禁叹了口气,道:“可怜了年轻,还未有作为的昂儿!”
此时,王成已能从此事件中感觉到曹操得了徐州后的“志得意满”及“得意忘形”。
为此,王成很是奇怪为什么这一代奸雄,老是让自己觉着其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
不过,王成不知道,在死了“曹氏三熊”后,曹操的“胃口”已然变大,再非原来的“小富即安”!
不过,在斟酌仔细了一番后,不好再脱身去徐州与曹操面议此事的王成,从徐州的长远出发,也设身从曹操失却父、子的悲伤中考虑,短短、浅浅的给曹操写了封信――“孟德兄现立徐州,则徐州子民,乃与你亲父、亲子一般,杀之不祥,望三思而后行!”。
写罢了短信,教人速往下邳送去后,王成又“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句,“比之他爹,陶商确是好人,只是可惜不长寿也!可惜!可惜!”。
于是此后,“好人不长寿”的俗语便即留了下来!
……
王成的短信发送到下邳之时,曹操也已得了陶应、张?避于广陵的消息。
曹操将王成的信笺“丢”于案上,怒道:“陶应、张?二贼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吾今悉起大军,洗荡淮阴,方雪吾恨!”
于是,曹操遂留荀?、程昱领军三万守徐州腹地;教夏侯?、夏侯渊为先锋,亲引其余十万多众杀奔广陵方向,并令:但遇反抗,不问军民,尽行屠戮,以雪吾恨。
广陵太守边让,闻听消息,知大祸临头,不敢与曹操的天兵相抗,便将陶应、张?擒了,往迎曹操大军,前来“负荆请罪”。
可惜路上“不小心”,却教张?逃了。逃后的张?,往淮南遁去。
且说,夏侯氏与曹氏原本一族,故死了曹嵩、曹德、曹昂后,夏侯?、夏侯渊兄弟也是“气急败坏”。
遇得来降的边让,夏侯?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将之宰了,自己取了陶应,来与曹操。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曹操怒道:“就于军前,将这恶徒凌迟处死,摘胆剜心,回去祭我老父、老叔及昂儿!”
此时,看着边让被夏侯?在自己眼前生生宰了的陶应,又见得曹操及其身边一个个凝眉立目、横眉冷对、凶神恶煞一般的将军,已是被吓得瘫了,直到刮刀及身,方知出痛来。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时辰,曹军便是在陶应惨绝人寰的叫声中度过的。
一个时辰后,陶应已被削成了下锅便可即食的“肉片”,心胆被行刑兵士取走,按曹操的意思献祭“曹氏三熊”灵前。
擒杀了一个“主凶”,曹操好歹也算心安一半,便也不再为难淮阴百姓,留了新的广陵太守,自带大军撤回下邳;并着人去四处打听,另外一个跑了的“主凶”――张?下落。
……
此时,袁绍在邺城,也已知晓陶谦的死讯,且闻曹操已领徐州事,便大怒曰:“我得一州半郡如此费事,不想曹操小贼却是不费半箭之功,就坐得徐州!吾必倾兵过黄河,先杀曹操,再取徐州!”
于是,袁绍便即号令,克日起兵,去打徐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