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震惊中外的“大逃港…(1/2)
1962年,中国大陆有3万多名逃港者聚集在香港市区附近的一座名为华山的小山上。
香港政府该怎么办呢?
在这些逃港的人里面,平均一个逃港者,能与10名香港的亲人、同乡、同学、朋友发生联系,这等于牵动着30万香港市民的心。
可是当时香港是300万人口,平均每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要为华山山头的情况担心。
香港政府调集了数千名军警,开始大规模的驱赶与抓捕,却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阻力。
就在香港政府的军警开始行动的同时,先后有十余万名香港市民,带着食品和饮水赶到华山,保护这些逃港者。
这是人世间一幕令人心惊肉跳的悲喜剧。
事情的结局是,大约有一半的逃港者,不仅没有被驱赶走,而是在市民们的掩护下逃入了市区。
许多香港警察也与逃港者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他们也不忍心抓捕这些人,甚至有警察不听命令,同逃港者拥抱在一起痛哭流泪。
最后,在政府发出“不行动者作抗命论”的指令下,警察才终于开始执行命令,将这些逃港者强行拖到山下早已准备好的数百辆汽车上,准备第二天遣送回内地。
当晚,香港几乎所有的娱乐场所都自动熄灯闭门,以示抗议。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停止了娱乐节目,许多电台开始现场直播华山的状况。
第二天,当数百辆汽车排成长龙,缓缓向内地方向开去时,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场景出现了。数百名香港市民突然跳到马路当中,躺在地上,挡住了汽车。
人群里爆发出吼声:“快跳车啊!”
真正的是惊天动地啊
又有近千名逃港者,在周围香港市民的掩护下逃离了现场,潜入了香港市区。
后来在香港事业有成的逃港者里,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艰难时刻。要不,他们怎么会创造了许多“财富神话”。
知道吗,在上世纪末香港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有40多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逃港者。其中就有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期货教父”刘梦熊等人。
不仅仅如此,著名作家倪匡、“乐坛教父”罗文、“金牌编剧”梁立人等香港文化精英,也都曾是逃港者中的一员,非常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逃港”的作者陈秉安有一天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位市领导打来的。
他非常惊讶地对陈秉安说:“原来深圳经济特区是这么来的啊!我还在那儿呆了那么多年,却一点都不知道呢——”
啊,大逃港,伟大的大逃港!
写到这里,我给大家透露一个秘密,香港黑社会的卢达黑老大也是当年大逃港人之一。这也是我在这里描述“大逃港”的原因。
应该拿逃港者怎么办?这成为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1962年,人民日报的一个记者受上级委派,来到深圳。他想搞清楚,这儿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时,内地对香港进行丑化宣传。
官方发过一份文件,把香港描绘出《人间地狱――香港》。
其中是这样描述的:
一、香港是世界上最荒淫的城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