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个奇怪的陌生人(…(2/2)
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死在风波亭,因为他是功臣,不能斩首,要留全尸。
第七个是“烹煮”。
也就是所谓的“请君入瓮”。
那是唐朝时代,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朝中有位酷吏叫来俊臣,崇尚严刑峻法,对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对待。方法是找个大瓮,把人塞进去,然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温度越来越高,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话,往往就被烧死在瓮里。
后来武则天听说了这件事,就把来俊臣找来,问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么办?来俊臣很得意的把这个方法说了出来,武则天就淡淡的说了句:「请君入瓮」,就把来俊臣烧死。
第八个是“宫刑”。
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才会写出史记,也才会在“报任少卿书”里写出“身直为闺阁之臣”这样的句子。
第九个是“刖刑”。
关于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
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
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
战国时代,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
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
第十个是“锯割”。
把人用铁锯活活锯死,其惨状在凌迟与剥皮之间。
在地狱酷刑中,就专门有把人锯开的酷刑。
第十一个是“断椎”。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仇恨之极时,往往会想到要打断他的脊椎骨。打断脊椎骨确实是一种很解气的行为,因为人的脊梁骨若是断了,他也就一命呜呼了。
在中国历史上,断椎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酷刑。
第十二个是“灌铅”。
人间有灌锡或灌铅的酷刑。锡的熔点是摄氏二三二度,铅的熔点是摄氏三二七点四度,无论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而且溶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这种重金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
第十三个是“梳洗”。
这里说的梳洗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
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
实施梳洗之刑时,把犯人剥光衣服,赤身*地放在铁床上,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
梳洗之刑与凌迟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十四个是“脑刑”。
扒去头上的皮,然后挖出脑子,将脑壳敲碎喂猪,把脑子剁成脑浆,然后用来浇花。”
魏大爷把刑罚一个个讲完,几个姑娘吓得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何叔叔紧紧地抓住魏大爷的双手,不解地看着魏大爷。
魏大爷正在审视着李安莲老嫂子的,李安莲老嫂子正在看着窗外天边的浮云,嘴角挂着满不在乎的冷笑。
魏大爷冷不丁地倒吸了一口气,吓得何叔叔松开了抓着魏大爷的双手,也去观看太行山的老婶子。
大船小船河上过,响起汽笛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