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弘农杨氏(1/2)
“啊啊啊!杀啊!”乔钟葵率领数十名亲卫逆流而上,直冲向甲骑具装,不过,在途中,慢慢有亲卫偷偷混在人群中,向后跑去,乔钟葵不管不顾,仍径直向甲骑具装冲去,他就不信,这股“钢铁洪流”不可阻挡。
突地,乔钟葵眼中出现一杆银槊,只一槊砸在乔钟葵的胸口,乔钟葵痛呼一声,摔落下马。
“说,王拔往哪去了?”一个浑身被鲜血浸透的银袍小将,手持丈八长槊,以槊指着乔钟葵,威风凛凛地道。
“哈哈哈哈~!”乔钟葵却是无视了银袍小将,惨笑起来。
“妈了个巴子!文秀,把他捆起来,我再去找找那个狗贼!”杨延郎把长槊重重地插在地上又拔出,道。
夕阳西下,白天惨烈的战争已成为了过去式,打赢了的朔方军高兴的押解着一队队的俘虏,而俘虏虽然大多垂头丧气,但是却并不怎么害怕。说到底,大家都是大隋的子民,咱们当兵是给当官的胁迫的,仗打完了,自然就会给遣散回家。只有仍躺在战场上的残兵断剑和一地的死尸,仍诉说着战争的惨烈。
此时,代州总管李景带着司马冯孝慈、司法吕玉、仪同三司侯莫陈乂等一般将校来到战场中,恭身向杨义臣致谢、贺喜。
“哈哈,杨老弟还是老样子没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景是一个年近五旬的中年人,长杨义臣几岁,容貌奇伟,骨架甚大,留着一个漂亮的美须髯,抛开一身肃杀的将袍大铠,看上去倒像一个慈祥的老爷爷。
“呵呵,道兴兄过誉了。倒是道兴兄你以数千弱旅,履败乔钟葵三万精锐,稳守代州城,诱使敌人久屯坚城之下,致使此役全歼敌军,皆是道兴兄之功也!”杨义臣哈哈大笑,搂着李景的肩膀,还了对方一个漂亮的恭维。
“唉,杨老弟这话就言重了,言重了哈!哈哈!”李景与杨义臣久不相见,也搂着杨义臣的肩膀,笑道。
一旁的记室参军谢易辰清点完了战损,高兴地当着李景的面,向杨义臣汇报道:“大帅,此役我军全歼敌军,斩首八千七百五十二级,俘虏自敌伪柱国乔钟葵以下两万零三百七十五人。我军此役阵亡三千四百二十六人,轻伤两千八百七十九人,重伤四百四十一人。缴获各类兵器五万余件,帅旗一柄......“
“唯一可惜的是,敌将王拔乘乱跑了。”最后,谢易辰小声补充道。
“父帅,我估计那王拔定是去晋阳投杨谅去了,如今越国公率十几万府兵正与那叛将赵子开的十万人马对峙。孩儿愿代表朔方军去越国公军报到,直到擒下那王拔,用他的头颅,来祭奠大哥!”
杨义臣闻言,沉默不语,良久,李景从旁劝道:“杨七郎忠义可嘉,更兼文武双全,此役便是七郎阵擒贼帅乔钟葵,夺得首功。杨老弟何不成人之美?”
杨义臣见李景发言,不好再搏了杨延郎的面子,于是松口道:“也好,让子和带本部陪你一块去,子和戍边多年,经验丰富。凡事多听听子和的意见,别自作主张,否则,别怪父帅不通情理!”
“谢父帅成全!”杨延郎单膝跪地,拜谢道。
夕阳西下,杨延郎领着郭宇飞、崔文秀等两百余骑奔驰在官道上。
“七郎,看,前面有一大队骑兵,似乎是越国公的先锋。”郭宇飞指着对面扬起冲天烟尘的铁甲骑兵。
“这就是越国公征战天下的杨家部曲骑兵吧!”杨延郎望着前方奔驰而来的骑兵,赞赏道。
“吁!”数千杨家部曲行动如一,如指臂使,给人的感觉唯有八个字,不动如山,侵略如火。
一个约莫三十五、六岁,体貌雄伟,须髯漂亮的的大将,把鬼脸面当拉到头顶,轻轻地把长槊扎在土里,震得大地一颤,沉声问道:“来者何人!”
“朔州杨延郎奉父帅令,特来拜见越国公!”杨延郎在马上见礼道。
“敢问将军姓名,观将军带兵,如指臂使,刚刚插槊那一下,延郎自愧不如!”杨延郎一见到这个帅帅的大将,就发自内心的崇拜。
“弘农杨玄感。”大将轻声道。
“轰!”杨延郎的脑袋顿时一炸,这次的惊讶丝毫不亚于上次听闻杨义臣自报姓名。
他,他就是杨玄感,司徒杨素长子,柱国、左武侯大将军、宋州刺史,大隋第一勇将杨玄感!
开皇十八年,杨玄感隋杨素出灵州,率领骁果军直冲达头可汗本阵,阵挑十数名突厥设、伯克,威震西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