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代州之战(1/2)
“风!风!风!”
“风!风!风!”
“大隋!大隋!大隋!”
“大隋!大隋!大隋!”
两边都穿着大隋制式盔甲,使着大隋制式兵器,打着大隋旗帜,长得几乎是一个模子的朔方军和叛军喊着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随着阵列一步步接近对方。要不是朔方军的头盔、兵器、胳膊都系着白条,怕是分不清谁是那边的了。
朔方军这边,最前沿的是五千身披重甲的长槊兵,其后便是三千手持步弓的弓箭手和两千身系腰刀,手持大盾的盾牌兵,再其后便是五千身披轻甲,手持朴刀、短斧的跳荡兵,两翼各有四千轻骑,最后便是一千人马俱披甲,只露出人眼和马眼的甲骑具装。
这一千甲骑具装是整个朔方军的精华所在,所有的骑士都是多年的老兵,而且各个身强体壮,力量、耐力都是上上乘,为了组成这一支铁甲军,可是耗费了真个朔州的赋税和杨义臣不少的心血。
叛军这边,最前沿的也是五千身披重甲的长槊兵,其后是五千手持步弓的弓箭手和三千身系腰刀,手持大盾的盾牌兵,再其后便是七千身披轻甲,手持朴刀、短斧的跳荡兵,两翼各有三千轻骑,最后是五千长槊兵,不过槊头对着的却是代州城。
“六哥,叛军看起来斗志不高,精神也不好呀!你看看,持槊的军士,前前后后,这哪像我大隋的军队!”杨延郎指着对面的军阵,道。
“呵呵,强攻代州半个月都没有拿下来,起义的借口本就是掩耳盗铃,现在局势愈来愈不利,士兵们又不是瞎子、聋子,有斗志才不正常!”杨延昭淡淡地笑道。
“看见王拔了吗?敌方右翼,那个使长矛的那个!”杨延郎指着王拔,舔了舔嘴唇道。
“就是他吗?放心,他活不过今晚的。”杨延昭紧紧地盯着王拔,一字一句的道。
战斗打到这样,两边的将领都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下令,全军压上!
“弓箭手准备!”
“一百步,抛射,放!”王拔挥舞着战刀指挥道。
对面的军阵几乎同时下令,瞬间,天空便被密密麻麻的箭矢充满,直接让大地也跟着暗了暗。
“举盾!继续前进,后退者,斩!”王拔大声催促命令道。
补满天空的箭矢可不长眼睛,不管你姓杨还是姓乔,犹如死神一般穿过盾牌的缝隙,砸在长槊兵身上。
“呯嗙!”之声成为了场中唯一的主旋律,身披重甲的长槊兵对弓箭有一定的防御力,只要不是射中要害,长槊兵们都能咬牙前进。只是越往前,弓箭威力越大,伤亡自然也就越大。
不时有长槊兵惨呼着倒地,马上,就有后排的辅兵快步向前,将伤兵脱离战场。
终于,两边的长槊兵付出各自付出上百人的伤亡,踏过了这片死亡地带,开始了短兵相接。
“啊!”
“铿锵!”
第一轮交手,两边都有成排的长槊兵被刺倒,第二排的见前面有空缺就立马顶上,两边阵列有如隔了一道无形的墙,隔空对刺。有意思的事,这道无形墙会前进,也会后退。
“弓箭手听令,蔓延吊射!”王辩沉声下令道。
顿时,连绵不绝的箭雨开始向两军的阵后蔓延,不时有弓箭手被对方的弓箭手射中,倒地。
“举盾!有敢后撤者,斩!”王辨醇厚的声音响彻全场,一边下令,给士兵打气,一边重复临阵脱逃的后果。
杨义臣目光炯炯地盯着战场,一旁的记室参军谢易辰上前问道:“大帅,两军已经相接,要不要放狼烟,通知郭将军出击?”
杨义臣罢了罢手,道“不,在等等!挥旗,让王将军把跳荡兵压上!”
王拔待看见中军的旗语,大声命令道:“跳荡兵听令,穿梭出击!”
得令的跳荡兵呼啸着,分成一个个小队,穿梭在长槊兵阵列的空隙间,直突入敌阵内部。
“传令!跳荡兵压上!”乔钟葵见敌军出动跳荡兵,冲击了本来不相上下的长槊兵阵线,沉声传令道。
杨义臣见敌军跳荡兵压上来了,冷笑着命令道:“传令!让王拔全军压上!”
王辨见旗语,立马大声命令道:“弓箭手听令!弃弓,持刀,随老夫冲!吹号全军突击!”
得令的朔方军,无论是长槊兵还是弓箭手,一下如打了鸡血一样,呼啸着奋勇向前。
“杨义臣这是搞什么鬼!?”乔钟葵喃喃地望着敌军军阵,喃喃道。
“传令,稳住阵线,防守为主,弓箭手定点抛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