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上策最遭讥(2/2)
实际上,当诸臣看到刘辛言的容貌时,大多吃惊不已,还怎会去想其他的事。
他们从未想过“刘辩”还活着,可一旦看到了这情况,却立刻都相信他没死。毕竟当初弘农王被毒杀,又草草下葬,并未办理国丧,没几个人真的看到其尸身。
群臣嘀咕一阵,目光却都集中到贾诩与杨彪身上。
唯有种辑失声问道:“如何至此,杨公为谁所杀?”他素与杨定交好,之前为难段煨等人,也正因为杨定与段煨有矛盾。
贾诩道:“杨定因私废公,阻扰我等救驾,其罪当死。”
种辑道:“杨公乃国之重臣,其功过奖罚,理应朝议,汝怎敢私断!”
刘辛言道:“杨定突然袭击我,交战之中如何留情?我一剑斩之,阁下有何异议,来此详谈。”
说着,他伸手向自己身旁比划一下,邀其过来。
种辑当即无语,犹豫间不敢挪动一步。
刘辛言轻轻一笑,没继续激他。刘辛言早看透了这位种侍中,只是嘴上的本事。如果是面对孔融、田丰这类人,他可不敢这么说话,他们是明知会死也要跟你斗到底,还能真的为口角拔剑杀人?
这时,董承道:“杨将军所邀韩暹等军,仆所邀南匈奴之兵,具已入关。得其相助,败退敌军,不在话下。然而尽剿李傕、郭汜,却非一蹴而就。仆以为,不妨先东归雒阳,日后再来除此二贼。”
杨奉有些得意,道:“此次来援者,有韩暹、李乐、胡才,皆为忠勇良将。现屯住在此地以北三十里处。是夜,如段将军不来,韩暹等也会来相助。伍习此计,拙劣不堪,陛下勿忧。”
贾诩若有所思地问道:“南匈奴来兵,可是于夫罗亲领?”
董承道:“此次南匈奴主将,既非于夫罗单于,也非左贤王刘豹,而是右贤王去卑。今已收其信笺,相约五日后在华阴县外会见。”
刘辛言笑道:“如此来说,兵马也未必不如李傕等,只是担心其勇武。我可保举一人,无论治兵,抑或勇武,皆可胜过李傕、郭汜!”
“此人为谁?”董承问道,他看了杨奉一眼,两人的目光一起汇聚到段煨身上。
杨彪此时也笑道:“不知何人有幸得殿下保举,老臣亦想听此等贤才大名。”
种辑冷哼一声,低声嘀咕:“段煨可没这本事。”
刘辛言道:“段将军乃大将之才,世人皆知,岂需我多做口舌。我保举此人,杨将军最为熟悉,正是其麾下骑都尉徐晃,字公明。”
“徐公明?”
多个声音重复这个名字,但最惹人注意的声音来自刘协。
见群臣看过来,少年皇帝道:“朕亦知徐公明勇不可挡。方才正是得其护佑,贼子伍习才不得闯入御所。”
杨奉急忙道:“陛下,容臣禀告。那徐晃本是武夫,虽有勇力,然既无谋略,又不懂治军。其当初不过河东小吏,臣看重他那把子力气,才拔擢为骑都尉,其力已有所不及,不敢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