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正气教(1/2)
栗昊和常森虽为仪鸾司的人,可以拿、审、刑从一品以下所有官员。可栗昊心中清楚,现如今的朝廷,已分化为淮西、浙东两党。洪武帝乐的见两党争斗,他好坐收渔利,更好的控制手下的大臣。而李善长除了是中书省的左丞相,还是淮西党的首领。所以栗昊在审李彬时,其实还是要顾忌李善长的面子。
栗昊此时最想得到的,就是李善长托李彬带给汤和的那封信。那封重要的信函想来李彬一定是藏在身上的。可栗昊又不想直接搜李彬的身。
栗昊对常森说:“常胖子,跟我出来一趟。”
常森闻言,跟着栗昊出得雅间。栗昊从怀中掏出一截迷香,用火石打着扔进了屋内。
不过盏茶功夫,雅间之内的李彬等一干人等,全部被迷翻在地。
栗昊约摸时候差不多了,与常森各服了一枚解晦丸,领着常森再次进入雅间。
“别愣着了,动手,搜。”栗昊命令常森道。
“得嘞,您就瞧好吧!”常森回答栗昊。
片刻功夫,常森就在昏睡过去的李彬身上搜出了一封打着火漆大印的信。常森将信丢给栗昊。“我说老栗,刚才那狗东西说的不错,李彬身上确实有封信。”
栗昊没有多言,只是拿出靴中藏着的护身匕首,小心翼翼的将封口的火漆挑开,拿出了信纸。只见信上有十二个大字:“湖州现正气,兄在外,多加小心。”
栗昊看完信就将其装入信封,又用火折子烧了一点火漆,小心翼翼的将封口再次黏住。而后他将信又塞入了李彬怀中。
常森问栗昊:“那信里说的啥?”
栗昊说道:“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栗昊心说,李善长谨慎一世,却糊涂一时。将如此重要的信件托给李彬这个纨绔子弟。不过信中所说的湖州现正气,却让栗昊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仪鸾司中,最为机密的一件事。
栗昊是仪鸾司大使毛镶的左右手,仪鸾司中的案卷,他可以随意调档查阅。唯独“正气教”的事,只能由毛镶亲自处理,其他人等一律不得过问。
也正因如此,栗昊对于“正气教”的了解,仅仅是一些皮毛。
宋末,大宋枢密使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又在崖山逼得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跳了海,十多万宋朝军民亦投海殉葬。崖山之役后,一批志在复兴宋室的宋朝遗民,建立了一个半宗教半军事组织的“正气教”。这正气教的名字,取意于南宋名臣文天祥被俘后所作《正气歌》中“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正气教以反元复宋为己任,拜宋太祖赵匡胤为真神,拜大宋枢密使文天祥为祖师。不过正气教数次组织反元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元朝中后期,正气教几乎销声匿迹。
栗昊知道的,只有这么多。
栗昊凭着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有着敏锐的直觉。李善长在给汤和的信中所提“湖州现正气”,很有可能指的就是正气教。
正气教的事在仪鸾司中,连栗昊这种老资格的总旗官都无权过问。每次提及正气教,毛镶都讳莫如深。一句“立即停止查访”便将栗昊打发了。
正气教、文峰山、铁刀门、蚂蝗机关箭、丞相李善长、征西将军汤和。。。。。。。这些人、这些事中到底有何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