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272 帝国公爵(一)(2/2)
有了以上的变化让土耳其人的在奥土战争处境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还不是全部。最关键地一点是冯霍恩在斯科普列的表现让各方面都不满意,最后导致奥地利方向战斗力被弱化了。
其中有嫉妒的,对于冯霍恩居然能用相对数量较少的部队和土耳其主力战成平手,尤其冯霍恩那占有很大优势的远程通讯技术也让各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担忧和困惑。
另外还有对于冯霍恩地支持者也有很多人表现出不满,尤其普皇还有那些期待冯霍恩能击溃土耳其精锐主力。再次证明普鲁士在欧洲有绝对发言权的人们。他们对于冯霍恩最大不满主要原因在于:冯霍恩在过早展现普鲁士拥有远程通讯的优势,却没有达到预期展现普鲁士力量的初衷,最糟糕的是这次战斗让欧洲诸国都更加警惕起普鲁士人。
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以往的奥土战争通常都是奥斯曼土耳其首先挑起,处于防守的奥利地和他们的支援者们都抱着同仇敌忾的味道。注意这里要事先说明一下,先不说以往一直和奥地利对抗土耳其地威尼斯与其它意大利国家原本出于维也纳一旦被攻陷,那么他们老巢就不保,所以在以往地战斗中意大利人会极力配合。但当奥地利人处于优势,意大利方向的支援力量就不得不考虑得失,尤其威尼斯意大利等国其实与奥地利本身也有不少政治冲突。
另外十八世纪末期每次奥地利参加地军事行动必定有一些非奥地利的神圣罗马帝国联邦的军队参加,其中包括与奥地利关系并不很好的匈牙利人也参加了这次的奥土战争。作为同为神圣罗马帝国成员的巴伐利亚在上次七年战争中就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的目标,其他例如列日等小诸侯邦参加奥地利联军的因素也很复杂,这就导致奥地利方面尽管占据优势。但这优势很快从自己内部瓦解了。
另外一方面,说起来土耳其内部也不算很团结,当然在奥斯曼土耳其最强大的时期,整个穆斯林国家上下秉持着穆斯林兄弟平等,尊重勇士的一贯作风。而到了十八世纪末期古老的大帝国内部也出现了很多蛀虫,早期伊斯兰教那简单浅显的教义虽然变化依然不大,依然没有像罗马教廷一样沦为堕落和腐化的温床,但土耳其贵族上层不少人已经腐化了。这就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出现了严重的内部矛盾。
对于这样的处境本该对于土耳其也是很不利的,然而奥里发,未来的土耳其苏丹是改革者。是要改良国家体制的国家期望。对于他这个身份显然很能收拢地方势力于人民的心,以便在非常时刻获得全国上下的支持。当然其中包括利用斯科普列我这个所谓的传说将军得神威与土耳其人同在的口号,奥里发进一步巩固了内部,同时积累了足够上位成为新君的资本。
1787年,7月初,按照众位伟大女性的建议,我和土耳其老亲王默罕默德做了一次长谈,在场的还有露西与里娜爱多芬,对于原本处于中立并不打算支持奥里发的老亲王最终承诺支持奥里发的最大动因因为土耳其将获得与英国、法国两方面的和睦,当然土耳其人对于英国佬一向是不太感冒的,老亲王对于一个化妆成男人的里娜爱多芬也抱着一种小女人不足与其谋事的态度,但老亲王显然对于露西身后的科隆比埃家族的力量还有我这个法兰西红人的橄榄枝抱以很大的兴趣。
1787年,8月中旬,我在北非的事宜除了莱昂那多那还没有边际的穿越回家工程没有结果外,当然不包括还滞留在北非的孔代亲王哪一档子事外,我赶回了法国,准备应付国内与奥地利人发向的诸多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