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261 伟大的统帅 (三)(1/2)
第七卷261伟大的统帅(三)
十八世纪末期还没有装备机关枪,甚至到十九世纪中期机关枪依然不能作为主要的进攻武器,所以在那个时期在相对平坦的地势上,排开整齐的步兵队列,依靠步枪齐射打击对方士气成为了战术主流。在七年战争时期,普鲁士人首先使用了斜式队列,普皇依靠这种新战术一次次击溃蜂拥而上的联军,成就了普鲁士欧洲陆军霸主地位。
所谓斜式队列,也就是双方部队作战不再是两个排列整齐的队伍正对发起攻击,普鲁士人提出重点突破,也就是将战斗力的重心向一侧偏移,另一侧战斗力相对较弱的后置,这样便造成对敌人在一侧的受到了相对很重的打击,另一侧因为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弱,同时又相对突出于另一侧,这样就很有可能被对方包围侧翼,使全线战斗士气都受到很大打击。
1787年,6月22日,当我抛下那些正在尼罗河探宝的女士们来到巴尔干前线的时候,我再次经历了一场大会战。奥里发以一万精锐尼扎米塞迪步兵师强化2万土耳其标准师左翼向在摩拉瓦河驻防的2万奥地利步兵压去,双方步枪射程与威力相当,奥地利、土耳其双方都没有装备我生产的新式步枪,于是6月22日10时20分,斯科普列近郊的战斗在一歌名叫瓦纳列而村的小地方以十八世纪最传统的方式开始了。
奥地利总指挥奥劳伯格是一位经历过七年战争的指挥官,他对于斜式队列地认识可能比奥里发更为深刻。于是这位奥地利将军采用了相对比较明智的战法,基本完全置空贴近摩拉瓦河方向的阵列,只在摩拉瓦河边一个磨坊附近展开一个团千余人的部队,他将自己的主力全部应向自己右翼,也就是奥里发用尼扎米塞迪步兵强化的左翼。
这是一块地势由西向东呈倾斜状的半山坡地带,虽然我们不能可笑地认为处于相对高地势地土耳其人能将自己的子弹打得远一些,但那种从山头一直展到山底地步兵队列确实给奥地利人以不小的心理打击。1787年。奥地利人与土耳其人都还没有装备大量火炮,他们总共的炮兵部队都是三个师。在斯科普列郊外战中,奥里发根据拿破仑的建议将20门大口径远程炮安放在2号山包上显然是一个妙招,双方对射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奥地利的右翼尽管受到了加强,但依然开始动摇了——
11时12分,在2号山包侧对面观战许久的普鲁士人依然没有动静,奥里发为了摸清普鲁士人的虚实派出数队侦查骑兵试图了解普鲁士人部署。但除了与普鲁士骑兵发生一系列小规模地骑兵冲突外,毫无结果。
“殿下!奥地利人动摇了!我们骑兵上吧!”卡巴依上校——沙漠地狱火焰比赛的上届冠军,他是奥里发最心爱的骑兵指挥官,简单来说和缪拉有点像,不过他们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缪拉是一个好色之徒,卡巴依却是一个绝对专情的穆斯林教徒,每次冲锋时她都会高喊心爱姑娘穆伊娜的名字。即便在沙漠火焰长途赛马起跑的时候也不例外。
“您怎么看?传说将军杨?”奥里发侧身很诚恳地询问。
我抬起望远镜再次观察溃退中的奥地利步兵队列,“殿下,你不感觉奥地利人溃退得太快了么?”
奥里发点了点头,再次抬起望远镜观察战线那一端。
火线那一端,站立地士兵尽量克制自己对于火药的恐惧,在一阵阵排枪的硝烟中不知道飞来的子弹是否会击中自己。每当一阵浓重的火药味腾起,飞溅到身上的鲜血又一次模糊了眼前地一切。在这样环境中,死人活人似乎都没有了区别,几乎所有人都麻木了,只有躺下还有站立着的分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