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 第三帝国海军的崛起之路

第三帝国海军的崛起之路(2/2)

目录
好书推荐: 混沌劫 网游——屠龙巫师 特种兵在异界 回到古代耍无赖 穿越之弄潮者 逛荡 九阳至尊 有闲后宫战记 枭雄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

到了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后,德国就抓住了可以建造标准排水量为三点五万吨级、十六英寸主炮战列舰的机会,决定开工建造超级战舰,建造代号为g和f,这就是后来的“卑斯麦”号和“提尔比兹”号。英国方面曾要求德国将两舰的排水量严格限制在三万五千吨,但是被德国方面以“德国不是《华盛顿条约》的签约国”为由断然拒绝。到了1936年,《华盛顿海军协定》到期,德国的两个盟国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这下德国人可以名正言顺+理所当然的开工建造这两艘战舰了。

这两艘战舰的设计挺有特色,首先,她们不同于同期的其他军舰所采用的“重点防护”,而是沿用一战时期的“全面防护”概念,也许在德国的设计人员看来这样恰好适合适应海军在战争中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对于卑斯麦级主炮,究竟是选择十六英寸还是十五英寸口径,德国设计人员也作了一番权衡。显然,十六英寸的主炮,不论在口径、射程还是弹重上都要胜过十五英寸的主炮,但是德国没有制造这样大口径主炮的经验,而且在一系列方面需要对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重大修改,权衡利弊后决定使用十五英寸四十七倍径舰炮作为“卑斯麦”级的主炮。f舰和g舰的设计初期,曾考虑过使用柴油机为动力,但是因为没有用柴油机为动力驱动如此庞大军舰的先例和经验,于是海军还是选择了传统的蒸汽轮机。

“卑斯麦”号标准排水量四万一千六百四十吨、满载排水量四万九千一百吨,姐妹舰“提尔比兹”号标准排水量四万两千三百四十吨、满载排水量四万八千八百吨。全长二百四十一米,舷宽为三十六米,为了能通过平均深度为十米的基尔运河,两舰的最大吃水被限制在十米以内,均为九点九九米。主机输出功率为十三万六千二百马力,使她们的最大航速均超过了三十节,“提尔比兹”号更是接近了三十一节超过八千吨的载油量使她们能以十九节航速航行超过九千海里。除了四座双联装十五英寸主炮以外,还安装了六座双联装五点九英寸副炮,和八座双联装的四点一英寸(一百零五毫米)高射炮和总数三十六门的小口径速射炮。就她建造的那个年代来说,是一艘令人感到“非常恐怖的军舰”。这两艘军舰,是当时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军舰。

“卑斯麦”号于1936年七月一日开工建造,四个月后姐妹舰“提尔比兹”号在船台上放置了第一块龙骨。大约四年后,“卑斯麦”号将建成服役,德国也将重新获得足以使最强大敌人畏惧的庞大战舰。

3.“z”计划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胆的造舰计划之一,他的规模大到足以使一个二流海军国家,在短短数年间拥有向最强大的海权国家挑战的实力。

该计划始于纳粹上台初期,最初分别为主张大量建造大型战列舰的代号为“x”,以及作重建造小型化远洋舰艇的代号为“y”的两个不同思路的造舰计划,为海军内新老两批人所拥护。主张优先建造小型远洋舰艇的是以时年四十三岁的海军上校赫尔默斯-海耶为首的一批年轻军官,他们主张在无法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制海权的情况下,因该以尽可能的破坏英国人的海上优势和航运线为主,而不是靠造大舰的方式和英国人硬碰硬。而与之相对立的是以海军副司令京特-古泽上将为首的资深海军军官们,他们大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思路相对的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舰队决战上。

这种矛盾在1938年八月的造舰方案委员会会议上达到了白热化,海耶上校在年初向海军最高统帅部提交的一份报告里这样写道:

“海军即使有更多的大型战列舰也未必能够打赢英国海军,因为和英国人强大的战列舰部队硬碰硬不是一种合适的应对之道,英国人的弱点在大西洋上,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航线位于那里,英国需要靠那些航线来维持。所以建造一些小型的、并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军舰才是真正的对应之道,海军应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建设大批小型的、快速的、有强大续航能力舰艇去用以破坏那些海上生命线,而不是用来建造仅仅那么几艘短期内无法投入使用的大型军舰”

然而对于这种观点海军内部的传统派人士则不已为然,因为他们认为对于海军来说舰队决战才是真正的任务,海军副司令在会议上针对海耶上校的报告这样问道:

“先生们,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方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不能依靠舰队击败英国海军?”

蕴涵在这番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如果要放弃建造大型战舰等于是自动承认了德国海军的失败”。基于以上认识所以,德国因该致力于大型战舰的建造,用那些军舰撕开英国人对德国的海上封锁。

双方为此在造舰方案委员会会议上争论不休,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最后,迫于海军司令部上层的压力,赫尔默斯-海耶的方案被委员会否决。

八月底委员会向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提交了一个为期十年的造舰计划,该计划决定兴建一大批巨型军舰,包括排水量达到五万六千吨的“h级”战列舰。但是雷德尔并不完全赞同这种方案,他起用海耶的方案给这份计划起草了一个修正案,但是大型军舰依旧被放在优先位置。

到了这一年的九月,海军将这份计划提交给希特勒,对大型军舰一直迷恋甚深的希特勒,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当雷德尔对他诉说关于“假使一两年内开战的话,那些大型军舰将无法及时备战”的担心后希特勒向他表示说“我的政治蓝图里,在1946年前不会动用海军大型舰艇”。于是,1939年一月最高统帅部正式通过了代号为“z”的大规模造舰计划,“z”计划正式启动。

z计划的核心是两级大型战列舰:“卑斯麦级”和“h级”,h级是比卑斯麦级还要巨大的战舰,设计排水量为五万五千四百余吨、长度接近二百六十六米、航速三十节,装备有十六英寸的舰炮八门,装甲比卑斯麦更厚,该级一共计划兴建六艘。计划建造排水量三万零五百吨柴油机、蒸汽轮机混合驱动的“o级”战列巡洋舰三艘,这三艘军舰装备了和卑斯麦号同一型号的三座双联装的十五寸巨炮。为了破坏敌国的海上航运,专门设计了“德意志级”的发展型完全柴油机驱动的“p级”袭击舰该舰在排水量、航速以及装甲防护上都要远远超过“德意志级”续航力更高达两万五千海里/十三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计划开工两艘“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两舰都是排水量达到两万吨的舰队航空母舰。该计划中的中小型舰艇包括:已经完工和正在建造的总计五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排水量近八千吨,航速达到三十六节的“m级”轻巡洋舰;还有一大批的驱逐舰和驱逐领舰,以及二百六十七艘各型潜艇。

以下是“z计划”中的主要军舰的数据和建造数量:

“h”级战列舰(头四艘被命名为:有兴登堡号、鲁登道夫号、毛奇号、腓特烈大帝号)

计划建造数量:六艘

标准排水量:55453吨

航行性能:极速30节,18节下航程9000海里

武器装备:四座双联装15.9英寸主炮(403毫米),六座双联装5.9英寸副炮,八座双联装4.1英寸高平两用炮,双联装37毫米高炮八座,四座四联装20毫米高炮,21英寸鱼雷发射管三联装两座。

装甲防护:舯部轮机舱和主炮塔弹药库装甲最厚处为327毫米,主装甲带向船头船尾方逐渐变薄约为150毫米;炮塔装甲最厚处为390毫米,顶部和侧面为240毫米,炮座340毫米,副炮装甲150毫米;司令塔装甲350毫米;全舰覆盖5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轮机舱上方和炮座周围增加到80~120毫米装甲。

载机数量:ar196型水上侦察机六架

备注:1939年7月15日和8月15日开工建造第一和第二艘,于1941年8月29日停工,后被解体。全部六舰均未建成。

“卑斯麦”级战列舰(卑斯麦号、提尔比兹号)

计划建造数量:两艘

标准排水量:41700吨(提尔比兹为42300吨)

航行性能:极速30.1节,19节时航程9500海里(提尔比兹为19节时9200海里)

武器装备:四座双联装14.96英寸主炮(380毫米),六座双联装5.9英寸副炮,八座双联装4.1英寸高平两用炮,双联装37毫米高炮八座,总计二十门20毫米高炮,21英寸鱼雷发射管四联装两座(此为提尔比兹号专)有。

装甲防护:舯部轮机舱和主炮塔弹药库装甲最厚处为320毫米;炮塔装甲最厚处为360毫米,顶部和侧面为150毫米和203毫米,炮座340毫米,副炮装甲80毫米;司令塔装甲360毫米;全舰覆盖5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轮机舱上方和炮座周围增加到80~120毫米装甲。

载机数量:ar196型水上侦察机四架

备注:分别在1940年8月24日和1941年2月22日建成服役。卑斯麦号在1941年5月27日被英国皇家海军优势舰队击沉,提尔比兹号则于1944年11月12日被英国皇家空军炸沉。

“o”级战列巡洋舰(巴巴罗萨号、施里芬号、华伦斯坦号)

计划建造数量:三艘

标准排水量:38540吨

航行性能:极速28节

武器装备:三座双联装14.96英寸主炮(380毫米),六座双联装5.9英寸副炮,七座双联装4.1英寸高平两用炮,双联装37毫米高炮八座,五座双联装20毫米高炮。

装甲防护:舯部轮机舱和主炮塔弹药库装甲最厚处为360毫米,主装甲带向船头船尾方逐渐变薄约为170毫米;炮塔装甲最厚处为360毫米,顶部和侧面为190毫米,炮座340毫米,副炮装甲80毫米;司令塔装甲360毫米;全舰覆盖63.5毫米厚的装甲甲板,前第一主炮塔至后主炮塔之间舱段装甲为150毫米。

载机数量:ar196型水上侦察机四架

备注:八台man柴油机、四台锅炉的混合动力船,功率为涡轮机功率输出为66000马力,man柴油机则为121000马力,续航力不明。该级军舰在1939年底被取消,三舰均未开工。

“p”级远程袭击舰

计划建造数量:十二艘(不久就被削减为八艘)

标准排水量:23700吨

航行性能:极速34节,13节时25000海里,19节时15000海里。

武器装备:两座三联装11.1英寸主炮(283毫米),四座双联装5.9英寸副炮,八座双联装4.1英寸高平两用炮,单装37毫米高炮四座,单装20毫米高炮十座。

装甲防护:舷侧为带有倾角的150毫米装甲,首尾减弱到50和40毫米;炮塔装甲125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装甲140毫米;全舰覆盖4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前主炮塔至后主炮塔之间舱段装甲为70毫米。

载机数量:ar196型水上侦察机两架

备注:完全柴油动力的大型远洋袭击舰,用以取代德意志级。共安装12台“man”柴油机,输出功率高达165000马力。计划在1940年8月开工,到1948年底全部完工,但是因为二战爆发与1939年底取消。

“齐柏林”级舰队航空母舰

计划建造数量:二艘(齐伯林伯爵号,另一艘舰名未知)

标准排水量:19250吨

航行性能:极速32节

武器装备:八座双联装5.9英寸炮,六座双联装4.1英寸高平两用炮,双装37毫米高炮十一座,双联装20毫米高炮十四座。

装甲防护:舷侧为90毫米装甲;飞行甲板装甲19毫米;机库装甲40毫米。

载机数量:22架me109舰载型、18架ju87c

备注:z计划中唯一的一级航母,“齐柏林伯爵”号于1936年12月28日开工建造,1938年底下水开始进行舾装,1940年6月停工,最终未能建成服役。

以上所罗列的这些只是z计划中的大型主力军舰的数据和性能简介。计划所中要建造的和已经拥有的所有大型水面舰艇总吨位超过105万吨,这还不包括大量的鱼雷艇、驱逐舰和潜艇。德国舰队的复兴,似乎成了定局。

正所谓世事难料,1939年四月二十八日,希特勒发表声明,谴责英国在德国和波兰的但泽走廊问题上偏袒波兰,并宣布德国退出《英德海军协定》。在四月初,德国最高统帅部就制定了入侵波兰的"白色方案"。随着局势的日趋恶化,战争的气息也越来越浓烈。这些紧张与不安贪婪和野心汇集到了一点,在等待着战争爆发所能带来的宣泄。

尾声

1939年九月一日拂晓,德国的百万大军越过两国边界突入波兰境内,海军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训练舰也于进攻开始的时刻炮击了但泽港。

1939年九月三日,在佛得角西北约560海里的平静海面上,有两艘船:格拉夫-施佩伯爵号和补给船阿尔特马克号,正拌着日出缓缓的游弋在这波澜不惊的海面上。然而,施佩伯爵号舰长汗斯-朗斯多夫却明白在这一片祥和之后却弥漫着浓重的杀机,因为早在八月中旬最高统帅部就下令远洋舰队驶向大西洋,以避免战争爆发时舰队被封锁在港口。

表面的宁静非常容易被打破,就在这一天的上午,英国法国正式对德宣战,从陆地到海洋,战争已经全面爆发……而此刻,施佩伯爵号的姐妹舰德意志号,正巡弋在格陵兰与冰岛一线,一支由二十二艘潜艇组成的艇群正在不列颠群岛以西展开。

我们无从得知雷德尔海军元帅在的知英法对德宣战那一刻的心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战争如此提前的爆发,对海军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虽然三万吨级的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耐森诺”号已经于年初建成服役;虽然战列舰“卑斯麦”号已经完工,“提尔比兹”号也已经下水进入晒装阶段……但是庞大的z计划似乎将不得不被搁置起来了。

然而,军人是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不管征途有多危险,许许多多像汗斯-朗斯多夫那样的舰长都必须勇敢的指挥他们的军舰去同强大的敌人搏斗。德国海军这艘装备并不完全的战舰也不得不早早的伴随着陆上的战车驶向远洋,驶向一片充满未知的危险的世界……

此时此刻,格拉夫-施佩伯爵号将在朗斯多夫舰长的指挥下向着南方驶去,南大西洋将是她的狩猎场,也将是她的坟墓……

...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