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建厂(1/2)
连续半个月的苦干,终于把水泥厂的厂房给建好了。由于水泥厂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烧水泥的窑稍微好了点,其他的都是凑和着。没办法,钱得用在刀刃上,等出了产品,搞了钱,再改善吧。建好了水泥厂和烧水泥的窑后,工人们都到大石沟那继续建钢铁厂的厂房,那里可不能马虎了。得慢工出细活,关键是高炉,那不能出一点差错,出了差错是要人命的。所以又从总部要了几个相关的技术人员。
今天水泥厂要试生产,根据地许多人都来了。甚至总部也派了人来看看,看看能不能推广。水泥在这个时候可是战略物资。咱这边基本没有,有一点都是抢小鬼子的。要是咱自己有了水泥厂,那防御公事要牢固多少倍啊,能给鬼子多少杀伤啊。
”点火开窑!“随着一声大喊,烧窑师傅开始给窑预热升温,预热要300--800度,分解矿石要800-1000度,熟料烧成要1000-1450度。好在根据地范围内有不少小煤矿,燃料不用担心,这也省了不少成本。几个小时之后,第一窑试验品出炉,王承勇连忙走上前去,从冷却口那抓了一把青灰色的粉末。放在掌心细细摩挲,就是它,不会错的。
这下可是要大发展了,成了!成了!带着笑容:”老徐,王将军,咱成功了。虽然不知道它能有多少产量,但是能生产出来了,产量总有办法搞上去的。咱也能建永久性工事了。咱老百姓也能住上敞亮的大房子了。”
听到王承勇肯定的答案,两人都很高兴。根据地就要有自己的工厂,能够有进帐了,能够自我造血了。看到王承勇一屁股坐在烧窑老师傅旁边唠了起来:“袁师傅,照这样一窑能出多少水泥?
满脸皱纹的袁师傅裂着嘴说:”王司令,照咱这产量,五座土窑能出五十吨,一天能烧三窑。“
虽然看到了前景,但现阶段只能满足自己所需。还达不到往外销售的数量,工事,根据地乡亲的住房都得用水泥,要不鬼子轰炸损失太大。有了永久性工事,能减少不少的损失。
安排完了水泥厂的工作,几人朝大石沟走去。那里才是今后的重点,钢铁厂寄托着根据地上下多少人的希望。来到繁忙的工地,建筑工人正在挖地基。这里建筑可都要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不安全达不到标准。数万平米的土地上深深挖了很多壕沟,就等水泥和钢筋运到就开始建造。这里规模宏大,用李工程师的话说,既然有条件,就建大一点,建全一点,省的以后还扩建。
这些东西几个人都不懂,只能听人家李工的。参观完了钢铁厂工地,几人回到指挥室,王铭章大声感叹:‘徐司令,你们这里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军民融洽,王副司令也很有经济远见,对士兵也一视同仁,比我们在那边好的太多,我决定就留在你们这了,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