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振大唐 > 第四百零六章 凌烟阁上

第四百零六章 凌烟阁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邪气凛然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中国龙组3 机动风暴 异都风流 暧光昧影 兼职神仙 大宋异姓王爷 凤逆九天 忘了忘不了-终极三国续

我在在凌烟阁欣赏初唐二十四功臣的画像,有亲卫在阁外轻声通传道:“启禀圣上曹何、火寻、戍地、史、吐火罗、厩宾等西域十余国使者奉召前来见驾!”我向随侍一旁的总管太监陈靖微一挥手,陈靖立即高声传进。

见礼已毕,作为西域昭武九姓中的宗主国的康国使者,恭敬地出言问道:“不知天可汗宣召臣等前来有何令谕?”因为我是在傍晚时分相召,且是在禁中大内相见,西域诸国不知道我为何如此紧急相召,他们心中颇感到神秘之余,却也有些惴惴。

我微微一笑,手指壁上一熟绢青巾抹额、锦袍玉带垂腰的功臣说道:“‘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灭!’这名位列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之十七的潞国公侯君集,众卿可曾听闻?”此语一出,西域诸国使者不由心中一震,不禁仔细打量起我所手指的一人高的画像。

潞国公侯君集,幽州三水人。虽出身行伍,自入秦王府后才开始读书,但却聪颖异常,经过努力,他竟能典选举,定考课,出将为将,入则参政,为时人所叹美。数从征伐,军功累累。曾与李靖会于大非,“平定吐谷浑,但论及其军功之最,却是他堂堂正正地平灭高昌之战!

高昌国,境内三州五县二十二城,处于天山南路的东部,是大唐通向天山南北的要冲,为西域通道之咽喉地带。

而西域诸国往往输来香料、羊马、毛皮等物,再从大唐购走丝织品、瓷器、铜铁器等。这样,经阳关至高昌再通往西域的通道,就成了一条黄金捷径。高昌国俨然成了一个转运中心,西域诸国的通使、朝贡之物以及商贾之物源源不断从此奔向长安,高昌国也因此获利不少,且有着如日中天的声望!

然而,高昌国主却以为自己远离大唐近千里,假使唐兵攻伐,军队人数多,路上就不能有足够的军需供给;如果兵三万以下,高昌国就有能力制之。加之沙漠艰险,唐军即使能来也疲惫至极,根本不用顾虑的存在!便愚蠢地暗中和突厥人勾结,并扣押西域诸国投向大唐的商人和贡使!西域通道渐渐阻绝,各国使者来京,怨声载道,纷纷要求大唐严惩高昌国。

太宗皇帝为此大怒,虽然有许,多大臣以为行经沙漠,用兵万里,恐难取胜,而高昌界处绝域,得之难守,不如不伐。但太宗皇帝仍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数万人征讨。高昌国主闻报唐军已将到达高昌国界,而自己引为奥援的突厥军队终不敢援,惶骇无计之下,未见唐兵,竟活活吓死!

侯君集帐下的诸将纷纷建议,趁高昌国主丧时起兵突袭,侯君集却全军整装,光明正大地击鼓而进,以威力巨大的撞城车和抛石机正面对敌攻战!巨石飞空,高昌守兵顿成肉泥;尖车推城,高昌三州五县二十二城纷纷克下。是役,侯君集平灭高昌,带着俘虏的高昌新王及将士而还,不禁与高昌国勾结的突厥人胆战心惊,连西域诸国都戒惕非常,此后数十年,即便拼着与后来的白衣大食不睦,也不敢对大唐怀有二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