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得道(1/2)
1ooo45625第六百三十二章得道
目觉还在思索如何回答。()石坚继续问!“说到这里。轻小方一个问题需要大师解答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这里的卵生指鸡鸭之类胎生指我们人类还有猫马牛羊之类。湿生指鱼、蚊子之类。化生稍微复杂一点指物体出生到成长不断地生变化现实中也能看到蝉脱、蚕蛾、蜻蜓等等。有色是指我们能看到的无色是指我们看不到的如鬼哪山啃哪之类的东西。若有想指我们普通的人类。后面是我的见解一直以来认为若无想是指一个物体修道的境界。其实不然我认为是指我在书中写的植物。不能说它们没有生命花开花落夏苏冬枯这也是一种生命形式。若非无想才是那种进入浑沌的修道境界。大师认为对否?”
圆觉已经知道石坚下面要责难什么。可是他还是不能回答如果说草木花树没有生命那他是睁大眼睛说瞎话只是一直以来人们习惯性地不考虑这些植物。
石坚说道:“其实我们现在用显微镜已经看到了佛祖所说的水里的生命我把它们称为细菌这些细菌有的对卢有好处有的对人有坏处。但它们确实是一种生命。可我们看到所有植物向阳的一面生长茂盛。其实植物有时候比这些细菌还要具有智慧楼我不相信佛祖将这种生灵忘记吧?事实民间也有传说。说草木年数一久同样也会产生精灵。所以道教将万物分为五行金有金的心木有木的心水有水的心。火有火的心土有土的心佛祖既然将万物度大师请问为什么佛门子弟要吃饭要知道一粒米就是一粒稻种一斤生命。小
“阿弥陀佛!”圆觉急得头上直冒汗如果按石坚这样的算法他自小到大还不知道伤害多少生灵。
石坚问道:“再说为了佛门子弟打坐问禅就要乞食不劳而获。请问只有你们才能问佛。其他百姓就不能问佛?或者说你们为了度世人可你们自己都没有度有什么资格度世人?就象在武将当中找几个没有识几个字的将军来修改经义你认为是否妥当?”
其实佛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许多佛门开始拥有田地自己耕种。但这又与原始教义有所冲突。
现在圆觉早忘记了大理了。现在佛门除了吐蕃外以修小乘为主。立足自己先跳出三界。因此石坚这句句问话就象刀子一样刮在他心上。可以说如果这些问题不弄明白他的修行将会不进则退。
石坚这才说道:“请问世界上有没有绝对正确的事?不要说太阳也有黑子。不要说钱权色过多的留恋会使贪婪。不要说白天如果没有夜晚人们将愕不到很好的休息。因此佛祖尽量用一点浅显易懂的话。将那种空即不是空的玄妙境界。以及如何达到这种境界表达出来。因此我在《西游记》里写过一段故事。唐僧到了西天了如来佛祖命令迦叶尊者带着他们取经书结果守门的要红包。唐僧没有办法只好将袈裟抵押。弄得迦叶尊者都有点难为情。但出了山门孙悟空不放心这个老头子是坏人。于是打开经书一看上面一个字也没有。孙悟空就开始吵了如来佛祖也不行。要还我们一个公道。”
都莞尔一笑现在殿上众人不管持什么心理基本上都看过这本书。想想那行泼猴是有点好玩。
“迦叶尊者还感到委屈我是拿走最上等的经书给他们啊。佛说。那就拿次一等的吧。
那个差一点的就开始有字了。真正的经典一个字也不需要本来就是空嘛。”
“阿弥陀佛!”殿上的人都在深思。而圆觉长长地吟出了一段口号。要知道石坚写这本《西游孝记》时才多大就有如此的慧性毒怎么当时佛耳一个人都不重视呢。
那可不能重视如果现在佛门抢人的话估计第一个拼命的就是赵祯。
石坚再一次说道:“佛门真旨玄之又玄不能用文字写出来一写出来就落了下乘。无法讲清楚。所以死记这些经义不但着相而且也无法理解真旨。就象我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用绝对来形容的物体。如皇上有绝对正确的皇上?象华夏自三皇五帝后唐太宗算是千古一帝了。可也有玄武门之失有教子之失有因为候君集错责魏征之失。因此我们大宋立朝以来设立谏臣台阁来对皇上与群臣监督。与补失遗漏
听到这句话众人再次点头。连赵祯也微笑说得太有理了。
“或者众臣那个没有过失。比如我过失太多了先婚姻严重逾制然后在大师眼里杀的人太多了。阿育王到我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还有桀骜不驯多次拒旨皇上与太后稍一重责我就撒担子不做。但看一个皇上与臣子不能盯着那些小过失吹毛求疵。只要大的过失没有比如危害国家与百姓。就象吕易直吕端吕相太宗说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那么他一生就不失这一个好宰相
“说得好”赵祯直拍巴掌。今天他真高兴石坚将群臣比作阿罗汉将皇帝比作如来佛长脸啊。
“为什么有文字经书一般人不能理解那种微妙的境界。所以佛祖希望用文字使更多人理解他的真旨。透过这些文字我们要看到它背后的东西。佛经里有一个周利盘陀伽。人笨得要死佛祖教了他扫帚二个字他念了扫字就忘记了帚字。念了帚字就忘记了扫字。但本事情大。有一次佛祖被邪魔压到大山下。他只伸出一指就将大让x推开估计天龙八部里的无名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其实只要明白了真旨打坐也好参禅也罢经书焚香也行那都是次要的流于表面的东西。反而容易让人着相。因此再来解释我问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佛义讲究轮回但每个轮回佛祖希望更多生灵摆脱苦海因此希望生机。也就是生、爱、美、善所以提倡众生平等不杀生。可这个不杀只是相对的不杀能不杀则不杀但不能不杀。所以密宗照样食荤那不能说他们就不能修成大果。至于乞也是为了减少杀生可为了乞就来寄生于百姓手上特别是那些贫困百姓本来生活就很艰难现在走投无路希望佛祖保佑好了我们还收他的捐助与香火钱使他们本来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这与邪魔有何区别?”
“好!”这回大殿上全部哄然叫好只有一些忠实的信个愁眉苦脸不知何乙从。石坚这番话不但指佛教。也指了道教。
没有办法现在信神的人太多了。石坚只好以彼之矛对彼之盾反正都是佛祖说的。
石坚还看了一下圆觉看到他再次合什念道:“阿弥陀佛。”
估计老和尚也忽悠得差不多了。
石坚再一次问道:“在下可冉向大师请教第二个问题吗?”
众人都露出古怪的笑容石坚今天是有意为难这个高僧了。
但圆觉此时态度变得两样恭恭敬敬地答道:“不敢请问。”
石坚说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问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这是白居易写的一诗既然老子说了言者不如知者默为何还要写下那么多字呢?
众人再一次苦笑实际上石坚这一句偈诗念出后大家就知道石坚说什么了。
石坚果然说道:“《西游记》中的无字经书是在下所篡佛经上本没有此事。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摒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既然如来说法听了也抓不住而且佛教真旨比道教更归于空寂为何留下那么多经书?”
这个问题再次问得刁钻无比。
如果用刊才石坚的自答或许能解释一二但先石坚就说了他的无字经书是杜撰的而且两个人在等于辨法圆觉也不能用石坚的说法。来回答石坚的提问。这样本来就落入下风了。
大家就看到了圆觉头上冒出来大滴大滴的汗水来。
石坚又问道:“在下还有第三个问题不明白。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句话再次验证法无定法。所以才有了下一句。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还有一句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说到底还是那个空无我无物才是佛道真旨。这个道理想来不但大师就是在座的各位也都明白。可是在下不懂了。即是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同样经义是经义。非经义是名经义。为何佛又说。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网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何解?”
既然无我无他又为什么把这部经书起了一个名字还叫须菩提与其他弟子来奉持?
不但圆觉就是所有众人眼里都露出了迷茫。
“还有既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何来度?”
什么都是空反过来空是有。有也是空也是佛教再三要求不能着相的原因。可现在不但佛祖取名字叫人奉持而一心为人们渡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着相行为。
大家弈了这个问题后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