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走了(2/2)
已经进入夏末了,天气热得厉害,一想起去年那个炎热的夏季,李克还心有余悸。
天气这个热,如果开战,不可避免将发生大瘟疫。鞠义的先登营虽然是河北最剽悍的军队之一,可他用起兵来却极为谨慎。看得出来,鞠义这次很小心,也不急噪。不到秋收结束,不可能对张燕用兵。
他小心翼翼地将军队拉到邯郸一带,一点一点地派出小股部队侦察收集情报,然后一点一点地占领各个战略要点。
没战打,李克心中也不慌,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将骑兵练好。经过鞠义的指点,他总算明白骑战究竟是怎么回事。而手下那一千多骑兵也总算能够策马横戈,在战场上像模像样了。
先登突然出现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不过,先登以步兵起家,突然混杂进去这么多战马,感觉总有点怪怪的。为此,鞠义将这一千骑兵拉出来,单独建制,由李克一人统领,并赐名:邯郸骑。
到不是因为这支骑兵同邯郸有什么关系,这么起名,大概是因为李克的军营就坐落在邯郸城旧址上吧。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没什么意义,如此而已。
李克本就是匈奴奴隶出身,骑术了得,邯郸骑的副将阎柔兄弟更是从小就再马背上长大,做了邯郸骑的统领,倒也是人尽其才。李克有信心将这支骑兵部队练成天下一等一的强军,至少要不逊色于同时代的白马义从、雁北骑和西凉铁骑。
来邯郸也算是呆了一段时间,其间,邯郸骑也配合步兵打过几次小规模的战役,连拔了张燕的好几处山寨,略有些斩获。
随着冀州小股部队的不断出击,张燕的活动范围也被不断压缩。张燕的黑山军来去如风,飘忽不定,最是难缠。不过,鞠帅这一少放开两翼,只占要点,并派出骑兵不断出击的战法正好将黑山军克制住。可以想象,用不了多长时间,张燕这厮就会忍不住集中主力同先登决战了。
当然,这一切都要等到秋后。
张扬那边很快就有消息过来,自从李克同他商议好联手对付白波军之后,二人的联系就没断过。张扬来信说,战马归李克所有,至于攻打张燕一事,河内愿从旁协助,牵制住河内北面山区的几股黑山贼。
前些年,黄巾为祸甚烈,就算被众诸侯联手剿灭,余部依旧兴风作浪。从山西到河北,再到兖州、青州,黄巾都是一支令人头疼的存在。唇亡齿寒,张扬也对黑山十分畏惧。
很快秋收就到了,这一年的收成很不好。冀州、幽州打了一年,土地抛荒严重,看样子,新的一年河北局势将继续恶化下去。任何一方都将吞下战争的恶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人是胜利者。
但这事是袁绍该操心的事,无论如何,他总不会短了先登一文钱军饷。作为一个军人,李克目前考虑的是如何打败张燕。
张燕如今龟缩在距离邯郸以西六十里的山区,时间已到了十月,估计没几天这家伙就会率主力出现在赵国的平原上。据说,他手下有十多万人马,战斗力也比于毒强,不是个好对付的家伙。
周围都是大平原,正利于邯郸骑突袭,他若敢来,定叫他看看我这支新军的厉害。
坐在邯郸废弃的城根下,李克静静地看着天上流云,心中一片宁静。
邯郸之所以得名,主要是因为城西的那座邯山,邯是山名,郸同单,乃山脉尽头。从高祖时起,邯郸就是与洛阳、长安、临淄、成都、宛齐名的大城,乃天下五都。可惜,光武时,邯郸就毁于兵火,一直没有修复。到如今,还是一堆瓦砾。邯郸也分为常山郡、钜鹿郡、邯郸郡三个部分。
不过,这地方交通发达,倒是个驻军的好地方。先登三千人就依托废城扎了个大营。而崔巨业的一万人则驻扎在距此七十里的广平。
那老家伙也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手下的新军在未来的战争中也派不上用场,索性躲在后方。
如此,也好,将来免得他们来分我先登的功劳。只可惜颜良大哥、张颌将军这样的英雄,却要在他手下受气,真是生生憋死人。
正想着心事,有卫兵禀告:“禀李将军,陈宫先生来了,说是要向你辞行。”
陈宫终于要回兖州了,这样的无双国士,袁绍无德无性,自然是用不了的。只不过,听到这个消息,李克心中还是有些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