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干戈行 > 第六十七章 将将之道

第六十七章 将将之道(2/2)

目录
好书推荐: 无限神镇 魔法学徒 星河斗士 机甲武圣 天道法神 未来军医 异世之封印人生 邪魔妖道 横扫千军 网游热血三国

陈宫摆了摆手:“张扬的算盘可打得精明呢,这一千匹战马都是从匈奴人手中用粮食和铁器换来的。自他与匈奴交恶之后,时刻不忘同于夫罗改善关系,互市通商。现在一口气向匈奴买了一千匹战马,只怕那于夫罗对这笔交易也很满意。如此一来,匈奴对河内的威胁也就接触了。张扬一石三鸟,果然好计策。”

李克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张扬计算中最小的那一只鸟啊!只不过,匈奴既然一心要用马和牛羊同张扬互市,张扬以前怎么不答应?”

陈宫呵呵一笑,耐心解释说:“伯用你是不明白养一支骑兵是什么概念。马肚子可比人肚子大得多,河内本就贫穷,养三两千军队都感到吃力,更别说养马了。武帝北伐匈奴,征集十万匹战马,这才打败匈奴。可文景时所积攒下的家底子也被这十万匹战马折腾个精光,强盛的汉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再无法重现武帝时的盛况。也从那时起,我大汉就不在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倒不是不知道骑兵的作用,实在是国家支撑不起这么一支所费巨大的吃钱部队。”

听陈宫这么一说,李克这才一拍脑袋:“经公台先生这么一提醒,我算是明白过来了。”马的食量极大,是人的七倍。他以前在匈奴做奴隶的时候,就知道这种大畜生的厉害。每天一大早就要将战马放出去吃草,到晚上回马厩时,很多战马都还是半饥半饱,需要半夜起来补充草料。

这还是平时,到了战争时期,就不能光吃草,还得吃粮食。也只有喂粮食,才能让马保持体力。

一想到这里,李克隐约感觉到不妙,忙问:“公台先生,还想请教,我这一千匹战马,一个月要吃多少粮食?”

陈宫听李克这么一问,暗道:这小子果然不是一个笨蛋,一问就问到关键的地方。

便回答道:“一匹战马一天最少需要吃十四斤粟米。”

“老天,十四斤,一千匹一天就是一万四千斤。这个数字足够养活一支上万人的军队了。”李克低声惊呼:“公台先生,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司马,我从哪里去弄这么多钱粮。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陈宫看到李克一脸不甘心,安慰道:“别急,我这几天帮和洽和高干处理地方政务,对巨鹿的政务倒也清楚。我帮你算算,要养活你这一千骑兵,需要多少人口,多少赋税。”

“请陈先生指点。”

陈宫点点头,从养活一支军队究竟要多少钱开始谈起。谈到各地土地的出产,各州府的人口和赋税,谈到战争中兵们比例,再谈道各项物资在运送途中的消耗,以及后勤运输路线如何设置,各地如何中转。

这一席话洋洋洒洒,竟说了三个时辰。

这些话对李克来说闻所未闻,以前领军打仗,一应开销都由冀州负责,不管是运输也好,征集粮草民夫也好,同他却没有任何关系。作为一个普通将军,只听命行事,然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可以了。

如今听陈宫这么一说,他才恍然大悟,看来,打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战场上的一次上规模的战役,背心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运筹帷幄,在操劳奔波。

他这是第一次认识到文人的作用,如果没有冀州城中的那群名士的筹划运作,武士们要想在战场上有所作为,根本就是一场笑话。

一扇大门在眼前轰然洞开,里面是令人惊讶的风景。

虽然陈宫最后得出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单靠巨鹿一地根本负担不起这支骑兵的军费,但李克还是异常激动,一揖到地,心悦诚服地说:“多谢公台先生指点,小子心服口服了。”

陈宫也不避让,受了李克这一拜,良久才扶起李克,严肃地说:“伯用,在战场上你是一员悍将,不过,战争不是一件单纯的事情。你仗打得再好,终究不过是一个将兵之人。今日我所说的一番话,才是将将的王道。我听人说,你日常手不释卷,刻苦研读《左传》。依我看来,多学些谋略也是好的。不过,不应沉迷在那些所谓的小谋左道之中。什么书都要读,不要抱门户之见,如此才能开阔眼界,得大智慧。”

“受教了,还请先生推荐些书目。”

“一时倒没想起有什么书值得一读,伯用真有心,不妨从巨鹿各年的税收档案看起。”

李克有些微微出汗:“那东西就是一堆数据,有什么可看的。”

“也不是。”陈宫正色道:“你可以结合当年的天气、水文,人口情况,再看看赋税的数据和比例。如此,算是对政务有个大概了解。”

陈宫说完这话,暗道:此子飞扬跋扈,狼视鹰顾看似粗豪,其实心思缜密,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如今,一千骑兵再手,断不肯交给袁绍。要想养活这一千人马,定会弄出乱子。袁本初将大本营南移,志向不小。如今,孟德新平兖州,大破青州贼军,以他才具,不难平克中原。日后定与袁绍大打出手。如今,袁绍势大,若悍然南下兖州,谁人是他对手?若能说得李克作乱,加上北面的公孙赞,袁绍三五年之内也无余力染指中原。如此,也不枉来巨鹿一遭。孟德呀孟德,你该怎么感谢我呀!

心中正想着曹操,李克却已提起曹操:“公台先生,听说你在曹操手下,却不知曹孟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曹操呀,我可不是他的僚属。”陈宫微微一笑,下意识地望了望南面方向:“我虽然帮他奔走说项,说得兖州官员归他统辖,可也仅仅算是帮朋友一个忙。青州黄巾势大,攻州克县,危害甚烈,也只有孟德这样的人物才能平克兖州。为国为私,各得其便。至于孟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还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许有一天你在河北呆得厌了,想换个地方。孟德那里也算是个好去处。”

说到这里,陈宫神采飞扬:“同袁绍不同,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也不看人出身。所谓惟才是举,有才便用。想我陈宫虽然有些许虚名,可出生贫寒,一到兖州便被孟德奉为坐上宾,言无不从。士为知己者死,怎不竭力襄助?”

李克心道:袁绍虽然不待见老子,可有师帅在,却不能离开河北去其他地方发展。不过,陈宫是何等人物,竟然对曹操如此推崇,想来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李克:“曹操也是名门望族出身,未必看得上我这样的军汉。听人说,他手下亲信都是曹家和夏侯家的部曲,外人去了未必能挤进核心决策层。”

“也不算望族。他是宦官后人。”陈宫有些想笑,背后议论曹操是宦官子弟,只怕孟得知道了也会心中不喜:“曹操父亲曹嵩是中常侍曹藤的养子。我大汉朝政在开国时,一向有两个方面的势力:外戚、勋贵。这两派力量*,而天子只在其中担任仲裁人的角色,努力使之保持平衡。这样的政治格局维持了百年。

到武帝时,终于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武帝雄才大略,一心对北面匈奴用兵,急需加强君权,而外戚的势力实在太多,无形中制约了中央权力的一统。在武帝的克力打压下,外戚势力终于式微。

可到桓帝、灵帝、质帝、殇帝时,君王无所作为,为了制衡朝中大臣,宦官势力壮大起来。以至于有张让等人把持朝政,酿成董卓进京的大患。

宦官势力因为出身卑微,可也不乏人才,又有极广的人脉。因此,曹孟德虽然有宦官*,可有威望,有人脉,前途将一片光明。至于说到孟德这个人……”

陈宫却突然一笑:“小时候是个好人,长大了,却越来越坏。”

“或者说,他被时势逼成了一个坏人吧。想当初山东诸侯讨伐董卓时,孟德还真是意气风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啊!”

说到这里,陈宫终于放声大笑起来。

...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