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频年征战解兵营 六月山摇撼齐城(3)(2/2)
把总面露惧讶之色,抽出佩刀,大声喊道:“反了反了,这里反贼持凶杀官差了。”
曹寅喝道:“嚷嚷什么,你们这些狗官口口声声喊‘反贼’,敢跟我们动手,你们才是反贼。”
把总抽出雁翎刀,一招“横扫千军”,举刀便砍。容若叫声“好”,兀的手腕一翻,要夺他手中佩刀。那把总武功也是不弱,右腿一个“连环鸳鸯拐”踢向容若小腹。容若早已料他如此,侧身一个滑步,避开了那一脚。同时右手抓住其手腕,左手拎起他的衣领,喝声“去”,将那把总从楼上扔了下去。那把总“哎哟”一声倒是摔了个恶狗吃屎。
容若飞身下楼,一脚踩在那把总背上。那把总杀猪般地喊道:“造反了,造反了!”容若喝道:“把你们的招子放亮点。”掀开衣摆,露出一枚金牌。那把总正“哎呦”着叫嚷,这时定睛一看,顿时吓得魂飞天外,认得是御前侍卫的腰牌,跪下不迭磕头道:“小人巡海道把总孙可望不知大人驾临,小……小人该……该死。”容若低声道:“御前侍卫奉旨公干,还不带着你的人快滚,想要本大人拿轿子抬你吗?”孙可望颤声道:“不敢,不敢。”急忙招呼众兵士扯呼。
那蓝袍书生见那些人不畏官兵,知他们并非常人,起身谢道:“客自远方来,经冬复历春。感君深情意,不敢问来人。”康熙见他以诗句发问,虽说“不敢”,却是“请教”之意,微微一笑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一问一答,相得益彰,那书生哈哈笑道:“好一句‘何必骨肉亲’。在下姓蒲,名松龄,草字留仙,洪山蒲家庄人。今日幸得诸位公子援手,感激不尽,今日我做东道,咱们不醉无归。”康熙道:“先生豪爽过人,罗轩佩服。在青州府能碰上蒲兄,不虚此行。小二,快快上酒!”
少时小二将酒壶端了上来,随即退下。旁边却传来一句娇柔的声音:“想要杀人呢,便该正大光明些。如此偷偷摸摸酒里下毒,又算什么英雄?”众人寻声看去,只见临桌一名少女正端着一个茶杯,喃喃自语。那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皓臂似玉,俊美不凡。话一出口,曹寅“唰”地站了起来,脸色一变,叫道:“主子!”康熙低声道:“静观其便,不可妄动。”曹寅点了点头,侧身坐了下来。
那小二突然一扬手,“啪”地一声,一枚袖箭向康熙飞去。曹寅大惊失色,挡在主子身前。容若同时也劲透右臂,将手中筷子掷出,那袖箭被筷子一撞,虽然飞了过来,力道也小了不少。康熙推开身前曹寅,抄手接住暗器,只见仍是一支白莲袖箭。
这时屋顶窗外十几名黑衣人破屋而入,那女子抢上前去,手臂一长,挥掌往那小二天灵盖直拍下去。那小二身子微微后仰,提起右足,对准那女子小腹猛踢。这一招守中带攻,颇为精彩,虽然出招平淡,但劲力极强,着实厉害。那女子一个转身避开这一脚,一招“双换掌”再次拍向小二脑门“百会穴”。那小二“咦”了一声,叫道“八卦游龙掌?”顿时四下喊声大震,一大堆官兵涌了进来,原来是张公谅亲自率兵赶来救驾。几名黑衣人虽然武功卓绝,但也抵抗不了大队官兵,霎时间或擒或杀,店小二及两名黑衣人见大势已去,“啪”地一声从屋面跃到天井,只见几道人影迅捷无比的飞了出去,官兵如何能够阻拦的住。
张公谅上前道:“臣等救驾来迟,还请恕罪。”康熙道:“起来吧。”蒲松龄不料眼前此人竟是当今皇上,慌忙磕头行礼道:“草民不知皇上驾到,驾前失仪,万死。”康熙忙扶起道:“不知者不罪,蒲兄大才,一番相谈,朕获益良多。”蒲松龄慌慌张张地道:“草民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