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七章 爱上这片土了(1)(2/2)
李翰林心里感到很欣慰,脸上露着笑容说:“这是我们当领导的应该做的,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嘛,为你们做点事,这是我们份内的事,不要说谢。”
说着说着,蔬菜基地的菜地里就迅速的围着百十号人了,他们个个脸上都绽着笑容。
这时,顺子就对李翰林说:“李书记,我们菜农的要求并不高,只要镇里能够给我们一种好的政策,支持我们搞蔬菜基地,我们不要资金上的支持,只希望能够迅速的把镇里通往外面的公路修好就行了,去年我们有几十万吨的西瓜因为道路被拉沙子车压坏了,镇政府领导又没钱维修,造成这几十万吨的西瓜运不出去,正好赶上雨季到来,那些西瓜又没有合适的销路,都全部烂在了地里,给我们群众造成的损失可是惨重啊!我们什么也不求,只求镇领导能够抓紧时间把淮土镇这条唯一通往外界市场的道路给修好,以保证我们的农产品以及各种时令蔬菜能够及时的运出去。”
李翰林就掏出了随声携带的笔记本把顺子反映的这个问题记录了下来。顺子说的对,李翰林在来的路上也发现了这条道路损坏情况,就对顺子点了点头。心想,顺子反映的很对,这里唯一一条乡级公路也被毁坏了,这淮土镇没有出路怎么能够发展经济?这个王晓昌,该抓的工作不抓,尽抓一些假大空的表面工作,想想他心里就一肚子的火气。
李翰林见围拢过来的群众越来越多,就往再高一点的地方站起,他挥舞了一下手臂大声说道:“乡亲们,你们反映的问题,我都记下来了,在这里,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条乡级公路,不到半年时间,我一定督促淮土镇领导班子,列入今年下半年度主要的一个惠民工程来抓。争取年底完成道路的维修工作,春节前通车。”
李翰林的话音还没说完,下面百十号群众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还有人大声叫“好,好啊,这一下淮土镇算是有希望了”但是也有人在下面表现的很泄气,说:“好什么好啊,这‘天下乌鸦还不是一般黑’,当官的就是吃玩嘴皮子这碗饭的,嘴上那是说的都要比唱的还要好听,我看啊,这市里来的领导也是嘴上说说,哄着我们老百姓闲开心呗,他能够在我们淮土镇呆几天,恐怕到时候他还没有落实这项工作就拍屁股走人了,这条路到时候不还是没人管没人问?我看啊他也是信不得呢!”
李翰林就冲他这个说凉腔的男人笑了笑说:“这位老兄,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是啊,你担心我懂,你们是被那些假大空的干部给哄怕了,不再信任他们了。可是,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这样的,我李翰林就是个例外,我今天在这里跟你们老少爷们说这话,我绝不食言,我可以以我的人格以及党龄向你们担保,如果在半年之内这条道路修不好,我就绝不离开淮土镇。我可以跟大家立下这个军令状。”
这时顺子就接下来对那个放凉话的男人嚷道:“唉,你怎么能够这样说李书记呢,他是个好领导,好官,我信得过他。上次就是因为他出面才给我们的蔬菜基地修筑了护堤护坝工程的。这修建护堤的钱是李书记一个人靠朋友,靠他的面子弄来的,这跟淮土镇的领导没关系。这样的领导,你说我们能不信任他吗?能不拥护他吗?所以,我相信这个人,他能够给我们群众带来福音的。”
“对,顺子说的对,这样的领导我们拥护。”下面的群众也接着嚷嚷起来了。李翰林却只是微笑,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这些泥腿子,今儿个遇到了李翰林就像是遇到了知心人,他们纷纷都跟李翰林说着掏心窝子的话。特别是顺子,更是显得很激动也很兴奋,喜悦的神情挂着他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膛上。李翰林就问道:“顺子同志,你们这个蔬菜基地的技术支持有吗?”
一说到蔬菜基地,顺子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他笑得小眼眯成一条缝说:“技术我们有,县农科所经常来我们村,给我们这些菜农们上科技课。我还有个想法就是在蔬菜基地搞个‘菜农网吧’呢!到时候,我要请专业的电脑人士到我们这里给我们授课,教我们这些泥腿子怎么样上网,怎样与外面的世界进行联系与沟通。我们也可以通过上网为大家寻找蔬菜的销路。”
李翰林一听顺子这样一说,心里高兴啊,这顺子还真有自己的一套致富经!就连声称赞他的想法好,思路好。要继续发扬这种自己找路子闯市场的办法。争取让淮土镇的蔬菜走出县城走出去全省,走向全国。、
这时,一位长相精瘦,年龄大约有六十多岁的老汉说:“李书记,顺子是个能人,为我们大家做了不少好事,办了不少的实事,解决了不少的难事。所以我们大伙都听他的。只是顺子也和我们一样是大老粗,识字不多,他脑子虽然灵活,但是,没文化,不懂法律很容易上当受骗。唉!我们都是吃没文化的亏啊!”说到这儿,这个男人却流下来眼泪。李翰林不明白这男子为什么突然流出了眼泪,就进一步询问什么原因,原来啊,顺子等三百多户菜农在三年前的时候,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在一个非法的经营种子户那里购买了假种子,使得他们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