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市委书记还是批评了他(1)(2/2)
张西征还说,我承认,白水县上次那起跳楼事件没有发生民工生命危险,事件处理得还还算让人满意,影响没有进一步扩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事件处理得让人满意,就不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我们**人要敢于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不足。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给大家提个醒。哪一天,我们每做一件事首先考虑到人民群众了,这个干部就成熟了。
来传话的人跟李翰林还说,当时,孟辉市长在常委会上说话的语气也不客气了。他对市委书记说,有一个概念我们要搞清楚,不能说我们重视了文化建设,就不是为社会做贡献,现在我们就是因为李翰林的那副字,才使得我们办成了机场筹建的大事,才稳住了台商来淮河投资机场建设的信心与决心。就是因为文化起到了作用。怎么说我们的领导干部整天吃喝玩乐呢!有些时候,我们的思想要放开阔一点,观念要更新,要与时俱进。
来传话的人说,市长这话一说,会场议论纷纷。都不是小孩子了,任何人稍作分析就清楚了。谁为淮河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大贡献。
李翰林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对于那个传话的人报以淡然一笑。
他想,这传话的人和他说这事,当然是在站李翰林和市长的角度,挑那些李翰林和孟辉市长听了都舒服的话说。如果,传话人是和市委书记张西征那边的人说这事,那就会是另一种说法了。
但是,李翰林却掌握了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市委书记的确是对他是有看法的,并且在市委这样的一个高级别的会议上批评了他。
这一般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的市委书记张西征是对他李翰林不满意,更何况是他李翰林呢!这个张西征,他是想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想挑出李翰林工作中的不足,挑不到了,就用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批评李翰林。
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是想通过这段话向别人传递一个信息,在他眼里,他李翰林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干部。
为什么在这关键的时候这么做?
显而易见,他在向别人传递一种态度,让李翰林当副市长候选人,他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也正是市长孟辉为什么毫不客气地站出来反唇相讥的主要原因。
李翰林很为孟辉市长的挺身而出而感动,当真是老同学就是感情不一样啊,要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市长犯不着这样针尖对枣刺的跟一把手针锋相对,而且还是在常委会上面对常委们,丝毫不顾及自己的颜面。李翰林也很为孟辉市长关心他爱护他而感激。
但是,他已意识到,这场竞争的主动权正渐渐消失。
毕竟,市长孟辉只是二把手,大家更看重一把手的态度。
李翰林整整一下午都很认真地在做分析,在对自己进一阶段的工作作反思,市委书记为什么对自己持反对意见呢?他觉得一切原因都不存在。其实,市委书记张西征一旦对他这个人产生看法,就会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很差的定式,那么即使自己工作多的再怎么完美,再怎么出身,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要一把手对他一直持反对意见。不管他有没有出现那次跳楼事件,其结果都是一样。
一直以来,李翰林对自己都充满信心,而这种自信只是一种盲目乐观,或者说,以前,市委书记张西征还没出招,他是这里的最高首脑,是权力的最高巅峰,所以他认为没必要太早出招。太早出招了很容易产生被动,也很容易暴漏自己的肤浅,那应是一些嘴上没毛的年轻干部所犯的低级错误。所以在一个很恰当的时候,一把手出招了,那就是意味着已经想淮河市的官场表明一种态度,他对李翰林这个人印象很不好。这样一来人们都会在乎一把手对一个人的态度。就会跟着去孤立这么一个人。
于是,在这一次的常委会之前,他李翰林,包括们淮河市长都充满了信心。现在,市委书记认为时间到了,该出招了,于是,就有了这段不合逻辑的说话。正是这种不合逻辑,才激发了市长孟辉的毫不客气,才越发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一场交锋,可以说已经宣布孟辉市长掉进了陷井,被对手利用了,可见市委书记张西征的功力。
还有第二场交锋吗?
第二个场交锋又将会怎么样?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翰林接到了副市长刘亚光的电话,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