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见财起意(1/2)
第二十四章见财起意
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憨厚的小队长不但会说“鸡鸣狗盗”这样有点难度的成语,其实还是个很有心思的家伙,其实就是想要钱而已。这不,锦衣卫给的黄金刚入手,他态度马上就变了,哈哈大笑着,非常豪爽地拍拍锦衣卫瘦小但还算结实的身板,笑道:“恩,你们一看就是大好人嘛,本队长也是例行公事,兄弟不要怪罪。”
好家伙,金子的魔力在这中年大汉的身上体现地最是完美。这不,称呼立马直接由“鸡鸣狗盗”之人上升到“兄弟”的级别了。
锦衣卫连忙受宠若惊也似地连道不敢。
又攀谈几句,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却也不假。二两黄金入手的小队长,态度非常和气地与锦衣卫聊了好些时候,直到黎明时分,得回去交差换班了才“依依惜别”。
那小队士兵离开后,一行人继续前行。路上,那名锦衣卫把所得到的情报翻译出来,凌文武听得心中暗暗震撼,沉重地想到:两位先生的猜测果然不假。
原来,皇太极这次出兵攻打蒙古大汗林丹汗,除后金的军队之外,还有那些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也一同参战。刚才那一队士兵根本就不是满洲兵,而是投靠了皇太极的一个蒙古部落的士兵。
1626年8月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登基即位。此时的后金对蒙古已由过去的消极防守改为主动出击。对皇太极来说,在南下入关之前,必须先解决蒙古这个后背隐患,以避免重蹈金朝的覆辙。
为消弱林丹汗的势力,皇太极对蒙古各部采取联姻、劝诱、征讨等一系列软硬兼施的策略,以蚕食瓦解林丹汗所控制的各蒙古部落,而皇太极本人也于1625年娶了科尔沁部寨桑之次女布木布泰(即清朝孝庄文皇后)为妻。
在萨尔浒战役之后,内喀尔喀等五部就已经背着林丹汗与后金单独媾和。1624年科尔沁的好儿趁部又归顺后金,林丹汗率军征讨,好儿趁向后金求援并与后金军联手对付林丹汗,迫使林丹汗退却,大丢威信与颜面。
这林丹汗当个蒙古大汗也是真够晕菜的,在皇太极的精心引诱下,一步步进入圈套,为急于统一蒙古而对其他各部动辄以武力相逼。使得短短的三年期间,察哈尔部外围的那些部落纷纷弃林丹汗而投往后金。
皇太极在设计瓦解其统辖各部的策略得手之后,曾试图以那些归降的蒙古旧部劝说他归降。好在这林丹汗毕竟也是一代蒙古大汗,当即断然拒绝了皇太极的劝降。
凌文武在心中暗哂,林丹汗这个蒙古大汗,怕是除了不归降的“英雄气概”,脑子却是太过那个啥了。当然,能做大汗的人物,究竟是怎么样的,还得见了本人,再能得出自己的主观结论。
把黄金纳入怀中,小队长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要知道生活在蒙古草上的族人历来就是以游牧为生,经济相对落后中原很多。除了草原上那高高在上的成吉思汗大帝,能够如高翔在蓝天的雄鹰一样,俯瞰整个天下,之后蒙古人也很是富贵了几百年。
但是自从被可恶的汉人给赶回了大草原之后,生活又回到以前的清苦。可别小看了这区区二两黄金,那可是能够在广宁镇与汉人,买很大一部分蒙古人所缺少的盐巴、铁锅等实用性的生活用品的了。
小队长越想越是高兴,没想到值班站岗无聊了,出村来透透气,居然就能有这么好的运气。真希望明天也能够再来一次,那样就最好不过了。
骑马在小队长身旁的一名青年蒙古士兵,脸色有一些凝重,想了想,终于下定决心,在小队长耳边小声提醒道:“叔叔,哈桑感觉刚才的那队人很有可疑,不像是蒙古人,倒像是汉人!”
小队长侧过头去看一眼哈桑,哈哈大笑道:“是汉人又怎么样?哈腾套海坞村里本来就有一部分汉人嘛!都在这里驻守大半个月了,哈桑,你难道连这个都不知道吗?这可不行的啊!”说着小队长又笑了起来,其他士兵也善意地起哄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