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负气离去(1/2)
第十七章负气离去
三月二十日,已经十五岁左右的吴三桂来到京城,听从父亲的指示,带着大批钱银,四处结交京城中的名公巨卿及文人雅士。这个吴三桂是武举出身,乃是锦州总兵吴襄的儿子,现在是其父手下一名百人将。
这吴三桂国字脸,浓眉大眼,生得牛高马壮,武艺高强,在吴襄一次身陷重围之时,还是小小年纪的他仅仅带了二十余名家丁就把吴襄给救了出来,孝勇之举遍传天下,甚至还有“勇冠三军,孝闻无边”的美誉。
由于此时的吴三桂还是个默默无闻之辈,加上年岁也不大,十五六岁的样子,即使是他的父亲锦州总兵吴襄还不过只是个边疆小将而已,因此也没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及至半个月后,吴三桂离开皇城,老田都没有得到一点儿消息。否则这个后世赫赫有名的因爱美人而害天下,因私欲又再反满清的混球,老田怎么会把他放过?
这不知道是已经被老田牢牢控制在手中的东厂和锦衣卫的百密一疏,还是老田的大意,本来就诸事缠身的他,哪里会想到先秘密吩咐下去:见到吴三桂立马不问缘由地当场格杀!这一个小小的不能算是失误的失误,为老田的以后留下了不大不小的头疼,当然,现在说它还为时尚早。
四月初,魏忠贤自尽的消息传来,并给老田留了一封信,信上只留下十数字:魏忠贤伏法,请皇上善待梅儿。看到这封信,老田心里并没有多少的欣喜,虽然是如释重负了,但也难免有点替魏忠贤感到惋惜。
要是这魏忠贤能尽心尽力地为国为民,本来就已经风雨飘摇了的大明王朝哪里又会如此雪上加霜了。魏忠贤一个穷困潦倒的赌徒,自宫入宫来,一直爬上权倾天下的太监极顶,虽然有木工皇帝以前的宠信抬爱,但他自己又岂会没有本事、只会溜须拍马?可惜了一个人才了,心术不正,终究不得好死。
最让老田头疼的还是魏雪梅,但是这封信,老田说什么也不能把它交给每天都见面的魏雪梅。无论魏忠贤怎么十恶不赦,但他在魏雪梅的心中就是最疼爱她的叔公,这从老田经常在她口中听到“叔公”俩字,就可以略见一斑。
每次魏雪梅狐疑地问起叔公去哪儿了,怎么这么久都不来看她的。老田张焉总是不忍心告诉她实情,只能撒个善意的谎言,说魏忠贤带了老田的命令,出宫办事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的。
正在老田愁眉不展的时候,两天之后,魏忠贤的侄子也就是魏雪梅的父亲肃宁伯魏良卿,也在得知叔叔魏忠贤自杀身亡后,匆匆留了两封书信后在肃宁伯府上吊自尽了。一封与女儿魏雪梅,谈到自己与叔叔罪有应得,让女儿勿要怀恨皇上,好好活下下去;一封与老田,也如魏忠贤一般:魏良卿伏法,请皇上善待罪臣之女。
拿着主管锦衣卫的小李子交给自己的这两封信,老田感觉头都大了,小姑娘的父亲都死了,纸包不住火,再也瞒不下去了,只得把其中一封写给魏雪梅的信交给她。
“什么?”魏雪梅看完信后,惊地目瞪口呆。随后马上醒悟过来,以为老田这是在故意捉弄自己的。扑上去又打又骂,怒视着老田道:“陛下,你又过分地来捉弄本姑娘!”有张焉在,魏雪梅还是比较懂规矩的。
老田苦笑一下,难得地对她柔声道:“你看看那封信上的笔记,是不是你父亲肃宁伯的亲笔?”
魏雪梅闻言,觉得有理,父亲的笔记,自己再熟悉不过,把书信重又打开,一字字地看了起来。本来就是魏良卿亲笔书写的,哪里还有假来。魏雪梅捧着书信的小手都颤抖起来,看完,稍顿,忽又嘶啦哗啦地把信猛地给撕了个粉碎,尖叫道:“这不是真的,不,这不是真的!”
又看到老田旁边的张焉,猛地一把把她拉住,急道:“皇后姐姐,您是不会欺负梅儿的,您告诉梅儿,这是陛下在逗人家,他在故意捉弄人家,是不是,是不是嘛!”说着,又撒娇似的摇晃着张焉的手。
张焉没有回答这个淘气但讨人喜欢的小姑娘,用无声地沉默告诉她,这一切都是真的。
老田想到反正都瞒不过去了,就索性把魏忠贤已死以及这叔侄俩留给自己的信中内容都告诉了魏雪梅。在老田想来,当善意的谎言已经继续不下去的时候,不如全都撂出来,来个长痛不如短痛来的好。
家逢如此巨变,让打小娇生贵养、一直在蜜罐中长大的魏雪梅哪里接受得过来,呆了片刻,本来红润的小脸已经变得惨白。颤声问道:“这…这都是真的?你…你们不是逗我的?”
老田与张焉相视一眼,无奈地点了点头。虽然出于魏雪梅的出发点,魏忠贤是个大大的好人,至少不应该死;但是出于朝政以及良心来说,魏忠贤早已经十恶不赦了,包括魏良卿都是恶贯满盈了。真是难啊,毕竟善恶之间就没有定论,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去看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其结果却截然不同。
“你!”魏雪梅呆了呆,伸出手来,指着老田怒道,忽然又想到左手拉着的张焉,又把她推开,指着她:“还有你!你们这两个骗子,坏蛋!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