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颁奖前的那一夜(2/2)
黄宣则第一时间看向于洛,听到这个消息恐怕最先失落的就是导演。
于洛并没有表现的很沮丧,只是勉强的笑了笑:“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李洋拍了拍于洛的肩膀,告诉他奖项一定是有的,否则电影节那边不会千方百计的想让咱们出现在颁奖典礼上。至于影迷交流会,她会尽最大努力跟官方商量,看看能不能颁奖典礼之后的环节再做一场,毕竟官方也有出于影迷的要求,向《再见金华站》剧组发出邀请的。
他比李洋更清楚这个竞赛单元的情况,它起初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香港青年电影人的制作水平而设立的,想要在人家本土虎口拔牙难之又难,所以这次他压根就没想着冲拿奖去,比起奖项他更感兴趣的是hkiff的各种活动展映。
颁奖典礼要去,但其他的环节他也想参加,比如刚刚过世不到一年的台湾电影大师杨德昌的回顾展。
二十四号,李洋临时跟齐老师出去有事,于洛和黄宣带着杭溪在集南好好的玩了一天。
二十五号那天下午,三个学生的加急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出来了。
晚上李洋带着于洛三人飞了香港。
飞机落地之前,李洋给了每人一副口罩。神色慌张的下了机,取了行李在电影节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上了专车前往官方指定的酒店入住。
途中还真有消息灵通的媒体记者穿着便装在机场大厅围追堵截。
《再见金华站》,从电影节一开幕,就只见其作,不见其人。
其他的短片团队都已经做了影迷交流会和媒体专访,只有这部影片的剧组迟迟没有现身。
而且在加场的放映当中已经不止一次被影迷发现有知名影人的身影。
影迷的好评如潮加上专业电影人的垂青,让本来就颇具神秘感的这支大陆学生团队又增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面纱。
千呼万唤,颁奖礼前夜《再见金华站》剧组终于现身香港国际机场,眼下还有什么比这条消息更劲爆的!
酒店的人有专门的招侍看守,必须要有电影节的工作证件才允许进入。核对了剧组信息,戴上了hkiff特制的剧组证件,于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休息房间。
广受追捧和加场放映对于一部要冲击大奖的影片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自己拍摄的影片也不具备拿大奖的主题和深度。
不远处就是本届香港国际影展的主会场,透过窗户,于洛望着远方看的有些出神。
与于洛保持同样姿势,望着主会场的还有另外一人,他也在想事情,如果于洛有读心术的话,会发现两人的难题都在同一个人身上。
“老师,大陆的那个学生剧组到了。”一个胖胖的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子仰在沙发上对着正朝着灯火辉煌的香港文化中心远眺的两鬓斑白的中年人提醒道。
“知道了。”中年男子沉声回道。
又过了一会,他转回身来,走到办公桌前,打开精致的盒子从里面抽出一根粗厚的雪茄点上,语重心长的叹道:“虽说鲜浪潮是我一手创办的,但总归还是要给电影节几分面子的,大奖不能给大陆人,学生组的奖项倒是可以给他一个,这事我跟彼得再谈一谈,我看演艺学院那个学生的片子蛮不错的,就让他拿大奖。另外大陆的那个学生,明天颁完奖,你跟他接触接触,如果是个好苗子,银河不会亏待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