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钰来历之谜(2/2)
“且慢还是办完公事再吃酒不迟。”李吉未动朗声笑道。童贯脸色一变公事?李吉是宫内的都知他出行多半是代表皇帝莫非……
李吉侧过身。从身后小太监手中接过一样东西。厅下众官见状以为出了什么变故全都拥了出来围满了院子。
“今日早枢密相公寿诞陛下特御笔亲书赐下墨宝为老大人祝寿!”李吉说罢将那副卷轴展开只见“柱国之臣”四个大字龙飞凤舞。虽与先帝字体相似却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逊色许多。
众官一见纷纷向童贯道喜天子亲赐墨宝为他祝寿这是何等的尊宠!
童贯这才放下心来跪拜于地口称谢主隆恩接过墨宝再三道谢。李吉笑道:“老大人劳苦功高于国家社稷建树颇多满朝文武也只有您才能当得起这四个字啊!”众官闻言纷纷附和童贯喜气洋洋一扫先前的沉闷气氛。
“公公这圣上墨宝是小王……”李吉身后一名小太监见他绝口不提这副天子墨宝是王钰专门向圣上求来给童贯祝寿地出言提醒道。
李吉突然扭头狠狠盯了那小太监一眼后者一见低头垂目再不敢多言。童贯将李吉请入厅中让他坐了上十分客气。他与李吉一样同是宦官出身所以惺惺相惜。
天子赐来墨宝祝寿给童贯的寿宴增添了几分喜庆不似先前那般沉闷。众人把酒言欢一醉方休。宴席之后众官拜别童贯也不挽留遣管家送出门外。
李吉却不急于回宫复旨仍旧滞留童府。童贯见他不肯走想必还有事情于是请他到书房一叙。
分宾主坐定下人奉上茶水童贯摒退奴仆端起茶杯笑道:“这茶是金环巷有名的雪罗茶醒酒最好不过公公请。”
李吉喝得满脸通红意犹未尽抿了一口茶笑道:“枢密相公今年寿诞怎地不如往年热闹?”这倒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过童贯并未生气淡然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老夫风烛残年往日奔走我门下地故旧多投奔他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嘛奈何不得奈何不得哈哈。”
李吉却是笑不出来侧头瞄了他一眼话里有话的说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想老大人当年何等威风总领陕西六路大军击破横山造成西夏如今强弩之末的态势。若依着老奴的看法封个王也不为过呵呵却不想倒是丞相先封了王。”
童贯心中明白他所指何意但却放下茶杯平静的说道:“这个嘛都是自己家人圣上恩宠加之王钰如在我身又何必分彼此。”
李吉见三番四次出言挑拨童贯却是不附和一时无策只能轻轻的荡着茶末不再言语。你道李吉挑
与王钰翁婿关系是出于何种目的?这个童贯最清言去年年末王钰突然得势李吉是居功至伟。从那时起朝中流言从未断过或说先帝临终托付或说王钰武力逼宫。虽然具体情况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可以想见地是去年年末时一定在宫里生过什么大事而李吉就是那个关键人物。
按说他既然为王钰立了功就应该加官进爵得到封赏才是。却为何仍旧任内侍省都知一职不见升迁?想必李吉就是因为此事而对王钰心生不满。
其实王钰倒不是那过河拆桥的人。只因为这个李吉他是个宦官。而王钰又有心改变宦官专权地局面想等到童贯过世后便定下铁律宦官不得干政不得出任外臣不得管军。所以。也就不得不委屈李吉了。
可王钰对李吉可是不薄他老家有两个侄子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也不知道是个一字王钰愣是把他们两个弄成了七品候补吃着朝廷的俸禄。按说李吉应该知足了。可他却托人给王钰带信想让他两个侄子递补上去。要讨个实缺。可这连字都不认识的人能作官么?王钰没有答应李吉从此心生不满。
“哎公公听说这如今宫里面都是王欢王公公主事这怎么回事?老夫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先帝还在时你就是都知。总管宫廷供奉如今怎么……”童贯见李吉半天不说话故意拿话去激他。
李吉何尝不知道他地用意重重放下茶杯哼道:“老奴也是没办法您知道么?王欢按辈分是丞相的侄子同宗同族自家人用着顺手。”
“恐怕也是用着放心吧?”童贯适时地补上了一句。
李吉被他说中痛处。一时无言相对渭然长叹道:“丞相得势。凡幽云系出身的文武官员都大肆提拔就连李纲尚同良孟昭这等不相干的人也加官进爵封候拜相。倒是我们给撂在一边不闻不问叫人好生寒心哪。”
“公公慎言你这可是在说当朝丞相的不是。”童贯轻咳一声“好意”提醒道。
不料李吉听到这话反倒不悦愤然哼道:“丞相!若不是当初老奴……”
“当初?当初什么?”童贯紧追不放。不光是他想必满朝文武都想知道去年年末在宫里到底生了什么事情。
李吉虽然多喝了几杯倒还不至于糊涂那件事情干系太大一旦走漏不知道要砍多少人头。用力拍了拍脑袋苦笑道:“失态了失态了贪杯误事啊……”语至此处站起身来摇摇晃晃的冲童贯作了一个揖:“相老奴还有事在身就不打扰了告辞。”
童贯也不挽留笑道:“好有心了慢走。”
李吉刚一走童贯立马吩咐道:“去把童忠叫回来!”童忠也就是武州郡王府的大总管王忠。
话说这李吉摇摇晃晃出了童府小太监们接住他本该回宫。但李吉多喝了几杯此时酒劲上来推开扶着他的太监嘟哝道:“别别拉我我有事你们你们回去……”
几个小太监见他脚步不稳本想上去搀扶但转念想到李公公向来外知是不许别人跟着的只能作罢。李吉就在街上叫过一顶轿子抬着他投京城西北角而去。一路上越想越觉得这心里不痛快。
他王钰得意什么?当初在太上皇寝宫如果不是自己临阵倒戈他早就完蛋了哪有今天这权倾天下地威风?没想到现在卸磨杀驴王欢那个小东西以前在自己面前孙子一样现在反倒骑在我头上了去他娘地!
“老爷到了。”轿夫在外面叫道李吉晃晃悠悠的下了轿子这是一处私宅看模样倒挺气派青砖大瓦三进三出。抬脚就往里走却那轿夫一把拉住。
“老爷您还给钱呢。”轿夫赔笑道。
“钱?哦钱……”李吉这会酒劲上涌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伸手在怀里袖里掏了个遍也没掏出半个子来。
“今儿老爷身上没带下回吧!”李吉醉熏熏的哼道。以前他得势的时候多少大臣权贵赶着给他送银子可现在一旦倒霉油水没了每月就靠那个俸禄过活。
轿夫都是贫苦人家靠力气吃饭哪能賖欠再三抱歉把好话说尽。可李吉本来就在气头上。又听他一阵聒噪顿时不耐烦伸手就是一个耳光。
“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知道我是谁么?王钰当初在我跟前还得赔着笑脸巴结奉承!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轿夫挨了他一个耳光捂着脸气愤的喝道:“这个醉鬼满口胡话!小王相爷那是大贵人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地样子不三不四尽想天鹅屁吃!”这轿夫痛快痛快嘴也就罢了。却是闯下了大祸。
李吉跋扈惯了现在又吃醉了酒乱了心性一听他这顿骂顿时火冒三丈扭住那轿夫就在街上劈头盖脑的打将起来。他们一打不要紧惹得过路的旁人也停了下来瞧热闹。不多时。这条巷子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哟不得了官军来了!”人群中有人大叫一声。
众人回望去只见巷头奔来一队官军各挎长刀。呼呼喝喝。百姓们纷纷让道那伙官军约有数十人。为一个年约三十上下豹头环眼威风凛凛全副铠甲腰挎钢刀。不是别人正是南府天勇军管营岳飞。今天轮到他当值巡城刚走到此处。便听见人群喧闹原来是有人在打架。
“住手!天子脚下竟然于闹市斗殴都抓起来!”岳飞一见大声喝道。
见来了官军轿夫们暗暗叫苦看来今天轿钱没讨到怕是还要挨板子。那李吉也停了手歪着脑袋打量着岳飞又看看他身后的士卒。肩膀一耸冷笑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南府军
怎么着?这开封府的人不管你们卫戍衙门倒来管这捉猫耗子跑出来哼哼。”
也活该这李吉倒霉岳飞根本不认识他见他出言无状心中恼怒把手一挥:“抓起来!”
两名士卒拥上前去一左一右将李吉反剪双手。这李吉何时受过这等气奋力挣扎道:“好狗才!瞎了你们地狗眼!我是宫里的人你敢抓我小心王钰砍你地狗头!”
这时人群里有人递话给岳飞:“管营相公这个人你惹不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因岳飞常在这一片巡视好打个抱不平这方百姓都敬重他。
“惹不起?哼国家自有法度哪怕是天皇老子犯了王法我照样抓人!那几个汉子你们为什么打架?”岳飞本是个正直的人眼睛里不揉沙子。对京城里这些为非作歹的权贵本就看不顺眼百姓的好意提醒无异于火上浇油。
轿夫们一听赶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旁边的百姓也有人帮他们作证。岳飞听完后当即说道:“既然如此只把这人抓走!”
“管营相公真抓不得。他不知道他是谁么?这是宫里地李公公内侍省的都知。这里是他的私宅他在宫外娶了三房小老婆呢。你要是抓了他只怕小王相爷也饶不过你。”好心地百姓怕岳飞闯祸善意提醒道。太监娶老婆?还娶三个?天下有这等奇闻?
众目睽睽之下自己岂能徇私枉法?莫说是一个宦官就是王爷本人只要犯了法度自己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岳飞不为所动当即命人锁了李吉要交到开封府衙门去。
这人呐太刚直不阿太过刻板有时候未必就是好事。如果岳飞此时放李吉一马在老百姓眼里也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偏偏他就是一个直性子正因为如此给王钰惹下一场大祸来。
李吉被抓的消息不胫而走半天之内传遍京城。百姓们拍手称快的同时也不禁替那位秉公执法地管营大人担忧起来。得罪了权贵只怕没有好下场吧?自古言道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噗!”王钰正在耶律南仙床上躺着舒舒服服的享受着推拿捏骨还一边喝着茶香。听到李吉被岳飞逮捕的消息一口茶喷出来呛得连连咳嗽。
“什么?岳飞他他把李吉给抓了?”王钰一个翻身从床上爬了起来。
“是啊王爷红秀亲眼所见。李公公脖子上套着链子前面还有一个士兵牵着直接拖到开封府衙门去了。开封府尹吓得脸都白了愣是不敢接这案子。岳管营现在还在衙门口僵持着呢。”红秀说道。
王钰意识事情的严重性那件事情除了自己吴用林冲三人外就只有李吉一个人知道。现在自己的人抓了他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这事儿我不方便出面派人去卫戍衙门通知吴用让他出面调解一下。事情只要不是太严重能遮过去就遮过去千万不要闹大了。”略一思索王钰当机立断。
“王爷这李吉若非犯了王法岳飞又何必抓他?人家这是秉公执法你又何必去插一脚。”那天赵寝宫生的事情王钰谁也没有说知道地人除了他们四个全去了阴曹地府。耶律南仙自然也不知情再加上李吉三番五次对王钰提这提那让她很反感。
王钰没有理会她的话催促赶紧派人去处理。耶律南仙见他对一个宦官如此顾忌心中生疑遂问道:“王爷这个李吉……”
王钰走到桌边坐下沉思良久忽然叹道:“南仙你是个聪明人我也不瞒你。去年年末太上皇不是召我进宫么?其实在我进宫之前太上皇就已经驾崩他临死之前留下遗诏就三个字杀王钰。圣上以太上皇地名义召我进宫在宫外埋伏两百内卫禁军要取我性命。统率这两百禁军的人就是李吉。”
说到这个份上耶律南仙已经能猜出后面所生的事情了。
“李吉临阵倒戈没有对王爷下手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点了点头王钰脸色阴沉。可耶律南仙反倒纳闷了他一个宦官既然知道内情当时就该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怎么王钰还把他留到现在?这可不是王钰的行事风格。
“王爷你不会是感恩在心不忍杀他吧?”耶律南仙试探着问道。
“感恩?哼当时若非我已经把军队集结到了御街之前李吉又怎么会临阵倒戈?他不过是识时务而已。”王钰冷笑道。
那就奇怪了既然如此就应该杀了他免除后患为什么王钰在李吉留在现在呢?这个问题其实出在已经毙命的柴进堂身上。柴进堂临死之前曾经说过王钰的来历之谜不只他一个人知道。
这一年来王钰都在想究竟还有谁知道这个秘密。本来他以为是蔡京可如果是那老头子的话他早就在赵构僭越称帝的时候公告天下了。最后王钰将目标锁定在了李吉身上。他是先帝地心腹赵留下他给赵桓保驾他一个太监如果没有什么把柄赵岂会如此器重于他?
正因为如此王钰才没有对李吉下手。因为他不确定李吉是否知道即使确定又是否只有李吉一人知道?这个问题困扰了王钰很久不过现在倒是个机会或许可以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