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战群儒(1/2)
历时四月以王钰为的大宋使团终于到达辽国都城西京(今北京)也就是幽州。此时辽国处于耶律延禧的统治之下。大宋使团到达西京后按礼仪本该由辽国朝廷派出官员迎接也不知辽人是故意怠慢还是其他原因仅仅来了一个知府招呼王钰他们在驿馆住下。这种无礼的举动让副使韩毅大为恼火王钰却是不太在意准备与辽人谈判。
一连住了十余天不见辽帝接见直到了第十五日才从辽宫中传出消息命大宋使节进宫。王钰带着韩毅与红秀在辽国官员的陪同下入辽宫面见耶律延禧。
辽人制度全盘学习汉人无论官制政体都与宋朝无异。就连皇宫的建筑也是中原风格。进了宫门由宦官领路一路前行到一座大殿前停下。仰头一望延庆殿。
王钰本以为辽国皇帝就在这殿中可进去一看殿中数十人席地而坐都是身着朝服眼高于顶之辈。
“宋使稍候皇帝此时无暇召见在座的都是南人官吏宋使可与诸位大臣一叙乡情。”领路的宦官在旁说道。南人?那就是说在这里坐着的原来都是汉人却跑来辽国作官?狗汉奸!
殿中左右两列汉族官员席地而坐只有殿门处有一副座头看来是留给王钰的。
“王大人看这样子是效仿汉时诸葛孔明舌战群儒。”身后的红秀低声提醒道。王钰没有作声径直提起自己座头上的垫子向殿上走去。辽官尽皆失色这位宋使要干什么?
王钰刚坐定就听一人说道:“中原向来号称礼仪之邦不知宋使为何这般无礼?”
“我是大国使臣你们故意将座头设在末座这是对我国家的不敬既是你们无礼在先怎么又来怪我?用句俗话你们这叫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哦我倒忘了诸位大人本来就已经背井离乡以前在大宋学的那套儒家的‘礼义廉耻’恐怕早就忘了。”王钰此话一出满座皆惊。更有不少人面有愧色宋使此言是暗指我等不知廉耻卖国求荣。
此时众官中走出一人气宇轩昂儒雅不凡只是没有胡须皮肤白皙。他倒是挺懂礼貌上前一揖拜道:“宋使巧舌如簧必是智谋之士没请教尊姓大名现居何职?哪一科的进士?”
人敬我一尺我敬一丈王钰还了礼朗声答道:“本官姓王名钰现任太常少卿蒙皇恩未升舍而授官没请教这位大人……”
那人尚未答话已有人叫道:“这位许大人以前是在宋帝皇宫之中当差熟知宫廷之事才学兼备素为我大皇帝倚重。”原来是个太监。
那位许大人微微一笑和颜悦色的说道:“大人既被破格提升想必满腹经纶。宋人素好诗词歌赋对联文章。我有一上联还请宋使不吝赐教。”
王钰暗呼不好对联这个东西自己只有在过年的时间才看过他现在拿来考我如果是什么“天增岁月娘夭寿春满乾坤爹满门”自己恐怕还勉强对得上因为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到处都是这几句。如果难一点恐怕今天自己丢脸不要紧还得给国家丢人现眼啊。
“宋使听好我这上联是小少卿穿冬衣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那许大人说出此联洋洋得意因北方寒冷王钰穿的是官员冬季朝服但手里还是持着一把折扇这本是大宋文官平常的装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