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功败垂成 第五章 北伐(1/2)
这年十二月赵匡胤任命宋军大将张俊为北伐大元帅统兵五万讨伐北汉。
出征前张俊问赵匡胤道:“皇上微臣应该先攻打何处?”
赵匡胤回答了四个字:“直攻太原!”
太原是北汉国的都看来赵匡胤已认定北汉内讧、无力抗拒宋军所以就想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一蹴而攻下太原。
赵匡胤这般对张俊言道:“爱卿攻下太原之后朕亲率满朝文武到城外迎接爱卿凯旋归来!”
张俊自从知道有北汉刘继业这样的名将后说话比较谨慎没敢在皇上的面前吹大话只是恭恭敬敬地对赵匡胤道:“臣一定尽心尽力为皇上效忠!”
赵匡胤又嘱咐张俊道:“爱卿此次北伐当战决!如果耗时过长恐有麻烦啊!”
张俊听出来了虽然皇上认为北汉内讧不堪一击但终究也在担心辽人会来相救。所以张俊就向赵匡胤保证道:“臣决不会浪费一天的时间!”
张俊带着赵匡胤莫大的希望率军北上了。这五万宋军不仅有一万骑兵。更有数百名能征惯战的战将的确堪称是一支精锐之师。
北上期间张俊突然想出一条妙计他急忙召集李继勋等数十名重要将领来到营帐之内言道:“皇上命我等战决可据探子回报前方柏团谷一带现了数万北汉军领军的两位北汉大将叫刘继业、马峰。虽然我们是大宋精锐部队但不宜跟他们硬拼这样不仅损失大而且耗时过长恐延误了战机。”
林伦平问道:“那大帅有何计策?”
张俊沉思了一会道:“这几天我仔细研究了地图”他说着把战略地图展了开来手指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大家请看这柏团谷的西北方向有座城池叫祁县正好夹在汾河和昌源河之间因为有天险可守这一带北汉驻兵较弱我军正好奇袭祁县。”
“可是大帅我们要进攻祁县中间隔着汾河兵书有云:渡河时刻是军队士气、战斗力最弱的时候万一我军在渡到一半时北面杀出伏兵我们岂不是要全军覆没?”李继勋不无忧虑地道。
“是啊大帅这样做太危险了。”林伦平道。
张俊微笑着道:“我们可以兵分两路迷惑敌人的注意力。听着我带领一万骑兵在夜里行军悄悄渡过汾河而你们率四万步兵大张旗鼓地朝柏团谷进让敌人误以为我军的意图是攻占柏团谷。待我攻下祁县后就可以两面夹击柏团谷了。”
“一切听从大帅指示!”众将领齐声道。
帐外忽然有一名士兵来报:“禀元帅镇抚使潘帅大人在外求见。”
“传他进来!”
一位相貌斯文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众将领都仔细打量着他。
“末将潘帅参见元帅!”书生的儒雅气息中又带着几分军人的英气勃勃。
张俊微微笑道:“潘将军不必多礼潘将军你历年镇守边关想必对北汉的实力相当了解请你说说北汉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禀元帅北汉驻守在边关的兵力约有二、三万至于中心地带有多少兵力那末将就不得而知了。”
张俊又问道:“潘将军我大宋的边防军约有多少兵力?”
“二万一千八百三十二人。”
数字的精确足以证明潘帅对边防事务处理得相当不错。
潘帅从进营帐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低着头不敢与元帅正视显得相当谨慎。张俊不由得哈哈笑道:“潘将军不必如此拘谨大家都是兄弟。家父潘美大人与本帅交情还不浅呢。”张俊暗暗想着:“是交情不浅那是仇恨的交情!”
潘帅这才抬头看了看张俊不禁怔了一下没想到北伐统帅竟是如此的年轻跟自己年纪相当想想自己却还只是个小小的驻边镇抚使不禁自惭形秽。
张俊又把刚才的战略向潘帅说了一遍他不自觉地露出敬佩的眼光看着张俊:“元帅如此兵行险着汉军定然想不到我军会如此大胆元帅的胆略真让末将佩服。”
张俊笑道:“我这招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潘将军那就有劳你去准备渡河的船只了。”
“末将领命!”
一万宋军骑兵就在那天夜里率先出了张俊早早的就坐上船只在渡口等待全军安全上船黄龙、雷铜等牵着马匹懒洋洋地走了过来雷铜埋怨道:“大哥为什么我们骑兵要在深夜行军啊那些步兵都还在营地里休息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