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虚虚实实(2/2)
将令不断出,众人见应龙不在,且又是周仓随李文干这巡营巡城之事,皆轰然大笑,猜得一二,都大张旗鼓忙去了。
樊城之内,百姓惊惶,多年未经战争,霎时间感觉战火逼近,满城沸沸扬扬,已有些豪门筹谋着迁徙以避战祸。
曹仁、夏侯尚等人正在商议,探马飞报,言李文命人在襄水以南修筑烽火台,曹仁老脸微皱,不知李文葫芦里卖什么药,心下有些狐疑,缓缓说道:“李文先是故作姿态,后骤起刀兵,狡计袭占襄阳,今又摆出稳守姿态,究竟意欲何为?”
夏侯尚想起李文,仍愤恨不已,恨声道:“李文这厮狡诈不已,行事往往出人意表,须防诡计。”
偏将张氏兄弟对视一眼,说道:“兵法有云:虚虚实实,我等料想李文此番动作,不会再用旧计,必是刘备新丧,为防两线吃紧,以攻为守,既已得手,便见好就收。”这张氏兄弟,一个名叫张天,字经纬,一个名叫张旭,字东升(备注:此二人乃我同学,借用其名字)。
夏侯尚点点头,“樊城乃坚城,纵然危急,援军亦旦夕可至,想那关羽当年围攻多时不能克,正是为此,李文如何敢再触霉头?”
曹仁沉吟半晌,谨慎道:“虽如此,仍不可不防,还是命人往报洛阳,请朝廷派援军相助,一保樊城不失,二则徐图进取,方为万全之策。”曹仁年迈,越地稳妥些。
转眼间十天过去了,襄水南岸动静依旧,烽火台逐渐成形,景山大营每日里热火朝天地训练,山地营、龙啸营等各营旗帜高高飘扬在景山大营内,曹军细作每天都往樊城禀报这边动静。
曹仁想想不放心,又命众人轮流引军,每日里巡哨江岸,斥候遍洒樊城周围数十里。
李文再次擂鼓聚将,“诸位,曹仁垂垂老矣,胆魄渐失,只是稳守,处处落于后手,如今时机已到,料其必为我所破。”
众人闻言又惊又喜,脸露兴奋,都有些按耐不住地等待下文。
“蒙奕听令,命你率五千兵驻守景山大营,每日动静依旧,只须骗过曹军细作五日,便算你之功。”
“周仓听令,命你每日引军巡哨江岸,压迫对岸,但见对岸有动静,即率万名精兵渡江攻城。”
“白亮听令,命你率山地营乘夜开拔,或绕道渡江,或化整为零,潜行到樊城以北,自有人与你接应。”
“廖化听令,命你镇守襄阳。”
众人应诺接令。
翌日晚,繁星点点,凉风习习,襄阳城外,千骑肃立,只有几下虫鸣,更显周围寂静。李文仰望北方,默想应龙也该有些动作了,回头望向诸军,轻声下令:以百骑为单位,分数路数个梯次开拔。
众骑随令而动,马蹄皆包布包棉,悄然无声没入黑夜,只有地面微有震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