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首战大捷(2/2)
长兄殒命,韩瑶救援不及,适时赶来,正和赵云之意,在赵云枪下撑不过两回合,就险象环生,此时,又是一将出阵,却是三子韩琼,见兄长遇险,忙纵马戟而来,夹攻赵云。
赵云丝毫无惧,枪法不乱,在中央力战二将,李文见赵云力勇,不露败象,也不着急出阵相助,而韩德四子韩琪,见二兄战赵云不下,也纵马抡刀而来,围住赵云,李文一惊,忙纵马而出,大笑道:“魏贼之将,只会以多欺少么?”
身后蜀兵皆大笑,齐声喊道:“魏贼无胆,只敢以多欺少!”
韩德大赧,西凉兵鸦雀无声,皆感羞愧,却见赵云怒道:“鹏飞回去,且看我杀敌!”忽一枪刺出,急之银枪在空中划出一身尖啸,正中韩琪咽喉,韩琪应声落马,刀戟袭来,赵云却拖枪便走,韩琼韩瑶大怒,纵马急追,韩琼按戟提弓急射,连射三箭,皆被赵云用枪拨落。
李文提枪在手,忽闻赵云之音,犹豫间不知救是不救,见赵云遇险,忙疾驰而出,却见赵云弃枪提弓,一箭射落韩琼,不禁大喜,勒马急停,知道赵云无虞矣。
韩瑶惊怒,见赵云弃枪不用,提刀急攻,却被赵云侧身让开宝刀,一把擒住韩瑶,疾驰回阵,丢于李文马下,大笑道:“无耻魏贼,视之为草芥也!”
李文赞道:“将军之勇,果然不让当年!”
赵云大笑,回马取枪,纵马于中央,大笑道:“常山赵子龙在此,谁敢来战?”
韩德所率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又惊又怒又悲,忙隐入军阵之中。
李文见敌军胆寒,战意全消,再见身后诸军战意昂然,举枪喝道:“杀!”
“杀!”赵云亦喝道,率先冲杀过去。
“杀!杀!杀!”蜀兵皆喝道,跟随赵云李文掩杀过去。只见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李文掩杀之机极好,魏兵胆寒,跟随赵云,枪挑四方,赵云急追魏兵主将韩德,韩德大惊,弃甲而逃,魏兵溃败。
兵败如山倒,赵云李文指挥手下军队杀散数万西凉兵,一路追出数里方回,待凤鸣山尘埃落定,见天色已晚,便扎营凤鸣山。
战大捷,两人皆感畅快淋漓,缚了韩瑶,差人解往后方报捷。诸葛亮接之大喜,赞道:“子龙勇武不让当年也!”遂遣使往成都报捷。
注:秦岭隔断了魏蜀,北伐之旅山高路远,其时汉中通往关陇之地之路有六条,其一为子午谷,为秦岭最东部的通道,山高路险;其二为骆谷为秦岭中部的通道,道路非常崎岖;其三为斜谷,为秦岭西部的通道,道路沿褒水、斜水河谷而建,部队行动困难;其四为散关,为绕过秦岭西入关中的主要道路,道路较平坦,约530公里;其五为武关,为绕过秦岭东入关中的通道,道路遥远,约600多公里;其六为祁山:为西线迂回线路,路程较远,但比较平坦,利于大量军队行动和补给运输;但是必须先到陇右再由陇右进入关中。
前三条道路虽近,皆崎岖难行,不利于行军,后两条道路皆有关隘,诸葛亮素来谨慎,选择的正是第六条祁山之路,方有孔明“六出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