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欲扬明 > 正文 第八十章 一波三折

正文 第八十章 一波三折(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世之古武圣皇 桓侯再生 中华仙魔录 苏联英雄 风流三国 莫问天 网游之死亡游戏 水浒修神 笑笑江湖 天马行空之萧峰后传

张居正听到皇上侃侃而谈,连皇子教育的诸多细节都考虑清楚了,情知圣意已决,便按照朱厚熜的意思,上呈了一道奏疏,奏请在宫中开设上书房。全文字朱厚熜便颁旨准行,并钦点由御前办公厅秘书兼南京国子监司业张居正任上书房总师傅。因他本兼各职的差事也很重要,不必日日入值,只需逢五、逢十到上书房考察各皇子课业。另在翰林院、国子监、京师大学堂等清要衙门选择若干品学兼优的年轻文臣任上书房师傅,轮流入值,讲授五经六艺及诸项经世致用之实学。师傅们与皇子们相见,仅以拱手为礼而不下跪,课间尚膳监送来点心,也要先请师傅们用过之后,皇子们才能用,以示尊师重教之道。

因为朱厚熜巧妙避开了“出阁讲学”这个事关国本的敏感话题,只说是要在宫中给自己的幼子们开办一所学堂,让年满六岁的皇子们入学堂蒙读书,这件事情提出之后,并没有引起诸多朝臣的猜疑。唯有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兼掌翰林院事徐阶对张居正兼任这所皇家学堂的山长一事提出了异议,认为他年纪尚轻,又没有进士科名,恐难当此大任,建议皇上另择年高德劭的文臣总掌其事。

徐阶与张居正的师生关系,朝野内外无人不知,他这么做,无非是向皇上和同僚表现自己公正无私而已。朱厚熜照例对徐阶的建议一笑置之,而朝中两大派系的头面人物内阁辅严嵩和资政夏言两人,固然想到了皇上可能是在为庄敬太子薨殒而未雨绸缪,却按照固有思维,认定庄敬太子之下还有年满十五岁的皇三子裕王朱载垕和年满十二岁的皇五子景王朱载墾,他日皇上若是另择储君,按照长幼之序,也该先从他们两位王爷之中选择。这两位王爷虽说还没有出宫就藩,却都确定了师傅蒙授讲,不必入皇家学堂就读,也就不会与张居正结下师生之谊,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劝说徐阶不必小题大做,更无需畏惧人言。

朱厚熜向来都是说干就干,立刻在乾清门内东侧辟出五间空房,办起了皇家学堂,正门高挂匾额,其上御笔亲书“上书房”三个大字。上书房的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由朱厚熜亲自审定,无一不是参考后世小学教育的模式,德智体美样样俱全,连课间操都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过来。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国朝如今并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朱厚熜便命吕芳在镇抚司遴选几名侍卫兼任教官,传授皇子们武术,至于跑跑跳跳、蹴球游水,就由宫中太监们负责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个小小的变通,却招致了不少御史言官的上疏抗谏。

原来,前朝有过先例,正是那位被史家称为“玩乐天子”的古今第一顽主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史载,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出生于辛亥年甲戌越丁酉日申时,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去读,恰好符合十二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次序,按照命书的说法,这在命理上被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之象;加之相貌非同一般,孩提之时便颇有帝王风范;又是明孝宗弘治皇帝的嫡出独子,深得父皇爱,五个月大就被册封为太子,明孝宗弘治皇帝为他取名“厚照”,意思是希望他以后能够成为一代贤明之君,照耀后世。朱厚照年满九岁即出阁讲学,天资异常聪慧前日讲授之书,次日便能掩卷背诵,且好学知礼,令当时的许多大臣都为之津津乐道。唯一的缺点是生性好动,贪玩骑射。明孝宗弘治皇帝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象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两位开国皇帝一样文武兼备的旷世圣君,就对他热衷于骑射游戏颇为纵容,以致日后登基即位之后,沉湎于玩乐而荒废朝政。以刘瑾为的“八虎”也就投其所好,以各种游戏引诱明武宗正德皇帝耽于嬉戏玩乐、**声色犬马,把外朝内廷搞得乌烟瘴气。因此,那些御史言官们听说皇上为龙子凤孙开设的上书房,居然要镇抚司的粗鲁军汉教授武术,还要太监们陪着跑跑跳跳、游水蹴球,岂能不愤然上疏抗谏?

朱厚熜对此十分生气:这些年里,我一直倡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在国立中小学校,乃至国子监、京师大学堂都开设了体育课,并被实践证明并不会耽误学习,反而有助于强身健体,怎么还这么多废话?才六岁大的孩子,你把他整天关在书斋里读书,能有好结果?也就不顾一直以来刻意维持的仁君风范,下旨切责了那些上疏抗谏的御史言官,还把为的两人罚俸三月予以惩戒,这才压服了朝臣之中的非议之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