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生可畏(2/2)
两人昔日各为其主,沙场交锋毫不留情,却又都是一代英豪,彼此惺惺相惜,亦不刺兵败被俘之后,俞大猷多次亲往探视,敦敦劝慰他顺应天命、归顺天朝,昔日死敌竟结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亦不刺见着来人是俞大猷,便抢先给他敬礼,随口问道:“志辅兄今日怎么有空来军校?”
俞大猷一边还礼,一边说道:“愚弟已受命调任朝鲜,今日来此,一是与军校协商选调军官将佐一事;二来也是向我兄辞行。”
亦不刺说:“我从邸报上看到了俞将军的任命,正想要去恭贺将军履新的。”
方才亦不刺匆匆结束课业,俞大猷能猜到他心中在担心些什么,看看左右无人,便压低了声音对他说:“好叫我兄知道,顺义王已集合土默特部十万兵马,于近日出兵豁尔豁纳黑川,讨伐扎答阑部。”
亦不刺身为黄埔军校教官,食大明三品武将俸禄,朝廷邸报也都要抄送给他。不过,俞大猷所透露的消息,却是来自九边的军情密报,只有朝廷重臣和统军大将才能看到,他这样身份特殊的客卿也就无从知晓。因此,听俞大猷这么说之后,他的身子猛地一震,眼中骤然闪出一丝神光,随即却又黯淡了下来,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痛苦之色。
原来,在亦不刺看来,自己身为鞑靼土默特部有数的几位“巴图鲁”之一、又是统军万夫长,若不是因为当年悍然举兵袭击大明天子圣驾,汗王倾师讨伐黄金家族的死敌扎答阑部,又怎能少得了他亦不刺?可是,他如今已是被长生天抛弃、被逐出草原的罪人,今生已经没有机会重归汗王的帐下、在白色鹰旗的指引下征讨厮杀——就算是大明皇帝开恩放他回去,翁吉亦惕部和巴鲁赤思部两部青壮勇士已经在两年前的那场血战之中损失殆尽,他又如何能为汗王一统草原的霸业效力?
想到翁吉亦惕部和巴鲁赤思部两部,亦不刺的心象是被狠狠地揪了一把一样,剧痛起来——两部青壮男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血洒草原,只留下那些老弱妇孺,即便不会被其他部族吞并,日子过得又该是何等的艰难
当年皇上巡幸草原,正是俞大猷率军护卫圣驾,对所有事情来龙去脉都了如指掌,自然能猜到亦不刺为何如此痛苦,便说道:“此前,顺义王已谨遵皇上圣谕,将我兄所掌的翁吉亦惕部和巴鲁赤思部两部迁到了岱海一带定居。皇上又密谕大同军,除非接到贵部邀请,各部巡逻、演习均不得接近岱海百里之内。”
亦不刺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岱海水草肥美,物产丰饶,又处于土默特部设在古丰州的老营与明朝大同重镇之间,有大明皇帝的庇护,也不必担心其他各部垂涎。此外,汗王将翁吉亦惕部和巴鲁赤思部两部迁到这里,无疑是担心明军趁土默特部与扎答阑部争斗之际进击草原,要让他们作为抵挡明军进攻的第一道屏障。而明朝皇帝的那道密旨,无疑是表明了明朝不会趁机侵袭土默特部的态度。看来,明朝皇帝的确是信守当初巡幸草原之时所做出的要带给草原永久和平的承诺;没有来自明朝的威胁,以汗王的雄才大略和土默特部十万精兵,黄金家族再度统一草原、恢复成吉思汗昔日荣光,已不再是梦想</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