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欲扬明 > 第三十一章 整军契机

第三十一章 整军契机(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世之古武圣皇 桓侯再生 中华仙魔录 苏联英雄 风流三国 莫问天 网游之死亡游戏 水浒修神 笑笑江湖 天马行空之萧峰后传

颂圣的话已经被严嵩抢着说了,李春芳只好换了个角度,说:“杀伐果敢,执法如山,戚继光有大将之才。皇上慧眼识英,乃大明社稷之幸,万民之福。”

朱厚熜还是面无表情地继续点名:“徐阁老怎么看。”

徐阶也只能再换个角度:“逆贼愚顽,竟妄图以方士邪术厌胜御制神炮,足见其辜恩背主,逆天行事,上苍已夺其魂魄,败亡覆灭顷刻即至。惟是中军炮营诸人竟也信此邪说,未免可惜可叹。臣以为应以广兴教育、开启民智为重,以圣人之道、先哲之言教而化之,导其向善之心,消其桀骜之志,如此则天下清平、盛世可期。”

朱厚熜微微地摇了摇头,三位阁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接着,又听到朱厚熜说:“你们说的都不错,却不是朕今日要与你们商议之事。”三人更加惶恐, 慌忙起身,一边说:“臣等颟顸愚钝……”一边就要跪下请罪。朱厚熜摆了摆手:“是朕这个題目出得不着边际,也怪不得你们。你们可曾看到吕芳的奏报之上出了几个中军。各军都沿袭旧制,分为中军和前后左右各军,说起來竟是什么前军的中军、中军的前军,岂不拗口。还有武将的官秩,同样是指挥使,还要分个都指挥使、卫指挥使和京卫指挥使,都指挥使是正二品,卫指挥使和京卫指挥使却是正三品,岂不混乱。”

严嵩等人这才恍然大悟,原來皇上要对大明军制动刀子了。

他们猜得不错,朱厚熜已经为此动了几年的心思了,终于被他逮着了机会。

自从穿越到了明朝,朱厚熜就想效法其他穿越大大开疆拓土,成就一番伟业,小日本自然是不能留的;还有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联军一个也不能饶放;还有美国,,哦,美国就算了,印第安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是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兄弟,甚至比中国人还要惨,被杀得沒剩下几个了……

可是,当他兴致勃勃地命令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点验全国兵马之后才知道,明朝实行军户卫所制,全国有两百三十万军户,应有两百三十万的常备军,可是各地卫所军卒或逃散或被军官充做苦役,导致全军武备废弛,战力低下,别说是开疆拓土,守土保境都不堪其用。他本想借点验全国兵马之机,撤裁整合缺编在半数以上的卫所,抽调各撤裁卫所精壮部卒在京师编练新军,时任内阁首辅的夏言声称“卫所军制乃是皇朝祖宗成法,贸然撤裁恐引起军队混乱。而时下嘉靖新政刚刚开始,宗室勋贵、官绅士子怨气很大,在这种朝局激荡、人心惶惶之时,军队一定不能乱。”苦苦劝阻了他。

朱厚熜接受了夏言的建议,效法景泰年间旧例,重建京师营团军,作为对卫所军的补充。江南叛乱之后,为了应付平叛之役,朝廷又组建了禁军。为什么不能趁此良机,组建一支新式的常备军呢。京师营团军在北京保卫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军一两年便已成为天下第一强兵,有这样成功的试点经验,为什么不赶紧在全军推广。

在场几人之中,李春芳当日参与了夏言与皇上的奏对,微微欠身刚要说话,严嵩却先站了起來,说:“回皇上,臣以为如今江南叛乱未平,贸然改变军制恐贻误兵事,恳请皇上暂缓此议,待王师平定江南之后,再议此事。”

“兹事体大,自然要从长计议,朕只不过是给你们提个想法,具体施行还需内阁及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议个妥善的法子來,既要保证改制期间军心不乱,武备不废,还要让我大明全军将士欣然接受。”朱厚熜说:“李阁老。”

“臣在。”

“你方才可有话要说。”

李春芳原本还是持着与夏言当年一样的观点,认为改革军制非同小可,一定要慎之又慎,能不去触碰就不要去触碰。可是,严嵩已经抢先一步将这层意思表露了出來,他便不能更不愿意再附和严嵩了,遂起身应道:“回皇上,严阁老的顾虑自然有道理,军队乃国家柱石,卫所军户制乃我大明朝建军之基,不可不慎。但臣以为,江南数省军镇附逆,朝廷又将各地勤王之师留下组建禁军,军户卫所制已名存实亡。有道是不破不立,皇上改革军制,正当其时。我大明军中诸将士皆怀忠感恩之人,只要朝廷能妥善安置裁汰老弱,着意慰留良将精壮,军心不会乱,武备更不会废。”

历史上有名的奸佞柔媚之臣严嵩沒有跳着高呼“吾皇圣明。”,却是夏言一党的重要人物李春芳率先表态赞同,让朱厚熜觉得有些诧异。不过,几年以來一直耿耿于怀的整军方略能得到内阁重臣即便是有所保留的支持,也让他着实兴奋不已,当即抚掌笑道:“好。好一个‘不破不立’。好好好。李阁老此议深契朕心啊。此事就由你主持,尽快议定个法子出來。”

严嵩和徐阶两人表面不动声色,心里都偷笑了起來:好你个李春芳,一味逢迎圣意,顺谀皇上,却将一块烫手的山芋抢在了怀里。太祖高皇帝钦定、大明王朝施行了近两百年的军制岂能是说废就能废的。看吧,即便不因办砸了差事被皇上追究罪责,也会被朝野上下骂死。

李春芳却不这么看,皇上能如此郑重其事地将吕芳呈上的大内密报让他们几位内阁阁员传看,说明圣意已决,他这个分管兵部的阁老怎么也不能撂开手,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既然如此,也只有硬着头皮顶上去,或许还能于荆棘丛中劈开一条生路來。再者说來,皇上睿智,心里自有一杆秤,只要臣子秉承圣意实心用事,哪怕捅出天大的漏子,也不会将罪责推到臣子的头上,就象夏阁老辅佐皇上推行嘉靖新政,招惹了朝野上下多少非议诘难。举子罢考、官员自尽、九边大帅鞑靼犯境,逼反了江南数省,放在哪朝哪代,宰辅都难逃族诛之祸,可皇上只是让他回府休养,连内阁首辅的位子都沒有免去,跟着这样的皇上干,有什么好担心的。

目录
新书推荐: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