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1/2)
中秋将近。早天里的云烟,看似闲庭信步,但自有一番缱绻的柔情——一笑而过,轻盈的象一场梦。
在我寄籍无为的前生中,曾经有一段时间,顶羡慕游走于四方的驴友。
我也曾经购买并仔细研读过,那本著名的&1t;&1t;一生中你该去的中国六十六个地方>>。无论是洱海月照苍山雪,还是万顷西湖水贴天,抑或金盘玉露昆仑阙,都是无数人梦想中的,人间天上。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最想去的是哪里,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李太白“武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何处老,笑入胡姬酒肆中”的——大唐西市!
是的,我迷恋千年盛唐的繁华与喧嚣,迷恋大唐女子的雍容与华贵,迷恋满城牡丹的瑰丽与妖娆,迷恋诗词歌画的浑雅与空灵。
而如今,我就站在这里,得以一窥幻世之美,浮华之美。
盛唐的长安,就在茂如青障的秦岭脚下,云飞雨滂的渭水之滨。
城内的街道,均作南北、东西向排列,笔直端正,宽畅豁达。
街道两旁都引水入渠,置潭西市,经金光门,北入芳林园。
路边栽种着青槐拂柳,绿树成荫,春天柳絮伴着峨眉飞,到了深秋,就是落叶满长安的佳景。
而西市,堪称是享誉世界,声名遐迩的经济特区。
每月有固定的一天,相府允许仆人们,在午后出府一次,名义是给家人买写家书。当然,由于其实不少下人,是终生买断制,早和亲族失去了联系,这就相当于他们的私人小假时间。
这天下午,我穿着粗衣打扮,背后背了个小筐,里面呆着阿狸,哥俩好,出府去。
西市,又叫利人市。既称利人,自然什么东西都有。我转入路口,就开始施展游鱼**鸟——实在人多,没有办法啊,好像记得当年史书上说,住在西市光外国人就四千多人……现在看看,何止嘛……汗。
波斯贩子在兜售琥珀和蓝宝,越南店里袅袅飘出老山檀香,粟特女子穿红着绿毡毯上舞出胡旋,龟兹大胡子推销齐特琴居然镶嵌金边……
春锦坊的丝绸,色泽艳的象画;昆仑堂的玉石,水头润的似雪;明德轩的白瓷,质地细的连初生的娃娃都比不上。
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分外喧闹。
什么叫购物天堂,国际化大都市?看看这儿!每年圣诞节都要飞到香港去shoppIng的姐妹们,看看这儿!我终于知道“血拼”一词自古就有,名媛淑女的疯狂与时空从来无关。街角专门有小孩儿,就做卖绳子的生意,居然效益奇好——俺们长安富人那么多么,连穿钱的绳子都不够。
我笑的合不拢嘴,动摸摸,西看看,惹的某狸一阵嘲笑:“笨心,干嘛激动成这样,不就是逛个西市嘛!”
“——这里不收景点费,更没有戴红袖章的老太太,专逮逃票罚款,能不激动嘛!”
某狸白眼翻天。
“哪里有景点?莫名其妙!你故意的吧?”没好气的冷笑。
“怎么没有?”我指着开元门外,皇上手书的石碑,尖叫着:“这里这里——”
“切,我记得你说过你认识字啊,看不懂么?上面刻的是“自开元门至安西两千里”嘛!”
“我知道啊,这个就是重要景点之一嘛!”
某狸不解。
“那个,将来我们大唐的高官显爵犯了罪,都是在这里被”卡嚓“掉——斩示众哒!罪大恶极的,死后还要被挖去眼珠,摘掉肝脏,剁成肉泥,粉身碎骨!”我在某狸的小细脖上,比划了个砍头的手势,它立马浑身一抖,刨出一爪。
“还有那个那个——”
看见我又激动的跳起脚,某狸这次懒洋洋道:“那是西市入口,每日进出不下千人,路面都给踩平了,又还有啥说法?”
“杨贵妃,就是将来皇上最心爱的女人,一家五口元宵节夜游,在那边和广平公主比谁先进门,结果大打出手,皇上把广平驸马都给废了!”
某狸鼻尖出汗,我仿佛看见它的额头爬过无数的黑线。
“还有那边那边——那家做辣椒面的酒馆!那个穿红袍子的外族大美女卖的是葡萄酒哇!”
“大美女?就她?”某狸瞄了一眼酒家女,又瞄一眼我,再瞄一眼酒家女,看样子对我的审美观不屑一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