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二战风云 > 第十二章 白俄罗斯战役(2)

第十二章 白俄罗斯战役(2)(2/2)

目录
好书推荐: 御剑仙歌 邪王的怜妃 傲天逍遥游 张辽新传 争宠乱天下 北美1776 野性之心 三国之武安天下 凤凰涅磐 官商帝国

就在同一天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左翼部队协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主力在博布鲁伊斯克地域成功的合围了六个德军师。

什么叫“兵败如山倒”此时的德军指挥官大概对这一句话有了最为深刻的体会。

从战役起的八月二十四日开始直到明斯克战役打响的九月五日苏军进攻的节奏是平均每天前进二十到二十五公里十二天的时间他们将战线向西推进了差不多二百八十公里。曾经纵横西欧的德意志大军面对苏联人突然起的这场攻势竟然丝毫无力阻挡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疯狂的捋取胜利果实。

截止到九月五日苏军在北线的进攻可谓是势如破竹德军的北方集群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其主力部队先后被苏军合围、歼灭。

如果说苏军在北线起的一系列突然袭击对于德军来说是一场灾难的话那么这场灾难在九月五日的时候才刚刚开始。朱可夫起这场战役的目的并不在于歼灭德军的北方集群他有着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击溃德军中央集群在中路位置上的防线最好是能够歼灭掉这股德军的主力部队。

那么九月五日之后德军中央集群所面临的局面是什么样的呢?毫无疑问那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破灭在即”。

由于北方集团群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被击溃致使苏军在北线上迅向西挺进了将近二百八十公里这样的战况说明了什么?毫无疑问那就说明中央集团军群的左侧翼防线已经赫然出现了一个长达二百八十公里的巨大缺口。

这个缺口是致命地。对于中央集团军群来说这个缺口的出现绝对是致命的。它不仅标志着那曾经被视为坚固依托的、纵深为二百七十余公里的梯次防御系统失去了它所应该具有的效能反过来如果中路德军不能极后撤并抢在苏军部队南下之前脱离开这片梯次防御阵地那么如潮水般涌入这片阵地的苏军部队就完全可以利用德军自己修建的牢固工事将德军自己活活的困死。

从这方面看来如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最应该选择的一条路。似乎就是撤退了而且必须是及时地、迅的撤退。但是残酷地显示摆在眼前。朱可夫的战略安排中根本就不给自己地敌人一个有效的撤退时间。苏军在德中央集团军群正面起的猛烈攻势。在最大限度上牵制了他们的运动节奏很显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还敢于毫无顾忌的全面撤退那么他们所要直接面临的就是正条战线的全面溃败。

朱可夫军事指挥上地狠辣之处在这场彻底决定东线战场全局的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正面进攻、追击战场为辅以侧翼对敌人纵身地带的快突进、平行追击为主从整个东部战线的全局为考虑角度将德军逼进了一个举步维艰的死胡同里。

如果说之前地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科战役是以小范围内的作战为考虑角度的话。那么这一场“白俄罗斯战役”则算得上是一场全局角度地大范围合围战了。这种合围战术已经脱离开了对敌人单个兵团或单个进攻方向上的合围了。它是对整个德军东线部队的大范围合围。

在九月五日之前也就是“白俄罗斯战役”的第一阶段内苏军就在奥尔沙、博布鲁伊斯克、维杰布斯克等多个地域对数个德军集团实施和战役中的推进式合围即随着兵团进攻的延续在战场推进的过程中合围并快消灭敌军。

而在九月五日之后随着北线苏军的快穿插南下以及南线苏军乌克兰各方面军的猛烈北突一直纠缠于苏军正面进攻而导致无法快后撤的德军中央集群再次遭到了沉重打击。经过希奥利埃、维尔纽斯、考纳斯、比亚维斯托克、布列斯特接近地等五次战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损失大半十七个师又三个旅被苏军全歼五十个师损失过半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苏军的这场空前规模的全面进攻一直持续到十月中旬战线从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乌克兰境内一直向西推进到东普鲁士边境、波兰中部地区、喀尔巴阡山一线逐次歼灭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主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重创德军大本营从意大利、荷兰、原乌克兰方面调来的援兵主力以及从德国后方紧急调派的中央集团军群新建兵团。

苏军最高统帅部众多参谋们曾经断言过如果这场战役真的能够取胜那将是一场战果空前辉煌的胜利而最后的事实也无可辩驳的证明了这一点。在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大规模战役中苏军先后歼灭德军兵力五十四万在将战线向西推进将近六百公里的同时解放了白俄罗斯全境以及立陶宛、拉脱维亚的大部分地区还一举拿下了波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

十月二十日由于战役推进度太快后勤补给无法确保有效供应同时也由于德军在波兰、东普鲁士地区重新构建起了新的牢固防线继续扩大战役战果的希望不大的原因苏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命令整场战役正式宣告终结所有苏军进攻部队停止前进并就地休整并组织防御阵地。

同样也是在十月二十日这一天楚思南以苏共中央、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名义向所有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官兵出慰问电与此同时大量的勋章、荣誉称号在这一天下据记载就在这一天里苏军最高统帅部仅仅是表授的“苏联英雄”称号就有数千个之多。

还是这一天朱可夫、梅列茨科夫、罗科索夫斯基等五名苏军一线主要指挥官被紧急召回莫斯科在他们的专车抵达莫斯科红场的时候迎接他们的除了亲自步出克里姆林宫的楚思南之外还有红场上庄严而荣耀的三十六响礼炮。随后就在克里姆林宫的大礼堂里楚思南亲自宣布擢授朱可夫等六位功勋卓著的苏军优秀指挥官“苏联元帅”军衔。

“那是令我毕生难忘的日子”几十年之后已经垂垂暮年的梅列茨科夫元帅似乎仍旧对当初那段经历念念不忘“当我看到统帅的身影从克里姆林宫的阶梯上走下来;当我看到他迎着红场上数十万道目光抢先向我走来并伸出那只有力的臂膀的时候;当我听到震耳欲聋的礼炮声、数万民众的欢呼声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我猛然意识到作为一名军人我毕生所追求的是什么而对于一名像我这样的军人来说最大的肯定又是什么。”

...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