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二战风云 > 第二十三章 血染黑土地

第二十三章 血染黑土地(2/2)

目录
好书推荐: 御剑仙歌 邪王的怜妃 傲天逍遥游 张辽新传 争宠乱天下 北美1776 野性之心 三国之武安天下 凤凰涅磐 官商帝国

身处战争中的人都具有劣根性这句话在实施进攻的苏军飞行员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驾驶着屠戮生命的战机这些战机每一次俯冲都锁定了人丛最为密集的地方看着那些在地面上仓皇奔逃的人们他们往往是一个俯冲中先投下两到三枚的炸弹然后就是机枪、机炮全开的一轮扫射。看着那些倒地呻吟、四处翻滚挣扎的伤者这些飞行员才能体会到心中的无比快感 ̄ ̄他们已经打红了眼睛哦应该说是杀红了眼。

二十七分钟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空袭整整持续了二十七分钟当四十架苏军俯冲轰炸机志得意满升空返航的时候他们身后那原本完好的地面已经成为了满目疮痍的陈尸场。用哀鸿遍野、死气冲天似乎都不足以形容那里的凄凉。就在这短短二十七分钟的空袭中滞留在这个车站的日本移民共有三千余人伤亡而且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和儿童真可谓是损失惨重。

同样是在这一天原本预定要跨过鸭绿江向朝鲜半岛清津一线起进攻的罗米佐夫部苏军兵团突然抽调一部分兵力向南动了攻势。该部苏军沿鸭绿江西岸向南延伸战线直插吉林东部地区并力图向吉林南部继续推进。与此同时三线方面军的两个德军机械化师沿哈尔滨至长春的铁路南下他们避过了正面日军的堵截将兵锋的利刃直插到长春与吉林之间的要害地带彻底切断了这两个地区间日军部队的联系。

截至到十五日苏军三线方面军的德军部队同四线方面军两部在吉林南郊地区成功会师从而预示着集结在吉林地区的两个日军师团以及近十万人的日本移民成为了瓮中之鳖其灭亡之日屈指可待。

通过十二月份的半个月的攻势日本关东军指挥部门察觉到了苏军这一步的作战意图毫无疑问他们是打算在这个阶段的战役中夺取包括沈阳、长春、吉林乃至于通辽、抚顺在内的满洲大部分地区。同时苏军一部对朝鲜半岛全罗道地区的攻势也预示着苏军对朝鲜半岛的军事企图。总结这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的战况关东军司令部的所有指挥人员心中充满了绝望短短不到两个月。关东军共损失部队将近八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战役起之初就已经全军覆没地空军力量。这场该死的战争该怎么打?还有没有出头之日?包括梅津美治郎在内的关东军高层没有丝毫的把握毫无疑问他们已经感觉到失败的阴影正在向他们的头上聚拢。

就在前线苏军连续向日军防御纵深地带大规模挺进的时候满洲苏占区内楚思南的一系列新命令开始下达。就在返回东线战场的十一日夜晚在哈尔滨的远东战区临时指挥部内楚思南会见了东北抗日联军周司令员经过彻夜不休地交谈双方似乎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协议。

自十二日开始。一份份地秘密电文由临时指挥部下达到了苏占区的各个方向。紧接着大量头戴兽皮搭帽、身穿灰布棉袄、足蹬布底棉鞋地抗联部队在苏占区内涌现出来。他们手持着有楚思南亲自签名的手令。赶赴那一座座原本由苏军士兵把手的日军军械库。于是一时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换防行动在苏占区内二百七十三原日军军械库前展开了排成队列的苏军士兵在与前来的抗联部队进行了简单的洽商与命令核对之后交出了各个军械库地防务从而。也将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不计其数的武器装备交到了抗联部队的手中。

据战后的不完全统计从苏军进攻满洲开始直到关东军缴械投降的几个月时间内仅苏军第一、第二两线兵团就先后向抗联方面转交各式火炮三千七百余门。坦克六百余辆各式枪械近十万支日军军用仓库六百八十余处。另外还有部分松花江日军地水上舰只。据原抗联的一名军官会议在苏军占领沈阳之后曾经将日军在该地区最大的军用仓库 ̄ ̄苏家屯军用仓库交给抗联看守他们打开仓库“拉了三天三夜有步枪两万多支轻重机枪一千挺还有一百五十门各种口径地迫击炮、野炮和山炮。”

楚思南这一道命令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似乎不问可知了短短的两个月之后大批原抗联的部队手持着全日式的装备在大量日制坦克的配合下开赴关内从而给于了华北日军最为沉重的一击。

当然一趟莫斯科之行回来之后楚思南所下达的命令绝不仅仅只是这么一条同离开前相比如今的他显得更加雷厉风行更加铁血果断。就在十二月十二日也就是他返回东线的第二天伴随着交接防务命令的下达另一条针对于日军战俘的迁移命令开始下。

按照这条命令苏军设立的各个日军战俘营开始向哈尔滨转移当然哈尔滨并不是这些日军战俘所要去达的终点站相反这里仅仅是他们苦难历程的出地。

十二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圣诞节刚刚过去的第二天在哈尔滨集结完毕的三十余万日军战俘以及日本侨民开始在苏军士兵的押解下向数百公里外的阿穆尔共青城迁移。按照楚思南所划定的路线这些战俘将经由共青城向西北继续进经过埃基姆昌、安特坎抵达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随即继续北进经斯维特累、阿伊姆、乌斯季米利、阿姆加最终抵达西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全部行程长达一千四百六十余公里。按照命令所说的楚思南是要让这些动战争的最人们去雅库茨克劳动改造以偿恕他们对世界人民所犯下的罪行。但是实际上呢?这近三十万的战俘真正能够最终走到雅库茨克的仅仅不过一万四千余人。

“这是一次艰难的旅程是名副其实的死亡行军。战俘们缺少足够的御寒衣物却被迫要在以严寒著称的西伯利亚冰原上踯躅而行。沿途负责押解的俄国士兵极尽虐待之能事不供给足够的食物不供给热水不给与足够的休息时间夜间宿营时战俘没有帐篷只能在风雪之中挤做一堆彼此取暖。一千四百余公里的距离上共有近二十九万人倒毙于途几乎每行走四米就有一名战俘或是平民死去人员伤亡之惨重堪称世界之最。”

“在最初的时候俄国人还有专门的开车用来收敛倒毙途中的尸体但是及至进入荒漠他们甚至连尸体都不去收敛了而是任由他们曝露在荒原之上或是被随后的风雪掩埋或是被野兽残忍的分食……”

后世日本专门研究二战史的一些书籍上对这一次战俘的长途行军做了如上记载。

其实在楚思南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苏军将领中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只不过反对的声音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在苏俄的历史上将战俘运往西伯利亚担当苦力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惯例。

随着三十万日军战俘正式踏上遥远的死亡之路历史的画卷轻轻扇动旧的一年在硝烟与死亡的弥漫中被掩盖而充满希望与预示和平的一九四三年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