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二战风云 > 第三十六章 战争与欺骗

第三十六章 战争与欺骗(2/2)

目录
好书推荐: 御剑仙歌 邪王的怜妃 傲天逍遥游 张辽新传 争宠乱天下 北美1776 野性之心 三国之武安天下 凤凰涅磐 官商帝国

面对众多记者的提问身上带伤的莫巴图科夫回答的极为合体用报纸上的话说那就是“慷慨激昂英雄之气孕于言辞之间”。

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莫巴图科夫完全的篡改了事实他声称在战役进行的最关键时刻也就是德军冲入布多戈希城并将要实现对第五十师以及预备队师的合围时。指挥部方面曾经下达过命令让他们的部队尽力向伊尔门河南岸撤离以避免被德军合围。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莫巴图科夫清楚地认识到布多戈希对整个苏军北方战线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定放弃突围命令自己的部队坚守阵地以此拖住德军进攻的节奏为方面军指挥部重新调拨兵力、组织战线赢取时间。

其后生的一切就很明了了德军很快对他的部队实现了全面合围并随即展开了凶猛的攻势。在这个过程中莫巴图科夫的部队伤亡惨重防线也被压缩到了一个绝对危险的狭小区域内几乎马上就要撑不下去了。面对这种危机的局面莫巴图科夫通过和师指挥部全体参谋的协商一致作出了一个最为惨烈的决定——请求方面军指挥部对布多戈希城市区域实施大规模炮火攻击。

“我和我的参谋、我的士兵们都以这项决定为荣。能够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鲜血去换取敌人更大的伤亡甚至是整场战役的胜利我们虽死无怨虽死犹荣。”莫巴图科夫如是表白。

对于莫巴图科夫的英雄主义表现《真理报》给与了高度的赞扬称赞他是当之无愧的“苏联英雄”是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无畏斗士是全体苏联红军的楷模。

莫巴图科夫的言辞虽然有为自己捞取功劳的嫌疑但是他却澄清了一项事实那就是炮击布多戈希这一战中别洛耶湖区方面军指挥部并没有把谁当成诱饵更没有谁在充当可悲的“炮灰”角色。这种局面的出现完全是因为一种称为“英雄主义”的大无畏思想在促到、在激励着城内苏军士兵为了赢取胜利而放弃了对死的恐惧从而自愿的充当了为战争胜利之神献上的祭品。

莫巴图科夫所说的一切符合事实吗?答案显然是“不”。但他所说的有人相信吗?这个答案显然是“有而且大多数人都会相信”。这样一种**裸的作假也许在十几年、甚至是短短的几年之后就会有站出来戳穿它但是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绝对不会有人去质疑它的真实性。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样一种造假有利于激起全国、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争士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最高统帅部决不允许有人来戳穿这个骗局而美国人或许会有些疑问但是在大环境的迫使下他们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跳出来说三道四。

这是战争年代是一个充斥着血与火的灾难年代在战争的催下整个世界都会变得光怪6离道德与伦理在这诡异的时代背景下会变得无足轻重。同样的战争年代也注定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英雄的出现绝不仅仅是因为某个人的才华卓著、英勇无畏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英雄的出现只是因为人们需要他这样一个角色出现。

楚思南尽管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并不常但是在长达两个月的战火熏陶中他亲身体会并且直接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此同时也明白了很多曾经不可能明白的道理。

在战争中往常被人所不齿的欺骗、讹诈、陷害等等等等一切卑劣的手段都变得不再面目可憎说白了这些只不过都是手段都是在战争过程中为了谋求最后的胜利而耍弄的小伎俩。战争过程中?既然是过程谁又会去重视?战争注重的只是结果历史上记载的伟大者、神圣者永远只会是胜利者而胜利者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他头顶上那个胜利的光环。至于说谋求胜利的过程谁会去仔细研究?

由此及彼楚思南联想到在克里姆林宫内的那段生活那似乎和这里他所感到兴致盎然的战斗没什么区别只不过那里的斗争进行的更猛烈但是却没有硝烟罢了。

也许也许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场战斗中同样也是一件很有趣很让人感觉刺激的事情吧?

拿着手中的报纸楚思南的脑海深处突然跳出一个令他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的念头。

...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