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擂台决胜(2/2)
“殿下的决定想来也没错的。就听殿下的。”曹操先同意。而后刘备和孙策也点了点头。
“既然这只是次比试,自然要点到为止,不允许出现恶意伤人的情况。毕竟我们的敌人不是在座众人。这一点大家同意么?”齐舜问道。
大家当然同意。
“我们的时间也很宝贵,因此也不能尽遣所有手下上场。因此请孟德公和玄德公各选出五位高手,一人为主将,其他四人为副将。再设一擂台,我们三人拈阄,拈中者选一人先上擂台,另两人可以先遣副将攻擂。如此反复,直到最后一人为止。那最后的胜者所代表的一方,就是将来的盟主。这样的规则应该没问题吧。”
齐舜的这个做法自有他的用意。因为是三方比拼,若是两两捉对比试,如何相互选择上也有难度,而且还有可能出现许多年以前名将田忌赛马的情况,自然就有可能会有不公平的情况。而以攻擂的形式虽然延长了比试时间,但从公平性上而言却没有任何问题。
“曹某只想加一点,那就是如果二人比试一炷香的时间还分不出胜负,就算作都被淘汰,然后拈阄换人再上。大家实力都很接近,真要这样打下去打到明天都有可能。”曹操笑道。
“这也可以,孟德公考虑得果然周密。不知玄德公和伯符兄还有什么问题?”齐舜同意。
“如果最后一场也是平局呢?那岂不是没有了最后的胜利者?”刘备问。
“这个简单,如果最后一场也是平局,那就看我们三方相互之间的胜场数,谁的胜场数最多谁就算获胜。”齐舜给出解答。
刘备和孙策听了以后也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大家立刻各自商量这人选。
把人数限定在五人,其实对刘备是很有利的。他的手下不多,可顶级的武将就有关羽张飞,再加上诸葛亮,已经占了三个。而且孙策支持刘备,周瑜肯定也会加入,有这四个人在,那第五个人是谁也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最终人选和齐舜估计得非常接近,刘备方的五人是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周泰,诸葛亮为主将。
曹操方是郭嘉、程昱、夏侯惇、典韦和许褚,郭嘉为主将。而齐舜自己则选择了庞统、赵云、太史慈、马和田丰,庞统为主将。
他们三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三个武将两个谋士的配置,而且都是以谋士为主将,想来也是认为谋士更为冷静能作出正确判断。
其实最吃亏的是齐舜,他自己作为主公无法上阵。要不然单是他一个人横刀立马,对方再多五个也未必能从他手上占到任何便宜。
曹操这些人,个个都不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