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南京I(2/2)
如此在客栈待了两rì,始终未见完颜无雪的影子。但对于金国的都城市,徐超已基本有了大概了解。在北宋的时候,宋朝人的生活情调体现在rì常生活中,譬如文人之间的行酒令。而后再由行酒令发展到“小词”、“散曲”等。这是一种文人交往、酬酢的小雅文化。不过,行酒也是有规矩的,不许任何人耍赖。耍赖了,必然受到惩罚。为了防止耍赖,行酒之前必先请一位才sè双绝的艺jì担任“录事”,实为仲裁。行酒过程,负责监酒的艺jì还要进行必要的客串,先由酒客公推出一个起始执花者,唱一句词,传一次花。有的行酒者委托艺jì传花,有的行酒者委托艺jì唱词。艺jì无论受到何种委托,都要配以必要的夸张动作,现场演绎,以博得文人雅士的好感,增添行酒的氛围。宋代文人饮酒行乐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形成了许多慢词、小曲等,许多词牌名在长期的行酒游戏中固定下来,诸如“调笑令、天仙子、水调歌、荷叶杯、醉公子、南乡子……”
宋朝的制度与经济,决定了宋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出唐、明、清等朝代。同时期的金、辽等国对于宋朝的制度与礼教极为推崇,从朝庭组成到民间生活,无不在模仿着宋朝。辽国曾有一位皇帝写过一首诗,大概意思是感叹自己生下来就不是宋人。由此可见,宋朝的经济与生活质量之高,倍受邻国的羡慕。金国占领北宋后,继承了许多这种传统,如今虽逢战事,但京城的酒店中不时看到饮酒行令的雅客,更不进有客人带些南京城中有名的艺jì前来。徐超只看了一两rì,便已知道这些女子的才学比自己不知道高出多少倍。同时,徐超也在思量着是否在南京城中找些事做,却没想到第三rì一早,有人前来探望。
徐超颇为惊讶,因为自己在南京城中并没有熟人,但等他打开房门便已认出,前来的正是跟随着完颜无雪的几名士兵之一。这士兵此时身穿便装,也不进门,在门外道:“徐公子,我家小姐请公子前去品茶。”徐超闻言甚是惊讶,心想我们已有两三rì不见,如今却突然要请我吃茶,这位完颜小姐的心思当真捉摸不透。看着那士兵仍然等在门外,徐超也不便多想,点了点头,跟着这士兵走出客栈。
客栈外早已准备了两匹马,徐超正寻思着是否要装作不会骑马,却见那士兵将马牵了过来,道:“公子不必急着赶路。我家小姐知道公子不善骑马,因此命在下一路上要小心保护公子。”徐超闻言更是讶然,也不知道完颜无雪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但他也不便多说,笨手笨脚地上了马,与那士兵一同离开了客栈。
一路上马匹走得甚慢,走出约两三里地,眼前出现了一座极大的宅子,看其规模,与李不伟的校长府相差无几。府门上书有“芮国公府”四个大字。那士兵先下了马,又为徐超将马牵住,神sè间甚是恭敬。待徐超下马之后,这士兵领着徐超进了府门,左穿右转一番,已到了府中的后园。
当初李不伟与史红袖在红袖山庄谈琴论音时,徐超也曾去过,对于红袖山庄的布局极是熟悉。但他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呆住了,这园子布局与红袖山庄的如出一辙,简直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正惊疑间,忽然听到园中叮叮咚咚穿来几声琴音。徐超更是吃惊不小,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在红袖山庄。
那士兵送到此处,已停了脚步,低声道:“公子请自行前去,我家小姐就在里面。”话毕,已是快步退了出去。徐超茫茫然点了点头,寻着琴音走去,忽然又看到一个小亭,这亭子与红袖山庄的也无二出,一个少女一身雪白的纱衣,在周围的绿叶红花相衬之下,显得出奇的美。
徐超不敢稍有异动,生怕打扰了这少女抚琴的雅兴。这少女一袭白衣,身形看似柔弱之极,徐超也听不懂她弹的是什么曲子,但又觉得她弹奏得不如史红袖那般娴熟。正想到此处,却听那少女一声长长的叹息。徐超暗骂自己,心道:这姑娘弹得入神之极,我又如何能随意品评她的琴技呢?
其实,徐超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未发出半点声响,那少女想必也不会查觉他的到来,只是徐超在无意之间,已觉得自己心中的想法早已打扰到了这少女的心神。
徐超正自懊悔间,却听那少女哈哈一笑,已转过身来,弯月般的笑眼丝毫掩不住喜悦之情,正是完颜无雪。
徐超吓了一跑,他万没想到刚才还是静若处子的白衣姑娘,忽然如此迅速地回过头来哈哈一笑。完颜无雪看到徐超吓得狼狈的样子,脸上笑意更甚,忽然又从琴桌上拿起一把折扇道:“小徐,送给你的礼物,以后你可要变成书生模样了。””不待徐超答话,又接着说道:“一个不会骑马的书生。”
徐超更是莫名其妙,心想我是不是书生,你早已知晓了,为何又送我扇子,还要我变成书生?正如此想着,却听完颜无雪又是长叹一声,转身坐在琴前,叮叮咚咚地抚了几下琴,低声道:“小徐,你会不会抚琴?想必你也不会,我来教你吧。”
徐超早已不知所措,他自幼未曾与女子独处,到了军中更是与一帮当兵的混在一起,少有闲暇学什么模琴书画。眼前这一位极美的少女忽然要教自己抚琴,徐超只觉得已经身不由已,不由自主地站在完颜无雪的身边,却始终不敢坐了下去。
完颜无雪看他忸怩不安的神情,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但手上却是不停,那把木琴在她手底不断发出悦耳的声音。徐超看她低眉浅笑间,不时偷眼向自己看来,神情得意无比,好似要自已将她夸奖一番。徐超心中不由得怦怦乱跳,他有心说几句赞美的话,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只觉得自己只要一说话,便破坏了眼前这奇妙的境界。
如此过了约半个时辰,完颜无雪始终未曾说话,只是拔弄着手中的琴,到了后来,琴声忽然越来越高亢,变得萧瑟之极,仿佛在万马奔腾的千军中,有一只利箭突然带着呼啸声shè向空中,这箭越来越高,始终未有下落的迹象。徐超眼前已浮现出往rì间与李不伟一同视察大宋机关弩阵演习的情景,只觉得有一支弩箭凌空飞起,越飞越高,他正自想着这支弩箭何时开始下落,却忽然听到“啪”的一声,这弩箭竟然在空中自行折为两截。
徐超猛地回过神来,再看完颜无雪,早已停止了抚琴,神sè黯然道:“这曲取自莫氏七音,原是我师伯教给我的。其实这把琴也是她送与我的。不只如此,这练琴的这后园,也是我向她请教之后,才找人修建的。只可惜我永远也无法练成这莫氏七音了。琴虽在,弦已断,师伯也已成仙遁去。”说到此时,已是泣声不止。
徐超看那木琴,果然有一根弦被崩断,想必是完颜无雪琴技尚未纯熟,无法驾驭琴音所致。他念头急转,将近rì的种种前后思索一番,终于明白了完颜无雪口中所说的师伯,正是史红袖的亲生母亲、完颜洪烈的亲妹妹、丘处机的师侄完颜洪秀。
徐超也不知如何安慰她,正在回想着李不伟是如何安慰周依依的情形,却听完颜无雪忽又破涕为笑,道:“如今你既然来了,我便将这莫氏七音传与你罢,免得我师伯后继无人。”徐超看她神情,知她是籍着说笑以掩盖自己的悲伤,当下更是不知如何是好,口中只是呐呐地道:“也好……”完颜无雪道:“当真?既然听我的,那便将那把折扇收好,千万别弄丢了,这扇中可有大金国员外郎元好问亲笔写的词句。”
元好问,在当时颇负重望,此人jīng于诗文,后人称赞其诗为“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徐超虽在江南,却也听过此人的名头,他不敢大意,当下将那折扇好生收在怀中。其时正值初暑,徐超在这位美貌少女面前又甚是紧张,竟然出了一身汗。他忽又担心折扇被汗水弄湿,当下又将其从怀中取了出来拿在手中。
完颜无雪见状,格格地笑了出来,道:“小徐,这只是一把扇子而已,你若弄坏了,我再送你一把便是。如你还想要元先生的亲笔诗词,我求他再写一次便是了。”徐超急道:“诗词倒也罢了……只是……我自然是不会将这扇子弄坏的。”完颜无雪喜道:“当真?可是因为这扇子是我送的?”徐超点了点头,忽然又摇头道:“倒也不是。”话一出口又觉得不妥,又急忙点了点头。完颜无雪看他如此神态,心中大为不忍,柔声道:“倘若你当真弄坏了这扇子,我自然不会怪你便是。”
正在此时,有小丫鬟跑了过来,急声道:“小姐,国公回来了。”这小丫鬟口中的“国公”,自然是完颜无雪的父亲完颜合达了。完颜无雪闻言微微一惊,自言自语道:“爹爹不是在潼关么,怎么忽然回京了?哎呀不好,难道他是受伤了?”那小丫鬟忙道:“小姐切莫多心,国公好着呐。”完颜无雪心绪稍定,又点头道:“这倒也是,爹爹勇猛善战,自然不会负伤。”
徐超看此情形,已有离去之意。他虽然想着在此处或许能探听一些金国的军情,但又觉得自己万无此机会。他转头看向完颜无雪,却见完颜无雪也正向自己看来,稍一犹豫,完颜无雪道:“小徐,既然我爹爹回来了,我便不能在这里陪你了。我爹爹忽然回来,必定是有要事,你也不便留在此处了。”徐超点头道:“完颜姑娘请便,我这就回客栈去了。”
俩人跟着那小丫鬟走出后园,完颜无雪在徐超身边低声道:“小徐,过两rì我再去看你。”徐超口中嗯了一声,忽然停住了脚步,因为他已走到了前院,看到院中站了四人,其中三位都是武将打扮的人,另一人却是文官装束,而且这文官,徐超是认识的。
大约在一年之前,李不伟在微州曾遇见过一位名叫吴真的丝绸商,当时徐超还未跟随李不伟,此事也是他后来听李不伟说起才知道的。再后来,这丝绸商又被当作jiān细关进了临安刑部大牢,也是李不伟将其救了出去。那个时候,徐超已是李不伟的亲兵,因此他自然知晓此事。而眼前那位文官打扮的人,正是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