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东平府(2/2)
再看大宋军中的众位将士,有的是一脸惊诧,有的莫名其妙,而有的却是露出些慌乱的神sè。这些慌乱的士兵,大多是从其它地方征集过来的,并未经历过临安的几次演习。
正在此时,有两骑走了过来,却是冯千里与林立功。冯千里大声道:“元帅,看这阵势,蒙古兵不是来送死的么?”林立功也跟着道:“是啊,元帅,这可如何是好。”随即又住口不语,竟然流露出些许不忍。
李不伟心中已明白之极。眼前这场战争是否要变成大规模的屠杀,就要看赵范如何决定了。眼见蒙古大军逼得越来越近,已完全进入了机关弩的shè程,赵范却并未作出任何指示,军中众将也是神情各异。李不伟听到旁边有人冷哼几声,他转头看去,却是冯千里。冯千里原本是面无表情,此时却是满脸的笑意--狞笑。
蒙古大军已逼近到近二百米的距离了。林立功急道:“元帅,该下令攻击了。若是再这样守下去,恐怕蒙古骑兵就要冲锋了。”话音未落,便听赵范下令:“野战炮对准护盾齐shè!机关弩待命!”。冯千里大声道:“末将领命!”转身对着炮手,将手中指挥旗猛地一挥。众炮手看到命令,当即数十门火炮齐shè。
李不伟距离火炮阵只有四五十米,这一轮炮击之后,直震得他胸腔发麻,脚下的大地也跟着颤抖起来,叫人站立不稳,这一阵震耳yù聋的巨响传来,他只觉得血气上涌,这才想起自己脖子上挂的那副耳罩。
其实,在发shè炮弹之前,许多士兵都已用手捂住了耳朵,职位稍高些的将领,则佩带有防护耳罩,骑兵也早已为马匹准备了专用的耳罩,至于那两百多匹新俘获的蒙古战马,则被这震耳yù聋的炮声吓得起了一阵sāo动,但随即就被早有准备的骑兵控制住了。倒是李不伟,他专心观察蒙古骑兵如何应对炮击,竟然忘了戴上耳罩。
再说蒙古大军,在速不台的命令之下,连夜准备了近百张厚实的木板,将运粮车稍做改装,便成了一排坚实的护盾。这种护盾,若要对付寻常的弓箭或弩车,绰绰有余。对于大宋的机关弩来讲,倘若在十米之内的距离,完全可以洞穿两寸厚的普通木板,但远至二百米的距离时,弩矢便失去了劲势,即使可以shè穿这种护盾,也难以生成二次攻击。而弩箭的优势是瞄准直shè,至于制造从天而降的箭幕,那是长弓的优势。
速不台虽然准备了这几十面护盾,仍然不敢大意,因为以这种战术对抗宋军,已是失去了蒙古骑兵的天然优势,使得蒙古骑兵本来擅长的快速突击,变成了缓慢推进的阵地大战。不过既然有了护盾,宋军便少了宋弩这一攻击利器,众蒙古军士心中稍定。
五千骑兵,由五个千夫长率领,缓慢行至距离宋军一箭之地的时候,正在等待冲锋的命令,却看到宋军阵中冒起阵阵白烟。众蒙古士兵还未回过神来,便看到有两三面护盾突然崩列开来,紧接着又有十几面护盾倒了下去,四五十名士兵凌空飞了起来,直摔到四五丈开外。更令人惊骇的是,有几匹战马竟然变成了飞马,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道,将这些战马直推出两三丈之外。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这巨响之声不断,转眼间便几乎将所有护盾全部打得稀烂,空中到处是护盾的碎木屑,紧接着又飞起一阵血雨,却是那些被炮弹洞穿的士兵或马匹,飞行在空中时从身体中流出的。众蒙古骑兵再是骁勇善战,也早已被眼前所发生的事情骇住,竟然忘记了冲锋,拔马便向回逃去,谁知刚刚掉转马头跑了不久,前方又是了阵轰轰的巨响。
速不台站在帅台上看得甚是清楚,此时他早已是冷汗直流,这种阵势不仅比昨天的更为惨烈,便是他打了一辈子仗也从未敢想过。速不台原本已准备下令五个千人队开始冲锋,忽然看到已方阵形大乱,护盾纷纷倒下,他已知道情情不妙,心中正想着该如何防守宋军的弩阵,却没想到自己的骑兵忽然纷纷向后逃了回来。眼看这些骑兵已逃出了宋弩的shè程,速不台心中稍定,正准备派人接应,又听到不远处传来轰轰的巨响,眨眼间,那些逃溃的骑兵的正前方又升起几十道烟雾,这巨响之声音正是从烟雾处传来,伴着着轰轰声,又有数十匹战马倒下。
在千军万马的冲锋阵中,仅是马蹄发出的声音便已震耳yù聋,寻常人或动物都会被这种阵势吓住,因此蒙古骑兵在冲锋时,往往会将战马的耳朵用碎布堵住,以防马匹惊吓不受控制。然而这种措施只能防得往寻常的马蹄声,或是火油弹、普通火箭发出的声音。大宋陆军的八二型迫击炮,其炮弹爆炸时发出的声音,远远超出了当时任何一种声响。不仅如此,纵是爆炸时的冲击波,也会让战马受惊不少。
此时已有近百匹战马受惊四下逃散,饶是蒙古士兵的骑术高明,也有几人被摔落马下,瞬间被后续跟上的马蹄踩蹋为肉泥。
李不伟起初看到蒙古大军升起护盾时,也是有些慌乱,但他转念间便明白,蒙古军此举只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等到野战炮声一响,李不伟已料到了最终的结果。这场战斗毫无悬念。经过两轮的炮击,蒙古军的木板护盾已完全崩塌,几千骑兵尽数暴露在大宋机关弩阵的最佳shè程之内。李不伟看得极为清楚,仅仅过了片刻,蒙古骑兵便倒下了近千骑。想来也不奇怪,虽然只有三十秒不到,但大宋的几十架机关弩车就已发出了千余矢。二百多米的距离,弩矢完全可以穿透一个骑兵的身体,然后再shè杀另一名骑兵。
李不伟已有些不忍继续看下去了。虽然在他看来,蒙古最终灭了南宋,也完全消灭了汉人的政权,但此事现在毕竟尚未发生,宋军对于蒙古的态度尚未转为极端的仇恨,甚至在几个月之前,连完全敌对也算不上。然而这一场战事,却变成了纯粹的屠杀。
正在此时,轰轰的炮声复又响起。这种炮声李不伟极为熟悉,他明白,大宋陆军的迫击炮已开始发shè了。这种迫击炮的shè程为一公里以上,这一轮炮击的目标,显然是指向蒙古军逃跑的方向。果然,几秒种之后,蒙古骑兵的退路已被迫击炮覆盖,不一会儿,前方已是一片烟雾缭绕,也看不清蒙古骑兵到底逃向了何方,或者是否最终逃过了迫击炮的火力范围。
又过了不久,烟雾稍为散尽,前方的战场已没了蒙古大军的踪迹。瞭望塔上传来了消息,蒙古大军绕过东平府直向北方逃去,城中留守的一万多名骑兵也全部撤离。
开战仅仅一柱香功夫,五千骑兵便已折损近三千。速不台得知此消息时,已逃出了近三十里,那名前来通报消息的千夫长,正是参与了刚才的冲锋。速不台纵横沙场几十载,马背便是他的家,但此时他已觉得有些坐立不稳当,身体微微发抖,竟然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过了良久,速不台终是未发一言,只觉得胸中血气上涌,他仰天长叹一口气,硬是将其压了下去,只觉得心中万念俱灰。一个月前,他还一心想着占领整个山东,以侧应北方的蒙古大军以攻下金国,没想到短短十几天间,却落得如此境地,然而更令他心惊胆颤的是,他甚至连宋军的武器装备都未看清楚,便差点全军覆没。速不台转头向北方去,蒙古王子蒙哥的车队正在不远处缓缓驶远,他心中稍慰,毕竟王子没出什么意外。
速不台的大军在三十里外重新集结,被宋军阵中瞭望台上的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赵范听说蒙古大军全线撤出东平府,心下大喜,命两百骑为先头部队入城,待探得城内已无蒙古大军驻扎之后,又派了两千士兵跟着进了城,同行的还有十架机关弩车,两门野战炮,以及十门六二型迫击炮。李不伟心中明白,蒙古大军初败,想必不会再次冒险来犯,两千名士兵带着这些远程攻击兵器,要守住济州城也不会太难。等到朝庭派来了新的官员与守军,这两千名野战陆军会继续跟着元帅大军向北进发,直取河北西路。
两千守军进了城之后,其余的陆军又回到了北清河东岸与舰队会合,李不伟觉得心中大定,他在不知不觉间,也与赵范有了同样的想法:只要是大宋海军的火力掩护范围,便是安全的地方。
赵范下令,大军在东平府附近调养修整,顺便等候下一批军需物资的运达。再等上两三rì,朝庭派来的官员与守军便会接手东平府,到时大军又会继续北上,直指下一个目标:济南府。
当晚,赵范在船上开设了庆功宴,众将喝得甚欢。看着眼前这种情形,李不伟已经明确地断定,大宋与蒙古的全面战争,由于自己的到来,已经提前了至少二十年,他虽然也喝了不少酒,却仍然觉得心中甚是压抑,转身走出了船舱。
晚风迎面吹来,寒意甚浓。
李不伟被这冷风吹得酒醒了大半,他转头向水泊梁山的方向看去,却是黑暗暗一片,只是在水中隐约看到星光的倒影,偶尔有光亮显现,却是巡逻艇上的探照灯在水面上四下扫过。李不伟觉得有些扫兴,他竟然无缘一睹水泊梁山的夜景。失望之余,他又转头向岸上的军营中看去,却是一片灯火通明。不远处传来的轰鸣声,是两台蒸汽发电机的声音,这两台发电机提供了整个军营的照明供电。然而众军士仍然觉得不尽兴,又在营地中点起了几堆篝火。
眼前是一片欢畅的景象,然而白rì间惨烈的情景却依稀在目,李不伟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不该属于战争,他有些想家了,他想到了周依依,以及自己尚未出生的儿子,或是女儿。李不伟叹了一口气,第一次感到了胜利后的失落,他正待返身走入船舱,却听到身边传来赵范的声音:“兄弟,我看你闷闷不乐地走了出来,可是觉得有些不快?”赵范竟然不知何时也跟了出来。
李不伟忙摇头道:“大哥说哪里话,今rì大捷,兄弟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不快?”赵范用力拍了一下李不伟的肩膀,道:“兄弟,实不相瞒,今rì一战之后,有两名士兵大哭不止,想必是杀人太多了,以致jīng神恍惚。”李不伟脸上一红,只觉得赵范说的就是自己,他当下强作笑容,正待说几句开脱的话,却听赵范话题一转说道:“方才接到了孟珙元帅的军情,里面提到了一种机关弩的新战术,孟元帅称其为交叉弩阵,四辆机关弩车便可完全封锁一个要塞,兄弟可有兴趣一起看看?”
孟珙元帅?
李不伟忽然想到了金国,想到了完颜洪秀、想到了完颜洪烈,想到了史红袖,想到了失去消息近半年的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