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南宋之工业革命 > 4.4 开发徐州

4.4 开发徐州(1/2)

目录
好书推荐: 时空剑仙(原都市剑仙行) 异界至尊老师 玉堂春 重返都市 黄梁一夜情 幸福官虫 月下绮谭 横行两界唯我独尊 幻想三国志之龙皇霸业 鬼影曈曈

就在宿迁大捷后的第四天,几十艘运兵船开进黄河。与福级战船不同的是,这些运兵船大多是平底船,可以直接经由运河进入黄河。

大战过后的几天时间内,朝庭的第一批战略物资便顺利抵达,这让赵范心头大定。随着运兵船前来的三万陆军,此时已编入赵范的主力大军。另外又有两万陆军沿东海而上,直抵海州,编入徐敏子与杨义军中。如今细算起来,参与北伐的大宋将士,总共已达十八万人,其中十万人在西线分为三路进攻金国,八万人在东线收复山东、河北等地。

其实这些百姓的担心有些多余。为了此次北伐,大宋朝庭做了万全的准备,特别是粮草供应问题,户部早在一年多以前就有了计划,再加上有了安全快捷的水路运输,任何军需品都可快速送抵前线。可以说,至少在半年之内,大宋军队的后勤补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赵范在派人四处放风安抚百姓的同时,也不敢太过大意,毕竟这只是北伐以来的第一仗,虽然大胜李璮,又俘虏了过半的士兵,但蒙古大军的势力却不可小视。据传回的消息称,蒙古大汗的汗帐已移至中都,窝阔台此时就在中都城中,而中驻守在中都的蒙古兵,竟然已达八万之众。

要知道,成吉思汗死后,留下的军队不到十四万人,其中约两万的兵马由拖雷继承。由于窝阔台当时还远在欧洲,因此蒙古由拖雷临时监国,直到窝阔台返回,才交接了权力。蒙古调集主力攻打西夏时,军队人数已超过二十万。西夏灭亡之后,军队的人数更是增加到了三十多万。

蒙古军队的组成,大宋枢密院也是一清二楚。蒙古军队主要主要由三种部队组成。第一种是蒙古军,由蒙古人、包括部分色目人组成的部队。第二种是探马赤军,也称赤军,是从蒙古诸部抽取精锐组成的前锋、重役或远戍部队。第三种是汉军,即由原金朝地区的汉人、以及部分女真人、契丹人组成的部队。按原历史记载,蒙古本来还会有第四种部队,其名字叫做新附军,是指蒙古灭亡南宋时的南宋降军。不过此时南宋尚未有投降蒙古的士兵,因此这第四种军队也就不存在了。

蒙古军队虽然勇猛,但与全盛时期的金国相比,却也强不了多少。虽然金国南渡之后开始迅速衰落,但蒙古灭金也不是一帆风顺,若无南宋军队的配合,估计金国也不会这么快就灭亡。不过到了如今,大宋枢密院考虑的已经不是蒙古与金国到底谁更强大一些了,而是金国与蒙古联合起来之后,大宋军队需要多久才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李不伟与赵范、赵洪万等人商议了一晚,已有了结果。第二日一早,六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并进直取下邳。

下邳,地处黄河北岸,这里是沂水汇入黄河的地方。沂水进入黄河时,在这里形成一个三角州,下邳正好位于三角州上,水路交通极为便利。赵范关心的是如何驻兵防御,李不伟却知道,这个地方的矿产资源1*6$k$小%说^手&机!站w&a^p&.^1^*&6&k.c&n整理极为丰富,石膏、石灰岩、大理石、石英岩、辉绿岩、高粘土、黄砂、钛铁矿等,都是时下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其中的石膏矿更是特大型矿床,位居整个中国东部之首。若是在下邳与徐州这一片地区建立工厂,北伐战争中所需的各种物资就可以在江北制造了,同时又为大宋增加了一处工业基地。

大宋海军沿黄河逆流而上,行军速度比陆军要快上许多。侦察艇很快就传回了消息,下邳未见到任何守军。

听到这个消息,赵范也不觉得意外,毕竟宿迁一役,已使李全部众闻风丧胆,即使有人驻守在下邳,估计在听说大宋几万大军开来之后,也早就逃跑了。

赵范当下传了号令,留下大小战船十余艘,另在岸上驻守一万陆军,以防李全或蒙古大军突袭,其余的继续赶赴徐州。

赵范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是因为下邳位于黄河沿岸,又是沂水汇入黄河的地方,是一个军事要塞。目前,东路北伐军的物资主要是通过黄河与东海供应,而大宋军队的补给量之大,是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未有过的。倘若下邳失守,必将使补给线受阻,最终影响到军队的战力。

副将林立功驻守下邳,其余五万大军继续北上,兵发徐州。

徐州,简称徐,又称彭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徐州的煤矿就在黄河边上,北面的微山湖边,更有一处大铁矿,另有储量极大的石膏、石灰石、粘土等矿产资源。微山湖与黄河相距十几公里,通过南清河相连,各种矿产可以通过水路运到徐州。南清河,是在徐州汇入黄河的一条岔流。其实黄河有许多岔流,只是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名字,例如南清河便是其中之一。岔流与支流的不同之处在于:岔流是指黄河在某处被分为两条河流,后来又在某处会合,其中小的那条便被称作岔流,而支流则是指汇入主河流的另一条完全独立的河流。

李不伟的首要目标,便是在徐州至下邳这一片黄河流域建立起大宋朝的第一个江北工业基地。徐州虽然也位于黄河边上,却是在黄河的南岸,这里仍然归金国管辖。然而无论徐州属于金国还是蒙古,这对大宋北伐军都是一样的,因为西线的孟珙大军已经与金国开战了。

徐州并无多少守军。

李不伟刚开始也觉得纳闷,因为从地图看,徐州是金国东大门,这里应该派重兵把守才是,可如今传来的消息却是,整个徐州城中似乎只有三千多名士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紧接着又传来的消息,李不伟这才恍然大悟。徐州本来驻守着两万三千多名金兵,在半月前忽然被调到宿州,估计是金国掌握了孟珙大军的动向,知道宋军在襄阳与光州大批集结,必定是要北上攻打金国,因此才会将徐州的驻军派往宿州,以图在颖州阻击宋军。

当时,金国主要与蒙古交战,而战事也主要集中在卫州一带的黄河沿线,以及西北部的陕州、孟州附近。至于山东西路附近,却是少有大型的战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这里距蒙古大军的总部遥远,蒙古要攻金,显然粮草运输多有不便,在西北面攻打金国会更合适些;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山东境内军阀割据,地方势力不易控制,虽然这些势力效力于蒙古,但在目前的局势下,只要蒙古大军的主力没有开赴山东,这些军阀也不会完全听从蒙古的安排;第三个原因,是因为金国根本没想到,大宋军队竟然敢开赴山东,与蒙古和金国同时开战。

所以说,此时的金国正在全力以赴地应付与蒙古之间的战事,大批军马都驻扎在西边与北边的边境线上。宋军北上攻金,虽然事起突然,但金国在淮水一线本来就安排了不少兵马,可以说是早就有了与大宋开战的准备了。但眼看着襄阳与光州的宋军越来越多,金国枢密院有些急了,觉得仅凭着已有士兵不足以应付近十万宋军,忙又从东部边境抽调兵马赶往颖州增援。然而徐州的两万金兵离开没多久,便传来了宋军宿迁大捷的消息。

几万宋军盘踞在宿迁一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徐州位于黄河沿线,大宋军队接下来必定会攻打徐州。金国枢密院既然料到了此事,当下急令这两万金兵回援徐州,然而这两万人马还未动身,便传来了宋军攻占了徐州的消息。

“孟元帅还未有消息传来么?”这是李不伟今天第三次问相同的问题了。

赵范道:“兄弟也太心急了吧。孟元帅的西线大军,距离此处最近的也在颖州,况且淮水一线并未全部拿下,快艇传递消息多有不便,估计孟元帅会先将战况禀报朝庭吧。兄弟过两日就要返回临安,到时或许多能知道孟元帅的情况。”

李不伟站起身来在屋内踱了一圈,忽然笑道:“赵大哥,我这个监军倒也当得轻松,前方战事未了,竟然有机会回家探亲。”赵范也笑道:“徐州既取,江南待命的大批学者、技工、工匠、农夫,也该陆续赶来了。兄弟此次回去,虽说是去确定人选,但也与探亲无异了。”李不伟点了点头,随口应着,已走到门口,道:“赵大哥,我先出去闲逛一会儿。”说着,已走出房门。

陆天在门外等候,看到李不伟出来,又听说要在徐州城中四下看看,忙招呼起十几名亲兵。一行人正要出发,却听赵范在门口大声道:“李兄弟,徐州城中尚未安定,不妨再多带些人手吧。”说着,又向不远处招呼一声,立时又有三十多人跟了上来。李不伟转头看去,这些人他大都认识,有十几人还经常去皇家实验室帮忙,早就极为熟悉了。再看赵范,却一脸的担心。李不伟心下感激,知道赵范是在想自己的安危,忙道:“赵大哥别担心,我去去就回。”

几十人走出大门,李不伟自言自语道:“这院子还真不小。”陆天陪在李不伟身边,听到此话回应道:“此处原是金国前大臣纥石烈执中的故居,后来又赐给了某个王爷,其宅第自然不会小了。”

纥石烈执中,本名胡沙虎,曾任肇州防御使与渐迁开运军节度使,后来在与南宋的战争中,又兼任山东东西路兵马都统,在金城、淮阴、楚州等地大败宋军。在金国的崇庆二年间,胡沙虎发动叛乱,自称监国都元帅,杀死先帝卫绍王,立宣宗,因此被封为泽王,世袭猛安。然而没过多久,胡沙虎自己也被部下所杀。

这里说的卫绍王,李不伟记忆最深,此人就是完颜洪烈与完颜洪秀的亲生父亲。金国与蒙古打了十几年,虽然互有胜负,但金国被蒙古赶到河南,也是不争的事实。到了金哀宗时,为了抵御蒙古的侵袭,金哀宗起用了一大批良将,其中就有完颜洪烈。

然而这里有一个奇妙的事实,那就是卫绍王当年若不死,金国皇位就是完颜洪烈的。按照常理推断,新皇帝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除掉那些有可能争夺皇位的人。但完颜洪烈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金哀宗自然也明白轻重,因此早在九年之前,不仅封完颜洪烈为王爷,还将胡沙虎的旧部全部问罪,又将徐州这处宅子赐予了完颜洪烈。

完颜洪烈大多时间都在边境带兵打仗,少有时间回到徐州,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宅院如今竟然成了大宋北伐军的指挥部。

李不伟边走边问道:“陆天,齐大哥这几日可曾打探到了什么消息?”李不伟口中的齐大哥,自然是指亲兵队长齐大年了。

陆天回答道:“这两日间,齐大哥几乎跑遍了整个徐州,都未有徐兄弟的消息。”李不伟叹道:“现在算起来,我已有近半年未见到徐超了。当初留他一人在徐州打探消息,本就是冒险之举。如今大宋已破城,却找不到他的影子,叫我如何能不担心?不过小徐机灵,倘若他仍在徐州城中,必定能躲得过三天前的那一场炮击。”

就在三天前,大宋海军与陆军对徐州的金国守军发起了一次炮击。三千金兵如何能抵挡得了这种猛烈的攻势,没多久便四下逃去。然而宋军将徐州团团围住,很快就有两千多金兵被俘,另一部分人却留在徐州城中,与大宋陆军展开了巷战。

若论海战,大宋海军的优势极大,几乎可以在不损失一兵一船的情况下完胜。若论野战,大宋陆军的火炮与机关弩也可让金国骑兵在冲锋时死伤一大半。但是巷战却不比前两者,即使是后世那种手持冲锋枪的特种部队,也不可能保证零伤亡,更何况如今的大宋陆军呢?

攻战徐州之后,得知有近千名金兵藏身于徐州的大街小巷,赵范当下派出两千士兵围剿。这两千士兵都配有一匣十矢的十字枪弩,近身兵器则是大宋最新式的钢刀,其中一小部分还随身带有左轮手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