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口出狂言(2/2)
杨承慢条斯理又吟了一遍,末了,还问上一句:“听清了么?要不要写下来让你看明白?”
这是有意羞辱!有意羞辱!青衫文士心中狂喊,气得胸前的胡子一翘一翘的,这听清了的话,无论如何是说不出的。
他出的上联,是草字头,杨承对的下联,同样是草字头。以“芙蓉”对“荷花”,以“蕊”对“蓬”,“以芬芳”对“莲苔”。再没有比这个更工整的下联了。
这可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啊,还说什么启蒙迟了,没有功名在身。他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少年,把自己一个老秀才给比下去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眼看青衫文士下不来台,先前挤在杨爵身边那个方脸大耳文士走了出来,道:“某这里也有一出上联,你可对上一对。”
这语气便比上一次好些了。
杨承道:“请说。”
方脸大耳的文士笑吟吟道:“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也是一个流传很久而没有工整下联的,他话音未落,不少人笑出声来。
杨承接着他的话音儿道:“孝、悌、忠、信、礼、义、廉。”
方脸大耳的文士怔了怔,想明白后,怒道:“你怎能骂人?”
杨承笑吟吟道:“哦?有吗?小子这是对的下联,怎能说是骂人。”
要说骂人,也是你骂人在先。他出的上联,从一到七,偏偏没有八,即所谓忘八(王八)。杨承对的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缺了一个耻字,是说他无耻。如此让人当众辱骂,他怎受得了?忍不住便要发作出来。
就在这时,又一人站出来,只是这人还没有开口,杨爵便道:“好了好了,今天开的是诗会,尽出些对联做什么?”
那人躬身道:“杨大人说得是。”再转向杨承,抬起下巴冷哼一声。
杨爵道:“小本家,你过来。”
让杨承坐在他身边。
原先在杨爵身边那些人,嫉妒得发狂,由一人牵头,悄悄商议去了。
朱老秀才欢喜得傻了,只是远远看着杨承傻笑。真是孺子可教啊,这孩子,聪慧过人,好好培养,以后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本来还有些拿不准,所以带杨承到金陵找伍秉谦,就是想让伍秉谦考一考杨承,看看自己有没有看走眼。说到底,不过是多年乡试落榜,对自己没有信心罢了。现在看来,他确实是捡到宝了,杨承实是未雕琢的璞玉。
杨承在杨爵下首落座,并没有因为坐在史身边而战战兢兢,反而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
这时,有人站出来道:“杨大人,如今正是盛夏,百花盛开,我等议以‘花’为题,每人做诗一首。不知杨大人意下如何?”
杨爵自无不可。
于是,小二端上文房四宝,各人奋笔疾书起来。
不远处,神色复杂的伍秉谦看着没有动笔的杨承,心里一会儿盘算着回去得好好巴结他,一会儿又后悔昨天不该把那两首菊花诗拿出来,不知这小子会不会偷了他的诗?
ps:请兄弟们登陆再点击,可凡上第一个推荐,对以后能不能再获得推荐至关重要,救兄弟们支持一下,收藏、会员点、推荐票都要哦。可凡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