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桃源1(2/2)
谁料祸不单行,那天半夜海上突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
不信邪被撞坏的船在狂风暴雨中颠簸沉浮,船上的岳凌楼几乎快要昏死过去。最后他根本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只感到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就在意识快要消失的前一刻,他听见耳边传来海盗们凄厉的惨叫和头顶的电闪雷鸣。
被巨浪击碎的船体四分五裂,岳凌楼在混乱之中抱住了一截碎木。
冰冷的海水向他涌来,将他淹没……
#
岳凌楼在噩梦之中随波逐流。不知道喝了多少海水,也不知道沉到多深的水下。他感到自己全身都被浮力包围,上不见天,下不见地,虚幻地悬浮在一个没有任何知觉的空间中。
这样的感觉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眼前终于渐渐出现白光。
他试探性地睁开眼睛。哪怕只是一道缝隙,刺目的光芒依然急不可耐地闯入眼帘。不等他看清周围的事物,耳边就传来一声温柔的话语。
“你醒了?”是少女喜悦的声音。
意料之外的声音令岳凌楼警觉地蓦然睁眼,他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竹编的床上,身旁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一名陌生的少女正盯着他的脸瞧。
少女大约比岳凌楼小一两岁,皮肤被晒成美丽的小麦色,灵动的双眼看上去非常机敏。
“我叫阿香,昨天你和朋友遇到风浪,都被冲到桃花源来了。”少女莞尔一笑。这里似乎是她的家,她非常随意地起身给岳凌楼倒了一杯水。
“桃花源?”岳凌楼直起上半身,坐在床上,环顾了四周一圈。
阿香的话立即令他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应该是在桃林尽头,而并非大海之中。
阿香猜透岳凌楼的心思,笑着说:“当然不是你想的桃花源,而是海圣母的桃花源。”接着她简单地介绍了桃花源的来历。
几百年前,海上各岛国矛盾重重、战争不断。某岛国公主要去另一个大岛和亲,但是和亲船行到一半却遭遇风暴,公主和陪嫁的丫鬟奴仆全都漂流到这座荒岛上。
船已经被巨浪击毁,他们无法返航,只得在岛上生活。幸好和亲船上装有蔬菜粮食的种子、家畜、织布机等生活必需品,他们很快就在岛上开辟出新的家园。
公主饱读中原诗书,憧憬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希望这座岛也可以成为一个与世无争的安乐乡,于是便把这里命名为“桃花源”。而这名公主则被岛民尊称为“海圣母”,守护着桃花源的安宁。
几百年来,这座小岛一直与外界没有任何交往,外界也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所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
#
重归陆地后,岳凌楼的体力很快恢复。饥肠辘辘的他吃了阿香煮的海鲜面后终于再次体会到腹中充实的满足感。他从阿香口中打听到,包括不信邪在内的十名海盗也都被冲上岸,现在分别住在不同的岛民家里休养。
要想回去必须要有不信邪的帮助,于是岳凌楼请阿香带他去见不信邪一面。阿香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出门来到街上,岛民彼此熟识,阿香每遇到一个人就要打招呼。大家也都知道岳凌楼的来历,热情地问候他。
岳凌楼点头应付着,有些不习惯如此淳朴的民风。这里与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军队也没有官府,好像所有人都是普通的农民,从穿着和房屋上完全看不出贫富差异——果然就像宁静安逸的世外桃源一样。
刚走几步,岳凌楼忽然发现前方不远处巍然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塑像。塑像大约三丈多高,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无论身在小岛何处都能看到。
阿香见岳凌楼感兴趣,便带他来到塑像脚下。这时岳凌楼才发现那是一座木雕。
木雕深深地扎根在土地中,仿佛一棵参天巨树。木像周围是一片圆形的空地,岛上所有民房全都围绕在木像周围。
阿香告诉岳凌楼,这座“海圣母”雕塑就是桃花源的守护神,保佑岛民们无灾无厄,幸福终生。海圣母一手持宝盒,一手托净瓶,动作栩栩如生,神态和蔼善良。据说是几百年前,用从和亲船拆下来的木材修造的。
“海圣母……”岳凌楼抬头仰望这座庄严神圣的雕塑。
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有一丝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