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起兵讨董(1/2)
自从刘辩死后,董卓真正的肆无忌惮起来,夜宿皇宫,****,而且越来越血腥,若有人有丝毫忤逆之处便被斩杀,朝廷上下皆胆战心惊,王允等人见此虽然着急却也无奈,终于鲍鸿忍不住了,领手下士兵起兵攻打丞相府,无奈面对张辽的飞熊军,鲍鸿只能是以卵击石,被张辽击杀。
原来当初董卓羡慕高顺的陷阵营,因此在得到张辽之后,倾尽全力督造了一军,名曰飞熊。此军仿照陷阵营而设,唯一的区别就是飞熊军全部都是骑兵,而且人数有三千多人,因此当鲍鸿面对飞熊军的时候便知道事不可为,但是男儿生在世上,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鲍鸿当先往飞熊军杀去,而张辽虽然佩服鲍鸿忠心与勇气,但是身为军人就当服从命令,因此下令飞熊军剿灭鲍鸿,而鲍鸿更是被张辽一刀砍死,在杀死鲍鸿之后,张辽心想道:“我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
董卓在鲍鸿被灭后仍然大怒,下令彻查与鲍鸿有关的一切人等,为此丧命之人竟然多达万人,袁隗、王允、种拂因为藏得比较深而没有被牵扯出来,不过几人也因此心惊胆战了一回。
等到此事一过,王允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几人小心的在董卓手下渡过数月,岂知董卓越来越猖狂,每日朝堂之上皆成了董卓一言堂,而且残忍好杀,每次出游皆擅杀平民百姓,却谎称是杀贼而回,洛阳周围百姓皆恨不得生啖其肉。
永汉二年二月(公元88年),王允密见袁隗对袁隗说道:“如今朝廷上下皆是董卓之人,我担心董卓欲效仿王莽,次阳兄可有良策?”
袁隗愁眉说道:“我岂有良策,如今董卓独霸京师,鲍鸿又被董卓剿灭,你我手再也没有一点兵马,叫我如何去想对策。”
王允小声说道:“我看如今必须早日让本初与公路起兵进京勤王,否则一旦董卓篡位,悔之晚矣。”
袁隗忙说道:“如今只有这样了,我这就写信安排。”
袁绍在渤海广招兵马,更是利用袁氏声望,召集了一批谋臣良将。其谋臣有许攸、郭图、田丰、逢纪、陈琳,武将有颜良、丑、张颌、高览、麴义、田豫、韩猛、淳于琼,至此袁绍也是兵强马壮,只是在渤海等待良机。
这一天,袁绍收到袁隗密信后大喜,召集武说道:“董卓倒行逆施,今我收到叔父来信,言道要我进京勤王,你等认为如何?”
许攸知道袁绍早已经想要提兵去洛阳,因此起身说道:“主公,董卓恶行天下皆知,因此主公若能倡义师,必定天下响应,那是主公声望必能高升,到时候天下英雄相投,何愁大事不成?”
郭图等人也是赞同许攸意见,只有田丰一言不,袁绍见此问道:“元皓可是不同意我提兵进京勤王?”
田丰摇头说道:“不是,我非常赞同,只是担心董卓势大,我军难是其敌手。”
袁绍听此笑道:“无妨,叔父信言明,叔父已经联络了天下有志之人前来相助,如此何惧董卓势大。”
田丰听后点头说道:“如此主公当起大军前往洛阳。”
而在汝南,袁术接道袁隗信后对众人说道:“洛阳叔父来信,要我前去攻打董卓,我已决定兵前往,只是颍川曹操需要有人盯着,你们谁愿前去?”
杨弘起身说道:“主公不可,董卓逆行已经惹得天下大怒,一旦我们起兵,天下英雄必将相应,那曹操也是一方豪杰,必当前往攻打董卓,如此我们与曹操便是盟友,若是攻打盟友,恐失人心。”
袁术想了一想说道:“既然这样,那先不管曹操,我等克日点兵前往洛阳。”
天下各地都生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有人冷淡,欲静观天下大势,益州刘焉就是如此,自从他到益州,平了马相、赵袛之乱,又得法真、张松、严颜、张任等人相助,至此将益州牢牢控制在手,后派张鲁占据汉,切断与洛阳联系,逍遥自在的做起他的土皇帝来。因此当刘焉接道袁隗书信后冷笑道:“尔等匹夫,我刘焉岂会与你们一般见识。你们且去争斗,我在益州慢慢展,总有一天我会亲帅大军将你们一一剪灭,到时候我便是那皇帝。”说完便将书信烧毁,不再理会此事。
而在颍川,曹操接道蚂蚁传来消息后大笑对胡昭说道:“军师,大乱将至,那董卓何其愚也,丝毫不知道韬光养晦,如今那袁隗密信召集天下英雄共诛董卓,你看我们该怎么做。”
胡昭笑道:“我想现在天下群雄缺少的无非就是一个借口,否则名不正言不顺,这样打起仗来师出无名,手下将士士气也不高,而且我料定群雄必定不能齐心,这样一来必为董卓所败,这可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再添上一把柴,将这场大火烧的更旺。”
曹操略一思考笑道:“军师之言是否是要将董卓得到传国玉玺之事告知天下?”
胡昭答道:“不错,但是不是昭告天下,而是散播消息,但也不能明确的告诉天下群雄董卓手有传国玉玺,似是而非是最好的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