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墓之谜!为什么至今无人发现? 成吉思汗陵墓之谜(2/2)
接下来我们盘点一下各国探险队寻找成吉思汗陵历程
据说,成吉思汗陵建造后好,800士兵将造墓工匠全部杀死,而这800士兵旋即也遭灭口。从此,再也没有人知晓成吉思汗陵的真实所在。
寻踪成吉思汗陵的国际竞赛 “过多地谈论困难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寻找。如果这次探险非常容易,也就没有人对它感兴趣了。记住,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我相信他在等着我,而且是非常耐心的。他在那里等了800年了,看来他还要多等几年。” 2000年7月,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一架波音747客机走出的美国探险家穆里?克拉维兹,表下了这样的决心。这位被西方喻为印第安纳?琼斯的探险家口中的“耐心的他”,是一位令东西方都感到震撼、神秘的人物――成吉思汗。
大海一样的领袖 成吉思汗,蒙古语里的意思是“像大海一样伟大的领袖”,于1162年出生于蒙古乞颜部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家庭,本名铁木真。 “一只蓝灰色的狼,携天命而降生,它向世界高声嗥叫,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感到颤栗。”流传在亚洲和东欧的这一传说,或多或少地概括了这位仿佛有战神庇佑的大汗的一生:1189年,27岁的铁木真统一漠北草原,被拥戴为蒙古部乞颜氏首领,称汗;1206年,建立蒙古帝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此后,他和他的子孙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之战:大金、大宋、西夏、花剌子模(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大马士革、叙利亚……整个亚欧大陆,都在蒙古铁蹄下颤抖。
在漠北的天地之间,他大声呼喊:“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的途中溘然长逝。几十年后,波斯人志费尼在他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说,倘若那善于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年代,他会在使计用策方面做成吉思汗的学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种种妙策中,他会发现最好的方法,莫如盲目地跟着成吉思汗走。 600多年后,远征俄罗斯的拿破仑说,我不如成吉思汗,这个游牧民族有严格的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他的四个虎子都争为其父效力,我没有这种好运。
800多年后,美国作家哈罗兰姆将成吉思汗称为“人类帝王”:“他为50多个民族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典章,维持大半个世界的和平和秩序……使得东西交流为之畅通、欧亚文化为之交流……这是人类之间最广大而开放的一次握手。” 永不可知的秘密 根据蒙古的习俗,汗的安葬地点是极为秘密的,因为游牧民族频繁流动和迁徙,再加上战争使地盘经常失去,秘葬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秘葬的形式,有两种说法。一是葬后驱群马在其葬地狂奔,踏平浮土,以泯其埋葬的任何痕迹,然后使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使后人无法知道大汗到底葬在哪棵树下;二是葬后仍以万骑去除痕迹,并以千骑守护,不准任何人进入此禁地。来年春草生长,千骑散去,登高远望,平展如旧,无人看出葬土痕迹。 传说成吉思汗在率兵远征西夏时去世(关于他去世的地点有三种说法:宁夏六盘山、甘肃清水和宁夏灵武)。
成吉思汗临终前命令秘不发丧,以免涣散军心。将领们将他的灵柩运回蒙古安葬,为了不使外界知道他的死讯,诸将在长途中“遇人尽杀之”。 陵墓造好后,以上面的两种秘葬形式之一,将成吉思汗深埋地下。随后,为首将领命800士兵将造墓工匠全部杀死,而这800士兵旋即也遭灭口。从此,再也没有人知晓成吉思汗陵的真实所在。 800多年来,无数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盗墓者和探险家试图寻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他们的依据主要来自八部古籍的记载,除了前面提到的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还包括《蒙古秘史》(成书于1240年)、《黑鞑事略》(1240年左右)、《马可?波罗行纪》(1298年)、《史集》(十四世纪初)、《元史?太祖纪》(1370年)、《蒙古黄金史纲》(十七世纪初)、《蒙古源流》(1662年)。
但是,这些古籍对成吉思汗陵的记载都语焉不详。比如《蒙古秘史》,它是成吉思汗之死见诸历史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原藏于元大都皇宫内,明军攻破大都后被缴获,没有烧毁,而是将它翻译成汉文,且是蒙汉对照,对后人了解元史起到巨大作用。不过,记载中并没有指明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地,学者们推测,这是有意的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