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的一世华年(2/2)
远方。
那是一个很远的地方,虽然我曾去过比那里遥远上无数倍的地方,但是我还是要说那是一个很远的地方。
最终,在那里寄人篱下,却固执的唤它作“家”——潍坊之家。
我很喜欢静静地躺在罗列着十余张床的房间里能被阳光最佳照射的床上。
可以想象满怀着梦想的一群孩子同处一室,将要发生怎么让人匪夷所思而又能够无法忘怀的事情来,结果我总是极不安分地不停举着再烂不过的手机疯狂拍照,而我却目不忍视那些打搅他们学习或者破坏他们打闹时收获的像素极低的战利品。才不过几天光景,我便能一眼就从他们的神情上看出来他们将要出去还是刚刚回来,可拥有这种本领,一点儿也没能够使我高兴起来,可想而知,我和他们的情形别无二致。当夜幕在璀璨的华灯陪同下降临,那时才能让我们这群满怀着大大梦想的小小孩子暂时的纵欲狂欢,终究在还不到深夜的一段时间里,被我们那个慈祥的房东大爷进行了几十趟的逼迫才极不情愿地睡觉。
天气时好时坏。心情时坏时好。
我们这群既陌生又熟悉的孩子,总是惊诧于雪花与阳光同时出现,大片的雪花如鹅毛一般,在阳光下愈发晶莹,映衬在四周的楼群间,美丽至极,可以说这的确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景。
号称“风筝之都”的潍坊,随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风筝,就连火车站的大厅里也挂满了很多风筝。虽然风筝的缤纷多彩很是令我喜欢,而我却还是再三犹豫之后才买了几只,可以想象,就我这样的人哪会有什么情致放风筝啊!
在潍坊,也不是苦不堪言,起码我是不会这么认为。
倒是在富华游乐园旁边的那条老潍县美食街附近,有一家兰州拉面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是出门在外考试,一天吃上一顿饭还是有时间的。由于刚到,就觉得这个饭馆和家乡邻家的同名,应该不会不习惯,就经常去。起先,有菜单,照单收费;两三天后,无菜单(老板称从未有),超“标”收费。人生地不熟,还以为物价涨了。艺考接近尾声之际,我自己去了趟,结果有菜单(老板称一直有),照单收费。其实,这也本不算什么事儿,商人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只不过就是这家的手段和良心比同行黑了点儿罢了,或许日后还能遇见更黑的呢。对我的影响也不算太大,心情糟糕透顶,本就来之前那八遍“你绝对真的一点儿也不不优秀”,早已让我没心思考试,如此这般,就更加没什么心思了。
总觉得那些日子,寒冷得出乎想象。天寒地冻,自然是没说的,更至关重要的,当属丧失了信念的那种心冷。天冷,尚可加上几件衣物,那心冷呢?
不知为何,每每回忆起来,还总觉得那不堪回首的一程很美很美。
只是美好的憧憬,如今,现实已拒之千里之外。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只可惜梦想虽好,却总是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