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 千寻 第十九章 孤舟 (小七为你展现最唯美的修真传说)(1/2)
孤舟从西蜀边境要到达唐门故址,还要渡过一条名为瑶溏大江,这条江的源头直至海域,两岸峡壁极高,时有高猿长啸,徘徊在江面久久不散,江水湍急,浪花滚滚,溅起的水雾从不散去,因而江边附近几里的地方都阴雨绵绵,若想渡江到到对岸,只有两个法子,其一便是待到每日晌午江水渐稳,日光冲破乌云,与人结队用绳子将彼此身子绑紧连成一线,方可从峭壁上的江桥渡江。其二便是乘龙舟开破江浪,溯流而上,等到两岸崖壁平缓便可用绳索攀上对岸。
鸣箫阁四人带着苦儿,行动起来身多少有些拖累,又走了一个昼夜方才到达瑶溏江,望着滚滚江水,众人为难止步,准备等到中午时与行人结队过江,却见江水中遥遥飘来一叶扁舟,如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在江面上颠沛流离。
望着凌波微步的江面上,飘近的小舟,观潮之人无不惊奇。究竟何人能竟有如此技艺,要多大的勇气,竟敢孤身泛舟漂流,又何必以身犯险。
扁舟之上,仙气飘逸,一位俊杰男子隐身在淡雾之中,让人看不清他的身形,不管江水若何汹涌拍打,也不曾有一滴沾湿他的衣襟,这人手中拿着一把折扇,每在身前一摇,便破开一条水路,任小舟前行,只叫别人看得惊心动魄,他却逍遥快活!
“浮华涛尽,无泪迎风吼,凛凛寒潮几沉沦。四海惊,窥见豁然中开,山陵崩,千重叠浪入海流!
逍遥朗月情,北斗西行,无缘人间羡七星。谁晓春秋属?万朝已殆,岂无悔,乾坤难料。日无颜苟盗流年悱恻,月不堪风花雪月屈指间。”
扁舟上的男子来了兴致,谱出一小词,传道岸上人的耳朵里,每个人都是心中痒,恨不得这边下水,与那男子携臂同游。
彭林眼中露出几分羡慕之情“遥看这人年纪不大,修为才学却都已大成,真是人间龙凤!”
“看他驾驭小舟的功夫,这人达到御物境界应该已有多时,天赋之高不在少阁主之下。”绿瑗说道,这少阁主之的正是段无涯。
冉雪眼眸微微一亮,轻轻点了点头。
这时小舟已漂到江桥之下,那男子手中折扇一收,随手向上一抬,只见四道水柱卷涌而起,将小舟缓缓推向空中,向岸边诸人靠来,众人没想到这男子还有如此一手,无不惊叹,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易凡一时被感染也拍起手来。
彭林一叹,道“这人无论各方面都是上佳,只可惜性格中太好炫耀……”
绿瑗瞪了彭林一眼,打断道“你是自己不行,也见不得别人好吧。”
易凡看了冉雪一眼道,微一摇头“不然,他若是浮夸之人,又何必隐身雾中……”
“小兄弟严重了,在下不过一介浪子,莫名性起乘舟游江,刚好路过此地,见到兄弟在此特地前来拜会!”瞬息的功夫那人已到了岸边,向易凡施了一礼。
听了这话易凡一惊,仔细打量了这人一番,却见小舟上雾霭不减,反而越浓密起来,如何也看不清那人模样,仔细听了那人的声音,也不觉得熟悉,随即还了一礼,道“兄台客气,只是你我可曾蒙面?”
“兄弟说笑了,你我何止见过……”那人说到这,微微一笑“看兄弟腰间系着玉萧,难道如今喜好上音律了?”
易凡面对四人不解的目光,只好摇了摇头,又对那人说道“在下只是略懂一二。”
“你还是这般谦虚……”那人又笑了起来。
易凡忽觉得眼前一阵恍惚,付道“这话听起来倒是熟悉,这人到底是谁?”
“敢问兄台如何称呼?”易凡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